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胸悶氣短是臨床一種常見的癥狀,可由肺臟、心臟、骨骼、神經及精神等多個系統的疾病導致。經常在門診遇到患者說“覺得走快一點就喘不上氣”或者“覺得氣兒不夠用”,這實際上就是胸悶、氣短的一種表述,簡稱“胸悶”。

胸悶的病因雖然復雜,但是描述癥狀并不困難。當去醫院看胸悶時,建議提前做好功課:
胸悶的誘因 簡單來講就是什么原因會誘發胸悶。比如有的患者聞到油漆味就會出現胸悶、氣短,那很可能是支氣管哮喘;有的患者在用力排便時出現胸悶,多半是心絞痛發作;有的患者外傷后出現胸悶,很可能是出現血胸或者氣胸。不同疾病導致的胸悶,誘因各不相同,準確而特異性的誘因有時候對疾病的診斷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胸悶的部位 如果患者的胸悶可以準確定位,往往對疾病的診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比如患者的胸悶位于左側心前區,范圍為拳頭大小,這是典型的心絞痛發作部位;患者的胸悶位于單側,位置局限而固定,則有可能局部有占位、積氣、積液、炎癥等,還需要結合患者其他癥狀進行綜合分析。
胸悶的時間 具體說來又可分為胸悶的好發時段、持續時間以及病程的長短等。從好發時段來講,就醫前患者可以簡單回想一下,胸悶好發在什么時候,比如是白天還是晚上,運動時還是休息時,飯前還是飯后。
從持續時間上看,是陣發性還是持續性,如果是陣發性,那么“一陣”有多長時間。典型的心絞痛往往是陣發性的,一般5~20分鐘,休息或服藥后可以緩解;如果胸悶持續時間超過30分鐘,則結合患者其他癥狀需要考慮有無心肌梗死的可能;而肺部疾病患者,大多數癥狀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小時或者為全天持續性胸悶。
伴隨癥狀 伴隨癥狀就是除胸悶外,患者還同時感受到的不適。比如在胸悶的時候有無發熱、咳嗽,有沒有咯血及胸痛,有無心悸、心臟漏跳感,這些伴隨癥狀會對診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藥情況 如果胸悶的時候服用硝酸甘油幾分鐘癥狀就消失,那么很可能是心絞痛所致;如果胸悶時應用含激素類吸入劑后癥狀好轉,則多半是支氣管哮喘所致。患者應當把在哪里看的病、服用的什么藥物、服藥效果如何等記錄下來,有助于醫生從中提取有用信息,對疾病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
有了胸悶氣短癥狀時不要慌張,就診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讓醫生盡快找到致病原因,并采取最為恰當的治療措施,獲得最佳的就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