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玉
(青島萊西市濟南路中學,山東青島 266600)
新課改提到,課程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同時也是教師與學生一同探索、求知新知識的動態過程。教材上所承載的知識,要想讓學生形成有效理解,自然需要教師在課程實踐中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交流,而且學生必須要投身于英語課程學習與實踐之中,不然很難對課程內容形成有效理解。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提倡在課堂上讓學生合作、思考與探究,能夠有效凸顯學生主體地位,是十分高效的一種教學方式,為了能夠將其價值有效發揮出來,本文也就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展開了如下思考:
在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課堂上,為了能夠有效提升課程實施效果,筆者認為在實踐期間可以從以下幾個環節著手:
在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首要任務就是要了解七年級新生英語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興趣以及性格差異。考慮到七年級學生是新生,師生之間的了解較少,教師需要從課堂之上、課后作業、作業實踐等多項環節中了解學生,利用座位前后左右關系來組織學生展開對話,從而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而教師則需要在這一環節做好觀察與記錄,關注每一位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基礎素養,為之后小組劃分打好基礎。
在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合理分組是其中較為重要的環節,教師可以在這一過程中使用自由組合的方式來構建出合作學習小組,在分組的時候基于了解情況來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角色分配,小組人數構成最好是4-6 人,同時按照“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一原則來進行小組成員劃分。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本就取決于小組內成員的學習,所以教師在合理分組之后還需要為每一位組員都合理劃分任務,通過合理的分工來有效避免組員參與不到合作討論之中。在這一過程中,不同組員可以承擔不一樣的角色,像是組長、督察員、聯絡員、記錄員等等,這能為之后小組合作學習英語打好基礎,有效發揮出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充分凸顯出學生主體作用。
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期間,教師在分組之后則需要結合教材來組織學生展開合作探討,這是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課程內容把握的關鍵,同時也是提升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例如,教師在七年級上冊Unit 9 Do you like bananas?這一單元內容教學的時候,其情感教學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西方食品文化,讓學生對西方生活方式與文化形成一定的了解,同時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得以培養,此外讓學生討論養成正確且健康的飲食習慣。基于這一目的,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中西方飲食差異、健康的飲食習慣進行探討,通過合作探討的方式來有效強化學生理解和把握,從而真正有效促進學生對于這一課程內容的把握,有效發揮出小組合作學習實施價值。總之,合作探討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推進的關鍵,也是有效落實英語教學任務的要點,教師需要提高重視,合理設計,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出實施效果。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個體學習效果自然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對于這一點教師則可以在課程實踐期間結合教學實際來為學生設計出各種各樣的小組合作活動,將學生有效融為一體,之后再基于此來有效促進學生合作互助,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升。在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拓展合作學習活動,通過課堂之外的有效拓展來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這能進一步深化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效果,有效促進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把握和理解,從而最大程度改進英語教學工作,讓學生在有效互助與合作中得到發展和提升。
新課改環境下教育教學工作實施,提倡教師是課程的指導者、引路人與助學者,而學生則是課堂主體,需要在自主體驗、探究與思考中掌握知識、獲得能力。而小組合作學習就十分契合這一教育教學理念,為了將其價值有效發揮出來,教師在開展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學生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情緒與狀態會直接表現為其對于英語課程學習的興趣以及高昂的熱情,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順利實施的關鍵。在平常教學課堂之上,教師可以從兩方面來對學生展開教學,一方面注重情感教育,在課堂實踐期間與學生構建出和諧且平等的師生合作關系,借由教師真摯的愛來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自覺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之中,從而有效優化七年級英語教育教學。在課堂之上,教師一句鼓勵、一個微笑以及一聲問候均會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造成影響,身為教師一定要準確意識到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實踐之前不斷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及時將興趣轉化成為穩定的學習動機,這樣才能有效為學生合作學習活動開展打好基礎。
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活動在開展的時候,教師還需要聯系實際生活,通過學以致用的方式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變傳統啞巴式英語學習現狀,讓學生在應用中提高自身知識掌握。英語本身就是一門語言,源自于生活,而最終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應用于生活,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時候,可以聯系學生原有生活經驗來展開教學,盡可能在課程實踐期間關注學生生活世界,聯系學生熟悉且喜歡的話題來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感悟和想法,這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情感體驗,從而真正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踐活動在開展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多為各個小組提供互動與交流的機會,這能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在課程實踐與互動中有效掌握英語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課堂上,為學生設計出環環相扣的聽讀寫系列活動,借此來為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化的交往互動,這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更好地推進下去。例如,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各個小組發揮出自己的想象力來進行情景劇表演創編,通過這一方式來為學生提供合作交際平臺,同時為學生提供應用于表達的機會,這樣學生整個英語素養與語言應用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和發展。
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實施的時候,為了能夠將其價值有效發揮出來,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合作學習任務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合理的設計,最好是一些團體性的任務,這樣才能有序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一方面,任務要求的資源最好是單個學生所無法全部具備的,這能為不同學生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有效實現小組合作學習與互動。另一方面,合作學習任務在設計的時候最好是開放式、不具備固定答案的,因為這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深層次溝通與交流,從而有效提升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效果。
新課改要求教學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習方式均需要發生變化,要求教師在教學課堂上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準確意識到角色轉化的重要性,在課堂上多發揮出自身引導者作用來激勵學生思考與探究,在學生合作活動無法順利推進的時候及時進行指導,這樣才能進一步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最大程度促使學生在合作課堂上得以發展和提升,這樣才能真正有效保障七年級英語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效果,而學生思維也能在合作與互動中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在七年級英語教學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其能夠有效凸顯教師引導者作用、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課堂親自體驗與參與中真正掌握知識獲得能力。身為教師在七年級英語教學課堂上,一定要充分發揮出自身教育教學職責,在課程實踐期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與互動之中,這有助于學生英語素養與合作探究能力得以發展,是有效優化英語教學、發展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