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垂蘭

【摘要】目的:針對于艾滋病晚期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對其進行總合理措施的價值進行探析,得出對于臨床治療的積極影響。方法:選取我院今一年中所收治的40名艾滋病晚期發熱患,利用對其護理模式的不同從而進行分組,分為A組與B組,其中A組有20名患者,對其開展常規的艾滋病晚期臨床護理;其余20名患者為B組,在對其開展常規艾滋病晚期臨床護理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優化進行綜合護理措施。針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臨床護理質量進行對比。結果:通過相關數據的對比可以明顯的看出,B組患者無論是社會功能、心理狀態、健康程度等面都顯著的優于A組,在臨床護理質量對比中,B組患者的護理總體質量同樣顯著高于A組患者。兩組數據都具備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對于艾滋病晚期出現發熱癥狀的患者實施綜合臨床護理,可以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發熱情況,保障患者正常的生活,具備大范圍推廣價值。
【關鍵詞】艾滋病晚期;發熱患者;綜合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27
艾滋病在當前世界醫療領域都沒有一個徹底的治療手段,其患者多數是因其他重大疾病喪失生命。作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對于人類的生命健康存在著極大的威脅[1]。
1 實驗數據與方案
1.1基礎數據
選取我院近一年中收治的40名艾滋病晚安器患者。通過護理模式的不同分為A組與B組。其中A組20名患者,平均年齡(40.2±4.7)歲;其余20名患者納為B組,平均年齡(39.8±5.3)歲。兩組患者的基本情況具備統計學意義。
1.2實驗方案
A組患者對其采取常規艾滋病晚期護理手段。針對于患者具體病癥給予藥物護理。
B組患者對于開展綜合護理措施。首先,要對于患者給予心理疏導,護理人員要加大對于艾滋病晚期患者有效溝通的頻率,在實際的交流中掌握患者實時的內心想法,提升對于患者抑郁、焦慮等負面情況的關注力度,及時了解具體原因,進而可以更為合理對于患者機芯更為科學合理的心理疏導,提高患者的治療與護理的依從性[2]。在對于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時,相關人員可以為艾滋病患者介紹當前醫療界對于艾滋病治療的最新成果,樹立患者戰勝病魔的自信心。對于國家給予艾滋病的幫扶政策進行宣傳講解,提升患者的社會認同感。其次,還要對于艾滋病晚期患者進行體溫監管,因為艾滋病晚期會出現發熱癥狀,所以護理人員必須加強對患者體溫的巡護工作,每天定時為患者進行提問登記,并分析體溫變化情況。例如患者體溫在39℃以內,可以使用物理降溫手段,利用冰敷患者腋下與額頭,維持患者體溫正常。若是患者體溫超過39℃,必須根據醫囑進行藥物降溫,輔助酒精擦拭患者皮膚,降低體表溫度。最后,要對于患者呼吸系統所出現的癥狀進行護理,艾滋病晚期患者普遍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咳血、咳痰現象, 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加大對于患者呼吸方式引導的重視力度,定位為患者進行排背平喘,降低患者出現呼吸不暢或困難的幾率。對于部分咳痰較多的患者,可以對其使用霧化器,以此來緩解患者的不適,提升舒適度。
1.3對比指標
對于兩組患者通過《生活護理質量評比表》來評比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分數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同時對比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依據身體功能、心理狀態進行評定,分數越高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對比分析,利用(均需±標準差)進行表示。兩組患者數據具備對比性(P<;0.05)。
2 結果
通過兩組艾滋病晚期發熱的患者通過《生活護理質量評比表》的統計資料進行了對比, B組艾滋病患者整體護理狀況明顯地優于 A組,無論是晚期的生活護理質量還是護理質量的比較與 A 組都在護理質量上有著不小的幅度提升。參見表1(P<0.05)。
3 結論
根據本次試驗可以看出,對于艾滋病晚期患者在臨床中使用綜合護理措施,可以有效的緩解患者癥狀、降低負面情緒的產生,讓患者對于艾滋病有著一個正確認知,并獲得社會認同感。總體來說綜合護理就是給予患者全方位的關懷護理模式,目前已經廣泛的運用到各種重大疾病終末期患者的治療體系當中。尤其是就艾滋病晚期患者來說,往往會伴隨著發熱癥狀的出現,甚至會出現多重器官功能衰竭。針對于患者發熱癥狀,護理人員要貼合實際情況為患者進行降溫,強化與主治醫生的聯絡,針對性的為患者定制醫療與護理計劃。在患者住院期間,相關臨床護理人員要依據患者病癥的不同程度開展個體化護理,以此來提升艾滋病晚期發熱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實際臨床護理工作中,還要加大對于患者心理的疏導,避免患者出現負面情緒,從而影響患者對于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
根據本次的實驗資料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B組的患者無論是從其社會機能、心理和精神狀態、身體和精神活動能力還是其他方面均比 A組的患者明顯地要好得多,由此可見綜合護理措施在艾滋病晚期發熱的患者中具有極高的治療臨床和護理價值,可以進行較大范圍的推廣和開展。
參考文獻:
[1]"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課題組.艾滋病合并巨細胞病毒病臨床診療的專家共識[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2(07):20-37.
[2]戴文敏. 同種異體過繼免疫療法治療極晚期艾滋病患者的有效性研究及中醫證型變化研究[D].新疆醫科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