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


【摘要】目的:探討腰椎手術患者術后采用路徑化康復護理的效果以及對疼痛的影響。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為樣本選取時間,選取到院就診的78例性腰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將2020年12月之前入院的39例患者納入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將2020年12月之后入院的39例患者納入觀察組,給予路徑化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康復效果及術后疼痛情況。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護理康復優良率為92.31%,明顯較高,術后疼痛評分為(1.81±0.17)分,明顯較低(P<0.05)。結論:對腰椎手術患者行路徑化康復護理效果良好,能夠提升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并同時減輕疼痛,適合廣泛推廣應用。
【關鍵詞】路徑化康復護理;腰椎手術;術后疼痛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090
隨著人們生活與工作方式的轉變,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率逐漸升高,主要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滑脫、腰椎椎管狹窄等,會出現腰腿疼、下肢麻木和無力等臨床癥狀[1],目前主要采取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其中保守治療僅針對輕度疾病且沒有影響到日常生活,對于疾病發展到已經無法正常生活與工作甚至無法行走,但手術后很容易給患者帶來疼痛且有一定可能會發生并發癥[2],因此,手術期間的護理干預很重要。本院選取行腰椎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路徑化康復護理的應用效果及對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做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間收治的腰椎手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共78例,按照時間先后進行分組并展開回顧性分析。2020年12月之前入院39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34-65歲,平均年齡(51.79±4.38)歲,疾病分類:腰椎椎管狹窄1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13例,腰椎滑脫10例。2020年12月之后入院39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男26例,女13例,年齡33-61歲,平均年齡(52.26±4.81)歲,疾病分類:腰椎椎管狹窄19例,腰椎間盤突出癥11例,腰椎滑脫9例。對比兩組基線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開展對比研究。
本次研究已經得到醫學倫理會的認可與支持,患者及家屬均知曉本次研究流程和內容,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術前手術詳情與注意事項告知、輔助患者的術前檢查及準備工作,術后常規生命體征監測、切口檢測與并發癥預防等。
觀察組患者給予路徑化康復護理,具體如下:(1)制定康復護理流程表,明確護理要點與護理;(2)術前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詳細記錄病史以及是否使用過抗凝類藥物等,指導患者手術前后藥物的使用并告知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應對方法等;(3)術中做好醫者的配合工作并監測好患者的手術反應、切口引流量變化以及生命體征變化;(4)術后對患者的血紅蛋白含量進行檢測,做好切口引流及各類導管的固定,確保不會扭曲和脫落,并在術后第1-3天內增加巡房頻率,叮囑患者體位變化,指導飲食,不能使用豆漿、牛奶等通氣食物;(5)術后4-10天叮囑患者遵醫囑用藥,并指導其應對各種已經出現或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根據患者康復情況開展三點式、五點式腰背肌功能鍛煉、直腿抬高鍛煉以及屈膝屈髖運動,具體運動量以患者略感疲憊為準,注意不可操之過急;(6)出院時為患者提供生活指導,叮囑其注意觀察自己身體變化,定期復診。
1.3 觀察指標
護理康復效果:對比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康復優良率,優表示患者術后3個月直腿抬高能夠超過70度,疼痛癥狀完全消失;良表示患者術后3個月直腿抬高能夠超過50度,腰椎疼痛感不強,不會影響到正常生活與工作;差表示患者遵醫情況較差,術后3個月腰椎疼痛并無減輕甚至還有加重跡象。優良率等于優和良的總和,結果用百分比表示。
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的術前術后疼痛情況進行評估,具體評估時間為術前與術后3-7天之內,分數為0-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重。
1.4 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護理康復效果為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以x2檢驗;疼痛情況為計量資料,用(x±s)表示并用t檢驗,兩組數據均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性。
2 結果
2.1 護理康復效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康復優良率明顯較高(P<0.05)。見表1。
2.2 疼痛情況
護理前兩組VAS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VA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明顯較低(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康復護理醫學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逐漸被大家認可且不斷優化,路徑化康復護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衍生而來的。路徑化康復護理是一種具有系統性和針對性的護理方式,就腰椎手術患者而言,該護理方式能夠以患者和手術為中心,圍繞術前、術中、術后在各個時間點給予患者最實質性的幫助,以盡早展開康復鍛煉為原則,給患者提供最優質服務。有研究表明[3],對腰椎手術患者采用路徑化康復護理,能夠有效降低手術給患者帶來的功能性損傷,且能夠縮短術后康復時間,減輕患者痛苦。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采用路徑化康復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康復優良率明顯較高,術后疼痛評分明顯較低,可見對腰椎手術患者行路徑化康復護理效果良好,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術后康復效果并同時減輕疼痛,適合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叢雅婷.階梯式康復護理干預對接受微創手術腰椎間盤突出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14):155.
[2]賴雪.康復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及VAS疼痛評分影響分析[J].健康之友,2020(3):168.
[3]馬云.路徑化康復護理對腰椎手術患者術后疼痛與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