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文琳

36歲的吳女士以往從未做過宮頸癌篩查,年前去體檢,醫(yī)生建議她做宮頸癌篩查。拿到篩查報告后,吳女士頓時慌了,篩查報告顯示HPV16陽性,TCT(液基細胞學檢查)正常。經進一步檢查,最終活檢報告提示宮頸上皮內瘤變,就是人們常說的癌前病變。在醫(yī)生的建議下吳女士做了手術。
HPV全稱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雙鏈DNA病毒,喜歡生活在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中,可感染人體不同部位的皮膚和黏膜。人們常說的HPV大多指的是高危型HPV,其主要通過生殖道黏膜微創(chuàng)口進入宮頸上皮的基底層細胞,檢測這種脫落的表皮細胞顯示HPV陽性,提示存在HPV感染。目前能被檢測出的HPV有200多種,但致病的僅占少數(shù),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共13種基因型屬于高危型,26、53、66、73、82共5種基因型屬于中危型,其中導致女性患宮頸癌的主要為HPV16型和HPV18型。
據(jù)估計,中國女性60%~70%在其一生中感染過HPV,30歲以下女性一過性的HPV感染率高達91%,其中高危型感染率約為40%,可見在育齡女性中,HPV感染是非常普遍的。
在HPV陽性中,只有不到10%的高危型HPV可出現(xiàn)持續(xù)感染,進而逐漸發(fā)展為癌前病變甚至宮頸癌,而這個癌變的過程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再者,出現(xiàn)癌前病變也可能自行轉歸。所以,體檢發(fā)現(xiàn)HPV陽性的女性不必過分恐慌。
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斷應遵循“三階梯”診斷程序——細胞學、陰道鏡及組織病理學檢查。
1.宮頸細胞學檢查
宮頸細胞學檢查是宮頸上皮內瘤變及早期宮頸癌篩查的基本方法,也是診斷的必需步驟。可選用巴氏涂片法或液基細胞涂片法。
2.高危型HPV檢測
高危型HPV檢測可與細胞學聯(lián)合應用于宮頸癌篩查。可用于細胞學檢查異常的分流,也可單獨作為宮頸癌初篩的方法。
3.陰道鏡
若細胞學檢查為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并高危型HPV檢測陽性,或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及以上者,或HPV16、HPV18陽性者或臨床可疑宮頸病變者應做陰道鏡檢查。
4.宮頸活組織檢查
宮頸活組織檢查是確診宮頸鱗狀上皮內病變的最可靠方法。陰道鏡下可疑病變區(qū),均應做單點或多點活檢取材。若需要了解宮頸管的病變情況,應行宮頸管內膜刮取術。
1.篩查的起始年齡和終止年齡
推薦篩查起始年齡21歲。65歲以上女性若過去10年內每3年連續(xù)3次細胞學檢查無異常,無宮頸上皮內瘤變病史,則不需要繼續(xù)篩查。
2.篩查方案
(1)21~29歲:細胞學篩查;30~64歲:細胞學和HPV聯(lián)合篩查、細胞學篩查、HPV初篩;≥65歲:若過去10年篩查結果陰性(每3年連續(xù)3次細胞學檢查無異常),無宮頸上皮內瘤變病史,終止篩查。
(2)子宮切除術后女性(除既往宮頸上皮內瘤變及宮頸癌病史患者外):不篩查。
(3)HPV疫苗接種后,根據(jù)特定年齡的推薦方案同非疫苗接種者一樣定期接受宮頸癌篩查。
(4)妊娠女性:有妊娠意愿的女性應在孕前檢查時詢問近1年內是否進行過宮頸癌篩查。如沒有,應建議進行宮頸癌篩查,或在第一次產檢時進行。
(5)高危女性:存在高危因素的女性,如HIV感染女性、免疫抑制女性(如已接受器官移植的女性),既往因宮頸上皮內瘤變、宮頸原位腺癌、子宮頸浸潤癌接受過治療的女性應縮短篩查間隔。
80%的宮頸癌前病變可以通過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達到治愈。此外,有性生活的女性必須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盡量做到對婦科病及時、徹底、規(guī)范治療,平時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1.控制性行為
避免過早發(fā)生性行為,保持性生活清潔,經期不過性生活,不要做不適當?shù)年幍狼逑础嵤┩砘橥碛栏駥嵭杏媱澤龑τ诮档桶l(fā)病率有重要的意義。
2.定期體檢
定期體檢是防治宮頸癌及其他癌癥的有效方法。一旦發(fā)現(xiàn)瘤變情況,需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療。
3.及時治療生殖系統(tǒng)疾病
生殖系統(tǒng)疾病不及時治療或未采用正確方法治療,可造成炎癥長期發(fā)生,有可能會導致病變組織發(fā)生非典型增生而演變成癌。
4.留意宮頸癌早期信號
若發(fā)現(xiàn)不明原因的陰道流血,即使是極少量的,也不能忽略。應及時到醫(yī)院檢查是否出現(xiàn)宮頸上皮內瘤變。
如果宮頸癌篩查結果提示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建議到醫(yī)院進行正規(guī)診療,以免耽誤了病情。此外,還可以通過加強鍛煉、規(guī)律生活、注意衛(wèi)生、調整自身免疫等進一步預防和減少HP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