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淮安的涂大姐做的山藥肉圓,外焦里嫩,色香味俱全。家住揚州儀征的印大姐在當地經營一家豬頭肉店,生意已遍及周邊省份,很紅火。她倆都是我的病友。幾個月前,我們前后腳住進南京鼓樓醫院。我和印大姐因確診甲狀腺乳頭狀癌,需手術治療。涂大姐七年前手術切除了甲狀腺,這次轉移到淋巴結,入院再做淋巴結清掃術。
我在39 歲生日到來前癌上身來。那些天,我體會了什么叫兩腿發軟、走路打飄。想得最多的還是一雙兒女以及年邁的父母。我若垮了,這個家如何是好?
好在愛人很淡定,生活照常、工作照常。單位領導得知后,鼓勵我勇敢面對,多想想一雙兒女,勸我盡快手術。醫生也鼓勵我:“別怕,這種癌癥癥狀最輕、最好治。”住進病房前,我已經做過了初步心理建設。沒想到,癌癥病友們那么團結,病房氛圍極好,醫院作息極為規律。
第二天是周日。早晨空腹時,護士即來抽了幾管血,還開了一系列檢查單。醫生查房通知,所有準備工作就緒,定在周一手術。我第二臺,印大姐第三臺。白天,大家在護工引導下去門診樓做各種檢查。要手術了,心里多少有些忐忑。下午,涂大姐夫婦來了。涂大姐不到50 歲,一來就坐床邊抹眼淚。她說入院前拍胸片,查出有肺部結節。她怕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肺部。我和印大姐紛紛安慰。最后還是她愛人領著她去醫生辦公室詳細咨詢,才知道沒那么嚴重。眼角還掛著淚的她,轉眼眉開眼笑,重復著“那不要緊”。
那晚“臥談會”,印大姐給我們分享了她女兒前不久大婚的視頻。她查出甲狀腺疾病后,沒有立刻就醫,而是先忙女兒的婚事。“我就這一個寶貝女兒,南通大學畢業,是我們當地中學的一名英語教師。我想不管怎么樣都要體體面面地先把女兒嫁出去。看到女兒幸福,我也能安心治病。”印大姐在家里大事小事一把抓,買什么喜糖、訂什么酒店、下什么菜單,甚至給自己媽媽和婆婆買大紅外套,她都安排地妥妥當當。女兒嫁出去了,她才安心來醫院治病。
第三天,我和印大姐空腹,直等著護士來接。上午8 點半,愛人淡定地走來,給我“一顆定心丸”。10點半,他和手術室護士一起把我推進手術樓層。我被推進手術室,獨自盯著天花板想了很多,11 點多一劑麻藥后就“睡著了”,等我醒來手術早已結束。愛人在電梯口等著推我回病房。看到我眨巴著眼睛,安慰說“這下安心了”。
到病房后,病友及家屬都圍攏來,“還好吧?”“不錯不錯!”“現在不要說話!安心養!”……都說遠親不如近鄰,那時那刻我體會到了。愛人寸步不離,在我躺著不能動的六小時內,他陪在床前,不停給我按摩頭和手,每隔兩三分鐘就提醒“不能睡,不能睡”。
這天夜里,27 床的家屬看看我,再看看印大姐,笑著說:“昨晚屬你倆話多,今晚都安靜了,沒事!明天下地后接著聊,哈哈哈……”
10月的夜晚已有些涼意,涂大姐的丈夫給我愛人拿來一床薄被,說:“你蓋著,照顧人的人不能受涼感冒了。”術后第二天,9 點多拔了導尿管,我就下床走路了,大家都夸我“真堅強”。那天,輪到涂大姐做手術。我無法說話,但看著手術床上的她,給她豎起大拇指。加油!加油!那晚,我們在無聲中微笑著做手勢彼此鼓勵。出院那天,我們互加了微信,要在康復的日子里互相打氣,傳遞生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