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中流 劉行
(1.齊齊哈爾醫學院工會,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2.齊齊哈爾醫學院后勤管理處,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我國各高校為滿足時代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從而滿足我國對人才的需求。而高校后勤部門作為學校培育人才的重要保障,理應具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師生做好后勤服務工作。但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飛快,互聯網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工匠精神逐漸被人們忽略,生活中也難以看到工匠精神的影子,因此,高校應重視起對后勤人員工匠精神的培養。
工匠精神從廣義上來說是指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需要具備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從狹義上來講是指工作人員需要具備專注、標準、精準、創新、完美、人本的精神。工匠精神與高校后勤人員的職業精神和價值觀念息息相關,能夠表現出從業人員對工作的態度和精神,從而更好地為高校校園進行服務。工匠精神并不是工匠所獨有的,而是人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為自身所積累的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是后勤人員能夠將工作做好的重要保證。而高校后勤工作人員的工匠精神主要體現在精益求精、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方面。(1)精益求精主要體現在后勤人員工作崗位中要將服務工作盡自己所能完成到最好,并運用自身的創新精神來保證自身的工作能夠完成的更加優秀。(2)愛崗敬業指的是后勤人員既然選擇了此項工作,就要對自身的工作保持應有的熱忱,萬不可三心二意,做著現有的工作還在覬覦另一項工作,同時對自身的崗位要秉持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3)誠實守信是指后勤人員做事要信守承諾,在日常的服務工作中要待人真誠,做到不弄虛作假、不欺騙。
高校是培育我國棟梁人才的主要場所,而后勤部門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證。傳統的高校后勤工作就是打掃衛生、看管校園大門等基礎工作,而隨著我國社會時代的不斷變革,高校的后勤部門工作職責范圍越來越廣,增加校園食堂、信息技術等,后勤工作也逐漸順應時代的發展做出變革,同時這也對其工作水平要求越來越高。高校的校園氛圍和校園環境都不離開后勤服務,因此,培養后勤人員的工匠精神,是保證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高校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要注意凸顯學生在校園中的主體地位,一切事宜以學生為主要前提,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教育工作都要以學生為核心,主要目的是滿足學生對學校的需求,體現高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國各高校不斷地改革招生政策,使校園內部的學生來源廣泛,以致于學生的生活習慣各不相同,消費水平也參差不齊,這就需要后勤部門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保障,并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的后勤工作中,充分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學生在高校接受教育時,無論是吃食還是住宿都離不開后勤工作的保障,因此,要保障自身具備完善的工匠精神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由于高校后勤工作涉及范圍較廣,因此,在對工作進行延伸時要確保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以及國家標準,并通過審核后才能為學生服務。高校后勤部門的服務主體是學生,若其不能按照相關的規定要求做,就會導致高校校園內的秩序被打亂,因此,高校將后勤工作與工匠精神進行融合勢在必行。
高校在招聘后勤服務人員時,招聘范圍較為廣泛,大多數文化層次不高,人員結構復雜,綜合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以致于高校后勤工作質量不高。高校后勤服務人員對自身的工作職責并不明確,缺乏愛崗敬業的工作精神,對“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認知程度不足,不能自主地對學生進行服務,自身的責任感不強,甚至有些人員在服務學生時態度不友善,無法為學生提供溫暖的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激化后勤人員與學生之間的矛盾。
高校的后勤部門大多數都是本校承包給外來人員,以致于高校對其約束力不足,管理制度也并不完善,無法規范后勤人員的工作行為。高校并未對后勤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督,也未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這就導致后勤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缺乏服務工作動力,人員的專注性不高,以致于后勤崗位工作人員不固定,流動性較大,這也并不利于高校后勤部門的發展。
大部分高校將注意力集中在對學生的教育上,因此后勤部門很容易被高校忽視,對其缺乏監督,以致于部分后勤人員工作態度不積極,出現消極怠工的現象,無法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后勤服務,導致服務質量不高,不能滿足學生對后勤服務的需求。高校對后勤部門重視程度不足并不利于相關人員樹立正確的工匠精神,從而阻礙高校的發展進程。
高校培育后勤人員工匠精神的關鍵所在是要先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使其能夠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樹立積極的工作心態。相關部門應對后勤人員進行服務培訓,從而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充分意識到“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使其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對其進行后勤服務。高校可以利用校園期刊、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形式對后勤人員宣傳工匠精神,充分調動員工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學習興趣,引導員工能夠自發地對工匠精神進行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從而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樹立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同時高校也可以聘請專業領域的精英在校內開展關于工匠精神的講座,使后勤人員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并促進員工之間的交流溝通,使其能夠在對方的身上吸取經驗,從而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目前我國提倡將工匠精神融入進各項工作當中,因此,后勤部門也應打破傳統的服務理念,順應時代的發展,創新服務工作,為學生構建健康和諧的校園環境。
高校后勤部門若想高質量運轉,就必須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此來約束員工的行為。高校后勤工作融入工匠精神能夠保證員工認清自身的工作職責,保證高校的教育工作能夠順利展開。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工作流程,能夠使后勤的每一項工作都有理可循,確保后勤工作能服務到每一名師生,為師生最有力、最可靠的后勤服務。同時應建立相關的激勵制度,使員工明確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獎懲政策,以此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為員工在校的工作權益提供保障。建立健全的規章制度是保障后勤部門各項工作能夠正常運轉的基礎,從而確保后勤工作能夠服務全體師生,不影響到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保證學生的日常生活質量,使高校在社會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工匠精神體現在后勤工作的細微之處,使員工能嚴格按照規定完成自身的每一項工作,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從而使其業務水平得到提升,在對學生進行后勤服務時具備良好的態度,關愛學生在校園中的一舉一動,細微的服務使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增強學生對高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高校應盡可能地在后勤部門中弘揚工匠精神,使每名工作人員都能受到熏陶,并結合自身的學校文化對后勤人員進行培養,這有利于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使其工作目標能夠統一。高校可以定期舉辦工匠精神的宣傳活動,諸如宣傳板報、文化知識比賽等,并在校內制作條幅,使后勤人員在這樣的校園環境內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充分地彰顯出工匠精神的文化價值。高校后勤部門人員的工匠精神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這需要對其進行長期的培訓,從而使工匠精神在其意識中根深蒂固,并將工匠精神真正地融入進后勤工作當中。同時高校對其培養不應只注重理論知識的培訓,還要注重其實踐能力,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改善自身的工作方式,轉變工作理念,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從而能夠履行自身的崗位職責,具備完善的應急能力。
綜上所述,工匠精神對高校后勤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相關培訓能夠提升后勤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提高學校在社會中的影響力。高校將工匠精神融入到后勤工作當中,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后勤人員的思想覺悟,規范工作行為,從而提高服務質量,為打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