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娉 孫杉

【摘要】目的:重點分析針對性護理運用于小兒肺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126例小兒肺炎患者于(2020年1月~12月)我院收取,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常規組(63例)護理模式為常規護理,而應用組(63例)護理模式為針對性護理,互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應用組治療有效率高達95.24%遠高于常規組82.54%;應用組護理滿意度高達98.41%,遠高于常規組82.54%;應用組臨床體溫時間、憋喘時間以及住院用時均短于常規組,且P<0.05。結論:為小兒肺炎患者運用針對性護理后,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同時得到了患兒家屬的肯定,為改善當下緊張的醫患關系意義重大,故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小兒;肺炎;針對性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30
兒科中小兒肺炎的較為常見,發病的主要原因為微生物感染,患兒表現為:咳嗽、乏力、精神不振、發熱及呼吸困難等,另外該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故相關并發癥發生幾率較高,尤其是影響肺功能,故對其健康成長不利[1]。小兒肺炎發生后應及時治療,反之治療不及時,會威脅其生命[2]。故在治療小兒肺炎中,給予合理的護理干預,來得到患兒家屬的配合,提升治療依從性的意義重大。為此筆者將該類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主要宗旨是提升治療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小兒肺炎患兒基本資料
常規組(63例):男性患兒為35例,女性患兒為28例;年齡分布在7個月~8歲,均齡4.55歲。
應用組(63例):男性患兒為34例,女性患兒為29例;年齡分布在8個月~7歲之間,均齡4.51歲。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組(常規護理)
(1)給予與疾病相關的治療;(2)積極與家屬溝通,爭取患兒家屬的配合;(3)告知注意事項等。
1.2.2應用組(針對性護理)
(1)并發癥護理:由于肺炎分發生與病毒和細菌感染有一定的聯系,故一定做好預防工作。組織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共同研究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制定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工作,并實施;(2)病房護理:保持病房的整潔,定時為病房開窗通風,病房內的濕度和溫度要根據天氣的變化,實時調整;尤其是做好病房消毒工作,預防患兒交叉感染、反復感染。(3)用藥護理:根據醫囑對患兒的用藥情況進行監督,因為患兒的年齡較小,極易出現吃藥排斥感,會趁護理人員監管不夠,發生漏服、多劑量服用的情況;此外患兒的認知度差,會錯誤的服用其他藥物,故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好“三查八對”護理工作;(4)預見性護理:加大力度加強對病房的巡視工作,同時及時跟蹤患兒病情,觀察每一例患兒病情變化情況,如存在異常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按照醫囑給予及時的處理;(5)飲食護理:在治療期間,應減少含糖量較多的食物,另外應禁止濫用退燒藥物,如需用藥之前,一定與主治醫生溝通,確認用藥的合理性;(6)心理護理:患兒入院治療后,一定在第一時間與患兒家屬溝通,以此來緩解患兒疾病為家屬帶來的恐慌、焦慮感,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家屬的信任,并積極配合后續的治療和護理工作;(7)體位護理:告知陪床的家屬,如果患兒在熟睡中出現呼吸不暢,一定及時調整患兒的體位,半臥位抬高頭部,以此來保障患兒呼吸順暢度,如果患兒的呼吸道內有分泌物產生,一定及時處理[3];(8)退熱護理:肺炎的發生多少患兒存在發熱癥狀,故應該為其實施退熱護理,嚴密監控患兒體溫變化情況,如體溫>38度,一定及時給予退熱操作,如冰袋冷敷等;操作中一定控制體溫降低的幅度,防止幅度加大后,引發其他疾病[4];
1.3觀察指標
(1)療效,①顯效為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②有效:臨床癥狀得到緩解和改善;③無效:臨床癥狀仍在。
(2)護理滿意度,制定護理滿意度評價表,總分100分。
(3)臨床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2.0。
2 結果
2.1療效
應用組(63例)治療有效率高達60例(95.24%)遠遠高于常規組52例(82.54%),互比x2=9.020,P<0.05。
2.2護理滿意度
應用組(63例)護理滿意度高達98.41%,遠遠高于常規組52例82.54%,互比x2=11.272,P<0.05。
2.3臨床指標
應用組臨床體溫時間、憋喘時間以及住院用時均短于常規組,且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論
小兒肺炎具有傳染性,對其成長發育帶來影響,因患兒的年齡較小、依從性差,自律性較低,本身情緒不容易控制,用于疾病的發生,情緒不穩定,故依從性較差,如治療效果不理想時,家屬會對護理人員、醫生、甚至是醫院產生不信任感,容易發生醫療糾紛[5]。為此,通過針對性護理的運用,在護理工作中以“患兒”為中心,給予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為其開展:并發癥預防護理、病房護理、用藥護理、預見性護理、飲食護理、體位護理、退熱護理、病情護理,不僅治療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得到了患兒家屬的認可,促使患兒治療后體溫和憋喘時間顯著縮短,為減少住院用時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為小兒肺炎患者運用針對性護理后,不僅能提升治療效果和滿意度,更為改善當下緊張的醫患關系意義重大,故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娜. 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及滿意度觀察[J]. 甘肅科技縱橫,2021,50(04):94-96.
[2]徐彥霞. 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外醫療,2020,39(32):140-142.
[3]徐愛麗. 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作用效果探究[J]. 名醫,2020,(11):266-267.
[4]王宜玲. 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中國農村衛生,2020,12(12):54.
[5]汪培芬. 分析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安全性效果[J]. 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