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元

【摘要】目的: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分析,主要分析應用在乳腺癌護理中對患者康復狀態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方法:隨機抽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治療的乳腺癌患者245例作為護理對象。分成對照組(122例)和研究組(123例),研究組:應用優質護理服務,對照組:常規護理。比較指標:患者對乳腺癌了解程度評分、住院時間和滿意度評分。結果:在護理后,研究組患者對乳腺癌了解程度評分高,患者住院時間短,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分高,組間相應的數據比較后帶有差異,P<0.05.結論:對乳腺癌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取得理想的護理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康復狀態,建議在臨床護理中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乳腺癌;康復狀態;護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34
臨床治療發現,乳腺癌的發病率漸有提升和年輕化的趨勢,很多女性深受乳腺癌的困擾。乳腺癌發作后,大部分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使患者存在較多的恐慌情緒。加之很多女性對乳腺癌的治療認知少,不愿配合治療,影響患者的康復效果[1]。優質護理是近年來臨床護理中提出的新方式,其能夠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使患者對治療更加信任,對護理配合程度更好[2]。本文將優質護理服務實施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療護理中,探討其對于患者康復改善所取得的作用,現總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開展本次研究的時間范圍是2019年9月~2020年12月,抽取245例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乳腺癌患者擔任護理對象。按照隨機分組的研究方法,抽取123例患者納入研究組,122例患者納入對照組。病例選擇的標準:患者經過檢查確診為乳腺癌,需要接受手術的方法治療。患者主觀溝通能力良好,全程配合研究。研究組:患者的年齡區間是31~65歲,平均是(52.27±1.67)歲。對照組:年齡范圍是29~66歲,平均是(53.15±1.28)歲。經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數據無差異,P>0.05.
1.2研究方式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式。協助患者做好相關檢查,對患者講解手術的流程和相關護理配合要點等。
研究組:對患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具體的內容如下:(1)優化環境。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患者,帶領患者熟悉環境,減少陌生感。將室內溫濕度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確保整潔和舒適[3]。為患者提供安靜的休息環境,減少探視和設備噪音。(2)心理護理。主動關心患者,積極與患者溝通,注意把握患者的情緒狀態,疏導患者存在的疑慮和擔憂心理。主動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安撫患者不要過于緊張,指導患者調節自我心態的方法。為患者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保證治療順利開展。(3)飲食護理。良好的飲食對于病癥的康復非常重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患者術后飲食,糾正錯誤的認知[4]。乳腺癌患者的飲食要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等,不要食用油膩、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術后6h允許患者飲用少量水,術后1~2d可進食少量液體飲食,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促進傷口愈合。(4)術后護理。密切檢查患者手術后的生命體征、傷口愈合狀態,妥善固定各種導管和輸液管,使液體暢通。協助患者取半臥位,幫助引流,提升舒適感。若患者術后疼痛感明顯,可遵照醫囑給予鎮痛藥物或用其他方式緩解。
1.3評價指標
(1)乳腺癌了解程度評分,在護理后發放量表,了解患者對自身乳腺癌的認知程度,如疾病發作原因、治療對策、護理配合等,評分高代表著了解程度好。(2)統計患者的住院時間。(3)滿意度評分。向患者了解對本次護理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好。
1.4統計學方法
開展護理分析后,需對組間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檢驗,應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開展相關數據處理,指標數據的記錄方式是(x±s),檢驗方式是t,當指標數據檢驗后有差異時,P<0.05。
2 結果
經過不同的護理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數據與對照組相比較存在著差異,P<0.05,詳見表1。
3 討論
乳腺癌給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需要積極接受治療。為了提升患者的康復效果,將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優質護理服務保證了護理的全面性、規范性和細節性,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飲食狀態,保持良好的病房環境,增加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從多個方面共同改善患者的疾病康復狀態[5]。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調動了護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主動與患者溝通和交流,為患者提供各項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患者的滿意度評價好,推動護理工作更好的發展[6]。
經過本次護理分析,研究組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后,各項評價指標數據優于對照組,例如研究組對自身疾病認知程度好,住院時間短,組間數據經過對比有差異,表示優質護理服務有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康復狀態。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患者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可顯著提升患者的康復狀態,表示優質護理服務是理想、可靠的護理方式,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齊瑋,陳樹偉,姜璐.中醫辨證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婦女疾病認知、不良情緒及并發癥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03):434-437.
[2]李倩茹.乳腺良性病變病人術后延續性護理需求的質性研究[J].循證護理,2021,7(02):251-256.
[3]吳華.乳腺增生的預防和護理[J].保健文匯,2020,10(12):26.
[4]王欣,焦菲菲,譚敬,魏詩云,宋亞瓊.持續性健康教育護理對乳腺科手術患者的干預效果及對認知水平的影響分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20,28(04):163-164.
[5]周立紅.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增生病心理狀態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智慧健康,2020,6(27):98-99.
[6]楊偉珍,李清勤,李巧玲,王燕萍,馮雪映,樂珠珍.健康教育聯合中醫情志干預護理乳腺增生癥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研究,2020,12(04):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