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宏彪



【摘要】目的:探究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中,右美托咪定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的應用價值。方法:擇我院患者5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觀察兩組(n=29),對照組給藥利多卡因和羅哌卡因;觀察組給藥右美托咪定,比較麻醉效果。結果:比較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較對照組優(yōu)異,觀察組患者的阻滯起效時間較短,患者術后清醒快,且自主呼吸恢復也較快,比對照組突出,同時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5%,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右美托咪定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中存在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右美托咪定;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單側下肢骨科手術
【中圖分類號】R61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5.216
引言
下肢骨折患者常見于老年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呈現(xiàn)老齡化趨勢,下肢骨折患者也隨之增多[1]。骨科下肢手術為骨科比較常見的手術,常常應用于高齡患者中,因老年人為比較特殊的群體,其機體各方面都出現(xiàn)衰退情況[2],因此,在進行手術時,選擇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很重要,甚至成為臨床廣泛討論的話題[3]。本研究探究右美托咪定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行單側下肢骨科手術患者5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法分為對照、觀察兩組(n=29),對照組:年齡20~73歲,平均(46.77±2.57)歲,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觀察組:年齡19~72歲,平均(45.78±2.62)歲,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以上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腰叢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即刻建立靜脈通道,并進行心率、血壓血氧分壓、心電圖等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指導患者的體位為屈膝側臥,并采用神經(jīng)刺激儀對腰叢、坐骨神經(jīng)等部位穿刺點進行定位。注:手術室準備去氧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藥物備用。
對照組:患者穿刺定位后,穿刺針回抽無血后注入局部麻藥,藥物為1%利多卡因和0.2%的羅哌卡因的混合液,局部注射3mL,密切觀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應產(chǎn)生,待不存在不良反應后則注入剩余藥物,其中腰叢部位:坐骨神經(jīng)部位為30:20(mL)。
觀察組:在穿刺前為患者靜脈注入右美托咪定0.05μg/kg,約10分鐘之后以0.4μg/kg,泵注以維持麻醉。
1.3 觀察指標
(1)評估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血氧分壓:SPO2,正常值分別為70-105mmHg、60-100次/min、80-100mmHg,統(tǒng)計所有患者不同時間點的總數(shù)據(jù),并計算分析。
(2)對比阻滯起效時間、術后蘇醒時間及自主呼吸時間-統(tǒng)計患者的術后蘇醒時間以及自主呼吸恢復的時間,并分析。
(3)對兩組患者存在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患者的不良反應包括呼吸抑制、惡心、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呼吸抑制+惡心+心動過緩)/各組研究總患者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x±s)、計數(shù)資料行t檢驗、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評估兩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
較之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MAP、HR、SPO2等指標均比對照組患者優(yōu)異(P<0.05)。見表1。
2.2對比阻滯起效時間、術后蘇醒時間及自主呼吸時間
比較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阻滯起效時間較短,患者術后清醒快,且自主呼吸恢復也較快,觀察組比對照組優(yōu)異(P<0.05)。見表2。
2.3對兩組患者存在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5%,明顯小于對照組的20.69%,較突出(P<0.05)。見表3。
3 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fā)展,老年骨折患者也隨之增多,臨床常采用手術治療下肢單側下肢骨折患者,由于老年人人群的特殊性,故手術時麻醉的方式要謹慎選擇。本研究采用右美托咪定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此麻醉方式為常用麻醉方式,效果良好,加上右美托咪定藥物的配合,右美托咪定為α2-腎上腺素激動劑,具有高度的選擇性,主要作用于延髓、藍斑核α受體等,幾乎不抑制呼吸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機體應激反應,麻醉效果明顯,患者術后清醒快,意識恢復也快,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結果表明,較之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均比較優(yōu)異,觀察組患者的阻滯起效時間、術后清醒時間,自主呼吸恢復均比對照組快速,并且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5%,較優(yōu)(P<0.05)。
綜上所述,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中,應用右美托咪定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具有正向意義。
參考文獻:
[1]譚間梅.B超引導下腰叢-坐骨神經(jīng)阻滯對老年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應激反應及術后鎮(zhèn)痛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13(9):73-75.
[2]曹亮.下肢骨折手術麻醉中采用右美托咪定不同麻醉方式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比較[J].醫(yī)藥與保健,2019,27(7):77-79.
[3]孫祥迎,齊忠志.右美托咪定輔助腰叢聯(lián)合坐骨神經(jīng)阻滯麻醉在單側下肢骨科手術應用效果分析[J].雙足與保健,2018,27(2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