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丹丹 韓佳諾

“我孫子想長到一米八,醫生給開點增高針吧!”“孩子身高低于同齡人,可以打增高針嗎?”一些家長到醫院咨詢,想給孩子注射“增高針”。
近年來,醫學上主要用于治療矮小癥的“增高針”悄然興起。記者調查發現,所謂“增高針”其實就是生長激素。專家認為這種治療涉嫌濫用生長激素,可能導致使用者內分泌紊亂、股骨頭病變等危害。
“醫生人手再多都不夠用,家長對孩子的身高太焦慮了。”武漢協和醫院兒童內分泌科的林鳴醫生告訴記者。
林鳴說,在這些前來求醫的人當中,有半數的家長是來詢問孩子身高問題以及是否需要使用生長激素來助高的。
林鳴稱,實際上,真正需要生長激素治療的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兒童,絕大多數患兒只需要進行常規的飲食、運動、睡眠指導,并不需要使用生長激素來治療。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個頭不高,就想打‘增高針和用增高產品。”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內分泌科醫生徐璇介紹,“增高針”只能用于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癥、特發性矮小癥等,不能擅自擴大治療范疇。
業內人士表示,一些醫藥代表利用家長想讓孩子增高的迫切心理,把生長激素吹捧成“增高神藥”,其實正常的兒童是不能注射生長激素的,否則會導致內分泌系統紊亂等問題。
有醫生介紹,有些兒童在注射生長激素后,甲狀腺功能會出現暫時性減弱的情況,表現出疲勞、乏力、虛胖等癥狀。有些孩子在注射生長激素后會出現血糖升高,易發生糖尿病的問題。還有的孩子注射生長激素后會引起股骨頭滑脫、脊柱側彎現象。與生長激素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還有良性顱內高壓、色素痣、手腳變大及皮疹、中耳炎等。
醫生呼吁要規范使用生長激素。衛生主管部門應加強對醫生的培訓和監管,醫生要嚴格遵守相關兒童診治指南,謹防臨床上生長激素濫用、超范圍使用。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兒童遺傳與內分泌代謝科主任程昕然建議,家長需要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明白生長激素針并不是想打就能打,真正有需要的人群必須經過相關檢查由專業醫生開具處方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