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蕾 王麗晶


【摘要】目的:研究與分析穴位貼敷法治療眩暈病的效果。方法:選取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眩暈病的32例患者參與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研究時間段為2017年3月-2020年3月,隨后遵循隨機簡單化原則將這32例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與穴位貼敷組,每組各16例。其中對常規護理組患者采取非穴位貼敷護理,而對穴位貼敷組患者采取穴位貼敷法護理。結果:穴位貼敷組與常規護理組患者的眩暈評分、VSS-C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數據對比顯著,P<0.05。結論:穴位貼敷法治療眩暈病的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
【關鍵詞】穴位貼敷法;眩暈病;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8.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46
眩暈病的多發人群為中老年,患有此類疾病的患者會表現出明顯的看東西旋轉動搖、頭暈眼花等臨床癥狀,發生多與情志失調、虛體勞欲、飲食偏嗜以及久病體虛等有關,患有發病后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否則便可能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本文對穴位貼敷法治療眩暈病的效果進行研究與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眩暈病的32例患者參與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的研究時間段為2017年3月-2020年3月,隨后遵循隨機簡單化原則將這32例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與穴位貼敷組,每組各16例。在常規護理組的1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有女性患者5例,年齡最高為66歲,年齡最低為40歲,中位年齡為(52.52±8.51)歲,病程最長為11.2年,病程最短為0.38年,中位病程為(5.78±3.67)年,其中有6例患者為輕度眩暈,有4例患者為中度眩暈,有6例患者為重度眩暈,而在穴位貼敷組的16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例,有女性患者6例,年齡最高為68歲,年齡最低為40歲,中位年齡為(52.61±8.55)歲,病程最長為11.4年,病程最短為0.28年,中位病程為(5.83±3.75)年,其中有7例患者為輕度眩暈,有5例患者為中度眩暈,有4例患者為重度眩暈,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常規護理組:對常規護理組患者采取門診非穴位貼敷治療,主要為飲食干預、用藥干預等。
穴位貼敷組:對穴位貼敷組患者采取穴位貼敷法治療,主要選取的穴位為涌泉穴、內關穴、大椎穴以及風池穴等,使用的主要藥物為60g 田七粉、60g 天麻、60g 生地、50g 白芍、50g 知母、50g 牛膝、30g 夏枯草、30g 菊花、30g 枳實以及20g 冰片,將上述藥物打磨成粉末[1],隨后搖勻,在干燥處放置備用,之后對相關穴位消毒處理后取藥5g,使用蜂蜜加以調制,待到調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在早期預防和治療BPD中的應用貼膏,6-8h為貼膏的主要時間,在貼敷24h后將其更換1次,4周/療程。
1.3評判標準
由我院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的眩暈評分、VSS-C評分以及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詳細地記錄。
1.4統計學科學處理
本次研究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科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眩暈評分以及VSS-C評分
穴位貼敷組與常規護理組患者的眩暈評分以及VSS-C評分數據對比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穴位貼敷組與常規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數據對比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眩暈病具有較為復雜的發病機制和發病原因,其發生與患者機體的內傷有關,跌撲損傷、情志失調以及飲食不節等均是產生此類疾病的危險因素,在進行治療時需要注意分清虛實,要做到對癥治療。其中虛為清竅失養或者氣血虧虛,實為風、火、瘀以及痰擾亂清竅所致,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要緩緩而治,采取標本兼治的原則,可以使用平肝潛陽、化痰除濕以及活血通竅等原則來加以治療,治本可以遵循益氣養血、健脾和胃的原則,除此之外,還需要補腎養精。根據大量研究結果顯示,眩暈患者的病情緊密相關于預后效果,如果患者的病情較輕,則需要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如果患者的病情較重,發病較為頻繁,久病不愈,則可能會產生中風等情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
雖然采取藥物治療可以將患者的癥狀緩解,但是會出現很多不良反應,且病情恢復時間較長,采取穴位貼敷法,藥物可以直達病灶,直接作用于經脈,在津液中融入,將局部的藥物濃度增加,達到內外兼治的目的。另外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之井穴,在此穴位進行藥物貼敷,可以發揮醒厥、清腎以及寧神等作用。穴位貼敷法具有很多優勢,其可以直接刺激相關穴位,進而達到疏通經脈、抵抗病邪、調理氣血以及協調陰陽等作用,才可以使得藥物直達病灶,具有確切的療效,可以很好地調節機體,除此之外,該方法的成本較低,操作簡單便捷,安全性較高,可以發揮平肝潛陽、行氣活血以及滋陰補腎等功效[3]。
綜上所述,穴位貼敷法治療眩暈病的效果顯著,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與使用。
參考文獻:
[1]汪小云, 胡婉梅. 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護理觀察[J]. 護士進修雜志, 2018, 033(006):538-540.
[2]劉陽, 劉錦紅, 屈亞靜,等. 三伏穴位貼敷法對支氣管哮喘緩解期通氣功能的臨床療效觀察[J]. 河北醫藥, 2017, 15(39):111-113.
[3]周黎黎, 沈玉鵬.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防治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臨床療效觀察[J]. 西部中醫藥, 2017, 30(01):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