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王蓓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績效管理改革對臨床護士工作服務態度的影響。方法:抽取我院100例患者及60名護理人員參與本項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就護理績效管理改革實施前后展開分組,對照組(50例患者,30例護理人員)未實施護理績效管理,觀察組(50例患者,30例護理人員)實施護理績效管理,就兩組不同管理方式下,患者對護理人員滿意度比較、護理質量比較。結果:觀察組患者對該組護理人員滿意度遠超于對照組,且該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為臨床護士展開護理績效管理,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優化護理質量,使護理工作服務態度明顯提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績效管理;護理滿意度;工作服務態度;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165
前言
績效管理作為提高科室持續發展以及競爭能力的關鍵,可突出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的成績及貢獻,是護理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應用過程中的體現,降低護患糾紛,減少護理差錯[1]。臨床上,護理工作責任較為重大,護理人員每日展開的護理工作事務繁多,不僅對其專業技能及交際能力有超高要求,還對如何提高護理質量帶來嚴峻考驗[2]。對此,本研究將探討護理績效管理改革,對護理人員護理工作中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改善,現將方法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100例患者及60名護理人員參與本項研究,患者均于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就護理績效管理改革實施前后展開分組,對照組(50例患者,30例護理人員)未實施護理績效管理,該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介于26~81歲之間,平均(45.43±6.91)歲;30例護理人員中,年齡介于21~44歲之間,平均(29.72±3.71)歲;觀察組(50例患者,30例護理人員)實施護理績效管理,該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介于23~79歲之間,平均(45.72±7.01)歲;30例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介于23~79歲之間,平均(45.72±7.01)歲;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未實施績效管理標準,觀察組實施護理績效管理改革,(1)制定績效管理標準,提高護理人員對績效管理的重視性,使其明確管理目的和方法,收集意見后制定考核標準,且考核要求具備人性化、公正化、公平化,將考核結果與護理人員績效掛鉤,調動其積極性的同時提升工作服務態度;(2)明確考核內容,根據護理人員不同級別、崗位、工種而制定相應考核方式,大體分為行為規范及勞動紀律、工作態度、患者滿意度、護理質量、安全性、護理文書寫作、病人的書面表揚等,制定獎懲分措施,每月進行考核分值達到98-100時給予獎勵500-800元;95-97分時獎300-400元;當分值低于90后給予懲罰,85分以下罰款300元;(3)考核方式為醫生、患者、護理人員自我評價,對護理人員展開定期監督,包含其處理問題能力、手術流程掌握、患者用藥指導、健康教育、工作服務態度等。
1.3觀察指標
(1)護理滿意度:應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評定,總分為100分,非常滿意:介于85~100分之間,一般滿意:介于65~85分之間;不滿意:<65分,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計為滿意,統計總滿意度。
(2)護理質量:實施護理績效管理后,由護士長及護理部對護理人員展開基礎護理質量、病區管理質量、工作服務態度,為百分制,分值越高表明護理人員護理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分析經由SPSS21.0完成,采用t與x2完善對計量資料(以x±s描述)、計數資料(以%描述)的檢驗,以P<0.05證實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對該組護理人員滿意度遠超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護理質量
觀察組護理人員基礎護理質量、病區管理質量、工作服務態度明顯改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績效管理有助于護士的成長,護理人員普遍具備渴望被認可、以及希望在公平的環境下成長的心理。而護理績效管理的實施,能通過公平績效考核,使護理人員明確自身的不足,提高進取心,在競爭方面獲得優勢[3]。護理質量的好壞,決定臨床護理工作開展的可靠性,而護理管理在績效管理中可提高護理人員遵紀守法、互相督促、互相管理的行為規范,助于提高其專業技能。就上述研究中,觀察組在護理績效管理改革應用中,觀察組患者對該組護理人員滿意度遠超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護理質量比較中,觀察組護理人員基礎護理質量、病區管理質量、工作服務態度明顯改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表明績效管理不僅體現了護理質量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還有效規范護理人員的行為意識,激發其積極性,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為臨床護士展開護理績效管理,可提高患者滿意度、優化護理質量,使護理工作服務態度明顯提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吳疆,肖紅著.護理績效動態分配方案的構建及應用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01):75-79.
[2]劉琳,陳守會,焦慧勤.口腔門診護士信息化績效管理方案的制訂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9,54(01):80-84.
[3]陳麗斐,張艷紅,梁煥蘭,等.動態護理績效在病區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9,19(06):809-811.
*通訊作者:王蓓,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