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勝祥

【摘要】目的:分析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腸內營養的臨床效果及護理要點。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收治4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觀察樣本,依照1:1比例分為甲組、乙組,病例同為20例,各自在48h內(早期)、3-4d內給予腸內營養,同時配合針對性護理,評比兩組營養情況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結果:入院14d后兩組的血清白蛋白、NDS評分均比入院時低,其中甲組比乙組的血清白蛋白高,NDS評分低,有統計學差異存在,P<0.05。結論:早期腸內營養配合針對性護理對促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改善營養狀況作用顯著,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關鍵詞】早期腸內營養;重型顱腦損傷;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28
重型顱腦損傷作為神經外科常見病,因為創傷、應激等諸多因素的共同影響,組織細胞代謝處于異常旺盛的狀態,能量消耗極大,再加上昏迷無法對營養進行正常攝取,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程度各異的營養不良情況,從而對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預后產生不利影響。早期腸內營養支持的治療方式不僅可對患者的營養狀況進行有效改善,還可以對應激性潰瘍進行預防,控制和減少病死率,改善生存質量及預后[1]。本文收集我院收治4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觀察樣本,現作以下總結和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收治40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觀察樣本,依照1:1比例分為甲組、乙組,病例同為20例。甲組患者中,男有13例,女有7例,患者最小年齡27歲,最大年齡73歲,平均值為(43.8±3.6)歲;其中8例腦干損傷,12例廣泛性顱腦損傷;乙組患者中,男有14例,女有6例,患者最小年齡28歲,最大年齡74歲,平均值為(42.7±3.7)歲;其中5例腦干損傷,15例廣泛性顱腦損傷。兩組給予一般資料的對比,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后24-36h進行胃管留置,若胃液殘留、消化道出血不明顯,可進行營養液鼻飼。以穩定性好、多側孔、質地軟的硅膠管為主要選擇,依照無菌要求完成胃管留置操作。48h內進行腸內營養,乙組3-4d內給予腸內營養。第1d:1次予以50-100ml的純米湯,鼻飼間隔4-6h進行1次,未見異常者,于次日按照40-60ml/h的速度標準利用腸內營養管輸注泵間斷進行500ml的百普力腸內全營養乳劑,3-d后如果未出現反流、腹瀉、腹脹、腹痛等各種不良反應,按照80-100ml/h的速度標準予以1000-1500ml的百普力腸內營養乳劑,1次/d,進行維持治療。護理要點:(1)營養狀況評估:以患者實際情況作為依據對日需熱量進行計算,再以臨床表現、胃潴留量為依據相應進行輸注營養液的增減處理,熱量不足的情況下通過靜脈營養進行補充;(2)觀察及監測病情:對患者有無不良反應發生進行觀察,同時對肝腎功能、血尿常規、電解質、血糖等進行監測,以監測結果對營養液進行合理調整;(3)鼻飼干預:對鼻飼管進行妥善固定,間隔2周進行1次胃管更換。鼻飼前對胃潴留、胃內容物顏色等進行檢查。若注射器抽出胃液在150ml以下,且為正常的顏色,顱內壓穩定,即可給予鼻飼;(4)并發癥觀察及預防:做好誤吸、返流、便秘、胃潴留以及腹瀉、血糖紊亂、堵管等各類并發癥的預防措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正確調整飲食結構,遵醫囑用藥。
1.3 觀察指標
入院時、入院2周后通過評估血清白蛋白的方式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況,運用DNS(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定神經功能情況[2]。
1.4 統計學評析
利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處理涉及到的全部相關數據,計量資料進行表示時應用的為(x±s),組間所予以的為t檢驗,P<0.05充分說明的是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甲乙組入院后2周比入院時的血清白蛋白、NDS評分低,而其中甲組比乙組的血清白蛋白高,NDS評分低,兩組數據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見下表1。
3 討論
重型顱腦損傷會因為意識障礙、深度昏迷、病情危重等原因,增加營養不良發生率。正因為如此,對此類患者而言,長期堅持進行鼻飼維持營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3]。強化營養支持,有利于降低重型顱腦損傷的致殘率、致死率,按照循序漸進、持續緩慢滴入的方式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有利于快速恢復腸道的生物、機械、免疫屏障功能,讓腸粘膜結構、功能得以維持正常,減少感染發生概率。通過早期腸內營養支持,能夠幫助患者盡快進行能量、蛋白質的補充,對負氮平衡進行改善,防止胃腸粘膜萎縮,恢復胃腸功能[4]。在早期腸內營養治療基礎上配合科學優質的護理干預,有利于進一步防范并發癥,恢復胃腸功能,加快病情恢復,改善預后及生存質量[5]。
由本次實驗可知,甲組入院14d后的血清白蛋白比乙組高,NDS評分比乙組低,且兩個組別間差異,P<0.05。從而表明,早期腸內營養配合針對性護理對促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神經功能恢復,改善營養狀況作用顯著,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代曉.ICU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行早期腸內-腸外營養支持護理的臨床效果[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08):146-147.
[2] 于晴,王靖賾.對ICU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治療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1):259-261.
[3] 何為靜.對ICU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早期腸內-腸外營養支持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6):77-78.
[4] 蓋穎.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早期進行腸內營養的效果及護理[J].生物技術世界,2015,38(01):123.
[5] 柴秀紅,馬琳娜.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行胃腸內營養的效果觀察及護理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8,26(09):1363-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