盧錦聰
(惠州市惠州大堤東堤管理中心,廣東 惠州 516000)
近幾年,國家相關部門根據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發布了對應的文件和要求,但是在具體應用中,依然會面臨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將會給橋梁人行樓梯工程施工質量帶來一定影響。所以,在橋梁人行樓梯項目中,施工時應根據圖紙及現場情況,嚴格以預定的工序操作,并總結經驗,從而保證高支模施工順利進行,獲取理想的施工效果。
位于廣東惠州境內的西枝江和東江的河岸整治項目,項目中包括增設水利項目,河水水質改善、河岸景觀及交通建設等。其中增設水利項目的部分,涉及5 400 m的河道,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從西枝江的惠澳大道下游一直到新開河入口區域,全長2 800 m。第二部分新開河段是由新開河入口直到終點最后匯入東江,全長2 600 m。為改善河水水質部分,在湖南路增設DN500污水管400 m。河道景觀美化方面,增設了1個服務站、3個工場所、3處自行車存放點、4個公共廁所,以及5個體育活動場所等。交通設施部分,對沿河現有綠道進行改善,并新設1 600 m的綠道及4 400 m的沿河步行道,以及本次研究的案例,供人步行的跨河橋。本工程中的高支模范圍為金山大橋西岸人行樓梯,1~2軸為高大模板支撐體系,層高為8.50 m,板厚150 mm;金山大橋東岸人行樓梯1~2軸*A~B軸層高為8.70 m,高大模板支撐體系10.05 m,板厚150 mm,其中西岸人行樓梯有梁WL5 700*500、KL4 600*600、梁KL3、KL2 700×900、梁選取最大梁KL3、KL2 700×900進行設計計算,模板支撐基礎為C25混凝土墊層厚度為150 mm,混凝土等級為C25,作為模板支撐體系地基。
在開展高支模施工工作前,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安排帶領木工專業工長、木工班、腳手架班等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內容進行解讀,項目技術負責人向有關班組和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作業班組在對交底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方可進行高支模施工。
對于梁側模轉角處,需要用木夾加固,釘牢,避免梁底模膨脹漏漿。梁板支撐用鋼管架平行、垂直于梁軸線布置。當橫撐垂直于梁軸線布置時,橫撐應垂直、水平搭設。橫撐寬度4~6 m,縱向覆蓋在梁兩側。外側四周設自下而上的豎向連續橫撐,掃地桿和掃地桿處設水平橫撐。由于本工程高度較高,豎向橫撐中間設有水平橫撐,從而保證框架的穩定性。交叉支撐應搭接,搭接長度應>1 000 mm,扣件≥3件。交叉支撐的底部應與地面緊密連接,夾角宜為45°~60°,同時加設水平拉桿,在轉角與柱相交處用鋼管托支撐,以增加框架的穩定性。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觀察支撐桿的變形情況,實測支撐桿的最大變形必須符合要求。鋼管的規格、間距、緊固件應符合設計要求。立桿底部必須設置厚度為80 mm的墊塊,鋼管支架清掃桿距地200 mm。
首先搭建支架,擺放主梁,之后將樓板模板支架的標高調整后起拱,再鋪模板,模板鋪設完成后,做好清理、刷油,最后檢查模板的標高是否滿足標準,以及平整度和牢固情況。
一般情況下,柱的臺階應一致,便于統一架設;柱的縱橫向距離應盡量一致或多倍,以便于柱的縱橫向構件通過;結構應按規范設置,以保證整體穩定性,滿足計算要求。在完成柱澆筑后,搭設本分部高支模,梁板模板支撐與已澆筑柱及原主體結構連接牢固,強度足夠。梁板混凝土必須經有關部門高支模支撐驗收合格后方可澆筑。在現澆鋼筋混凝土過程中,在梁板跨度>4 m的情況下,模板應起拱,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起拱的高度約是全跨度長的1/1 000~3/1 000。
當支撐柱傾斜一定角度或支撐柱頂面傾斜時,應采取相關措施保證支點的穩定性,支撐腳應該設有防滑措施,見圖1。

圖1 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示意圖
采用掃地桿、水平拉桿、鋼管柱縱橫交叉支撐φ48 mm×3.50 mm規格的鋼管,并通過扣件以及鋼管柱進行固定,且鋼管和水平拉桿實現對接,進行交叉搭接,搭接的長度至少為1 m。扣件≥3個,用2個轉動扣件固定在距桿端≥100 mm處。對于水平拉桿,單杠在每一步中都必須穿過;當支架的支架寬度為4跨以上或5格以上時,設置在周圍底層、頂層和中層每5列5排的每個支架立桿的柱腳處φ48 mm×3.50 mm全長水平鋼筋,采用扣件和支撐立筋固定;水平桿一端伸出的部分通過對接扣件使其固定,其具體的位置及尺寸要求如圖2所示。

圖2 水平對接接頭位置要求圖
工程的模板支架立柱從外側沿著從下到上的方向設置一個豎立形式的剪力撐,每間隔10 m設置一個剪力撐,剪力撐的寬度大約是4~6 m,其桿件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為45°~60°,在掃地桿以及在掃天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本工程的高度較高,在垂直剪刀撐的中間加一道水平剪刀撐,以保證架體的穩定性。
全模支撐柱外圈設置自下而上的豎向連續橫撐,垂直連續交叉支撐從底部到頂部應設置每10 m在中間,寬度應為4~6 m。交叉支撐桿底部應緊貼地面,夾角為45°~60°,工程高度較高。在豎向橫撐中間增加水平橫撐,以保證框架的穩定性。剪刀撐結構見圖3:

圖3 剪刀撐結構圖
周邊拉結中,在柱周長外、中部按水平間距6~9 m、垂直間距2~3 m與建筑結構設置固定縫。為了提高框架的整體穩定性和抗側移能力,采用鋼管抱柱和抱墻連接件來防止框架失穩,支撐柱結構見圖4:

圖4 支撐柱結構圖
豎向結構鋼筋等隱蔽工程驗收合格,施工縫處理完畢后,準備模板安裝。柱模板安裝前,應清除雜物,焊接或修補模板定位預埋件,測量放線,將模板下找平砂漿擦凈。模板應嚴格按照模板分布圖的尺寸進行整體拼裝。現場拼裝模板時,應控制相鄰板之間的接縫。兩個板接頭應配備夾子,以防止泥漿泄漏。拼裝后,模板與立管用鋼絲綁扎牢固,保持模板的完整性。裝配精度要求:① 兩塊模板之間拼縫 ≤1 mm;② 相鄰模板之間高低差 ≤1 mm;③ 模板平整度≤2 mm;④ 模板平面尺寸偏差 ±3 mm。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果是柱混凝土澆筑,在澆筑之前,底部應鋪設與混凝土比例相同、厚度適當的砂漿。柱體混凝土分層澆筑,每層厚度400 mm。通過尺桿和高能手電筒的照明來觀察和控制分層厚度和振動情況,通過對講機傳送的信息來控制混凝土澆筑量。振動器不得接觸鋼筋和預埋件,振動器的插入點應均勻,振搗順序為先四角后中間,做到均勻振搗,防止多次振搗或漏振。如果是梁板混凝土澆筑,在梁板混凝土澆筑前,將墻內預埋鋼筋臨時定位固定,根部用塑料布包裹,包裹高度500 mm,防止鋼筋被污染。測量人員將標高建筑的1 m線抄出來,在暗柱鋼筋上用紅三角標出。澆筑人員在暗柱鋼筋上用小白線劃出標高線。在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操作時,采用平板振搗器以及插入振搗器等振搗裝置。在澆筑的時候,首先以插入式振搗器沿著澆筑的方向進行澆筑,澆筑的同時不停止振搗。利用標高線,以卷尺檢查厚度以及標高是否達到設計標準。在振搗操作時,需要注意,振搗器移動距離需要保持在大概400 mm。均勻布置振搗點,按照順序逐次移動,不能有遺忘的漏點。當首次振搗完成之后,經過大約20~30 min通過振搗器開展第二次振搗,徹底消除構件周圍表面的水泡和收縮裂縫。板式振動器的移動方向應垂直于澆注方向,壓邊保持在100 mm以上。為防止混凝土裂縫,需要在其冷凝之前進行下一次的澆筑。在完成混凝土澆筑工作以后,應該及時養護處理,一般情況下,養護時間不得<7 d。
該工程經過上述的高支模施工技術,于預定工期內完成項目,并經過驗收質量合格。總之,在河岸整治工程橋梁人行樓梯工程項目施工中,要想將高支模施工技術順利應用其中,需要從實際入手,根據施工各個環節技術要求和特點,做好施工質量控制管理工作,找出高支模施工中存在的危險點,提前準備,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提前準備,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操作,從而提高高支模施工技術水平,保證橋梁人行樓梯工程項目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