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梓旋
(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00)
1934 年10 月伴隨著第五次反“圍剿”戰役的失敗,中央紅軍只能離開它們的贛南、閩西根據地進行戰略轉移。次年的5 月、11 月,紅軍第四方面軍和紅軍第二十六軍也分別開始了長征之路。
長征開始,大規模的移動行軍束縛了原來靈活的紅軍部隊,在湘江戰役中,中央紅軍八萬六千多人銳減到三萬多人。死者的鮮血引發了對生者的反思。1935 年一月的遵義會議上,毛澤東重新掌握了橫渡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瀘定橋、雪山、草原的指揮權,長征三軍于1936 年10 月在西北地區會師,憑著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力,在長征路上留下了一系列震驚世界的事跡。
長征主題下的長征精神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如果僅僅靠文字描述就太過枯燥也極難描述清楚,對于不了解或者是想要深入了解長征精神和長征歷史事件的人來說,文字細節性和沖擊力不夠。這時,繪畫創作是非常好的表達方式。因為繪畫能夠真實地還原當時的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因為長征精神能夠讓我們的民族凝聚力更強,能讓我們了解我們的前輩的拼搏努力,這樣的精神能夠激發和促進我們在當今社會不斷前進,所以長征主題是非常有必要進行研究,也非常有必要進行一個主題創作。
《紅軍不怕遠征難》這幅作品描繪的是1936 年紅軍戰略轉移的事件,現在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董希文沿紅軍長征之前所走的路線進行了半年的寫生。他在寫生之前就想要畫一幅紅軍過草地的場景,他將最初的想法與實地勘察結合,創作出來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作品。這位藝術家在紅軍長征的主題下認真地思考、學習,翻閱了很多的資料,靠著實地勘察、歷史資料、還有藝術家的想法和藝術家的繪畫能力創造出了這幅優秀的作品。
在紅軍長征的主題下,董希文選擇了人物為主的方式凸顯主題,又從風景中有效的把當時艱苦的環境凸顯出來,人物的動作很符合當時的情景。關于這幅作品的色調董希文糾結了很久,一開始是打算將人物、篝火、天空采用暖色調,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冷色調,僅有篝火和附近的人和草地為暖色調。他的用色非常講究,用大面積的冷色和小部分的暖色增強視覺沖擊力,更加突出了紅軍的艱苦環境,也暗示了暖色的篝火像太陽一樣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
畫家沈堯伊一直堅持以長征為主題進行創作,這份堅持令人動容,能在同一主題下不斷尋找新的角度、繪畫方向在筆者看來是非常不容易且厲害的,可以說他是長征的癡迷者,他對于長征這個主題的繪畫從未放棄和停歇。
沈堯伊在《長征之路》中的構圖極為新穎,他綜合了長征過程中的主要事件,這在當時一定是前衛且大膽的,他打破了固有的思維模式創作方式,用一道光圈將各個情景進行了組合,不得不說,光圈的設計太經典太不可或缺,如果沒有了光圈,這樣夢幻奇特的蒙太奇的關系也就不成立且別扭了。
他雖然將許多場景進行了結合,但是沒有絲毫的違和感,色調進行了主觀的統一,光圈同時影響著各個部分,每一個事件中都能有光明進入,這也是沈堯伊的精妙的設計。他的構圖很密集又非常清晰,中間背著槍的女戰士也刻畫得極其生動,讓人不禁想要停下來好好研究解讀一番。
沈堯伊用了非常新穎的構圖和藝術手法展現出了恢宏壯麗的場景,用自己的想法與現實進行了有機結合,充分表達了對長征精神的歌頌。這樣的藝術形式試一次巨大的創新,讓人印象深刻且引發思考。
邵亞川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繪的是第三次渡赤水過程中的場景。整幅畫面雖然紅色很多但是卻很穩重,而且大量的紅色營造出的氛圍感很豐富。他用這樣的紅色的塑造紅軍的戰士們,更好地襯托出了戰士們的斗志昂揚、昂首闊步的形象。
他并沒有局限于寫實,他主觀的把火把的亮度提高,火的范圍也被擴大夸張,更好地烘托了戰士們堅定的步伐。而且他將人物動態的把握、人物的塑造都進行了或多或少的夸張,但是這樣的夸張與他紅黑的色調更加統一,讓人們更有帶入感。即使是一匹馬都在他的設計和畫筆下變得極其生動,好像也像一個戰士一樣昂首挺胸迎接勝利。
《大會師》這幅作品以黃色為基調,和前幾幅作品不一樣的是他更加注重場景和氛圍的表現,文物幾乎沒有太多的細致的刻畫,但是這些人物能很好地烘托出當時的氛圍,營造出氣勢恢宏的場景。可以說這幅畫面上不管是從技法、顏色、構圖都非常的巧妙。
在一片人群和黃土高坡中,有很多面鮮紅的紅旗,它們都在迎風飄揚,讓單一沉悶的畫布上有了點睛之筆。這幅畫的筆觸感較強,沒有過多的塑造,都是大刀闊斧的用筆,但也正是這樣,讓這幅畫多了生動與激情,像這樣的大場面,如果僅僅用純寫實的技法來完成,筆者認為會有些單調且無趣。
繪畫的主題通過內容和形式來表達畫家的情感思想,就像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愛國主義思想主題、紅軍長征主題等。主題選擇好后,開始搜集相關的素材,選擇為主題服務的表現內容,再選擇恰當的藝術表現方式來創作。
紅軍長征就是主題,一幅畫作的主題,是畫家所要體現的創作意圖,或者說是畫家要表達的思想,在紅軍長征的主題里,更多的是要表達長征精神,首先腦海里需要有清晰的思路,清晰地知道自己要畫什么,表達什么樣的主題和思想。
主題性創作表達畫家的主觀思想感情,給予作品生機活力,利用豐富的情感和藝術家的專業知識,對主題的內容進行分析,找到屬于自己的創作方法和個性。
在主題性油畫創作的過程中,一定要讓作品充滿感染力,畫家要把自己的審美、生活經驗、文化修養的積累通過藝術和技術的表達進行展示。
用不同的創作方式、創作手法塑造主題思想。主題不會限制藝術的個性,藝術的個性和特點與時俱進,每一位藝術家都有不同的個性、特點、風格,他們能用自己所擅長的將共同的主題、共同的精神展現給觀眾,讓觀眾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力,以及主題的中心思想才是最重要的。
許多畫的主題很表面,它只是通過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來刺激人們的感官,吸引人們的眼球。這些圖片在各種社交媒體中都很豐富,但真正能讓人們思考的內容太少了。相比之下,主題油畫的內容蘊涵著深刻的內涵,并強調現實的展示、生活中一些問題的揭示,甚至包含了創作者對社會制度的反思和對人類文明的探索,體現了創作者更高層次的追求。
主題油畫題材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個領域。這些藝術家往往不是簡單地追隨西方藝術家的步伐,而是對材料的運用、色彩的組合、造型的變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不同年齡段的審美特征是不同的,應適當改變以滿足不同階段消費者的心理特點,使主題油畫更具市場潛力。在快速消費的時代,通過主題油畫,人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畫家的所思所想,了解當今時代的歷史特征和審美情趣,了解知識對人文歷史的研究,拓展他們的視野。
綜上所述,主題性油畫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是歷史場景的再現,或是當前熱點的總和。主題性油畫集體現了時代風貌,展現了人們的奮斗精神。
筆者分析了紅軍長征主題下的四幅作品,他們都是圍繞同一主題進行創作,但創作的風格截然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個性,只有這樣才能使油畫的路走得更加長遠。我國應該提倡多元化的創新的藝術發展,讓更多人當代有新思想的畫家有更好的機會展現主題創作。
從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紅軍長征主題下的油畫創作,讓我們非常清晰的感受到主題和藝術家個性表達的關系,讓我們對于主題性創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主題性油畫的發展進行深入思考,我們要加強系統性分析,學習更好的技術,要有創新精神,探討主題創作下的創作與表達。
根據主題油畫創作,要教育和宣傳愛國主義和歷史傳統文化,培養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在繪畫中體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也要注重技法想法的創新精神。主題油畫,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有著巨大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非常值得我們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