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海滔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就業對一個國家、對一個家庭可以說都是天大的事。今年政府制定宏觀政策,將依然堅持就業優先。
“無恒業者無恒產,無恒產者無恒志。”一個人只有從事某項工作,付出勞動獲得收入,才能獲取生活資料,維持并改善生活。就業,是一個人生存、發展和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徑。同時,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和生活保障,人才會增強社會歸屬感和安全感,社會才會穩定發展。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社會穩定之基,如果解決不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拉動內需等都無從談起。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堅持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妥善解決就業問題更為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必須抓緊抓實抓好。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全面深化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改革,不斷豐富完善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就業工作取得顯著成就。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創歷史新高,還要保障退役軍人就業,以及為近3億農民工提供打工機會。同時,國內國際經濟仍處于疫情影響下的恢復期。因此,堅持就業優先政策是現實所需,也是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年度目標的內在要求。
把就業這個“天大的事”做好,要將就業穩定、就業增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也要作為政績考核的“硬指標”,強化就業工作的責任,更要加強監管體系的完善,防止一些地方政府從“唯GDP觀”到“唯就業率觀”,在就業率上“注水”。把穩就業、促就業的工作壓緊壓實,讓更多人實現就業,才能把發展的目的真正體現到滿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以就業之穩促經濟之穩、社會之穩、人心之穩,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