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江
(國能雙鴨山發電有限公司,雙鴨山 155136)
聯箱作為流量分配的重要結構,在多個工業領域內發揮重要的作用,作為將流體切分和匯集的結構,如果聯箱設計時存在流動不均等問題,則會引發一系列的嚴重后果,特別在火電行業,高溫受熱面的入口聯箱如果流量分配不均,將導致局部換熱效果差,部分管壁超溫,甚至爆管停機,如王春昌[1]提出水冷壁管道因為流量分配問題引起的爆管,胡志宏[2]等對流化床鍋爐的屏過爆管進行研究發現流量分配不均,對此相關學者也進行了研究,羅云[3]等對蒸發聯箱的流量分配特性進行研究,曲新鶴[4]等,對聯箱影響U型布置并聯管流量分配情況進行研究,張立棟[5]等對聯箱入口結構對流量分配的影響進行了優化,趙晴川[6]等對聯箱流量分配的計算方法進行了研究,聯箱作為流量分配的主要結構,對于現有結構的優化較多,并未提出一種新型聯箱結構,均勻將工質分配至各個出口,隨著目前材料工藝的提升,球體聯箱的制造難度降低,新型球體結構聯箱對流量進行均勻分配優勢逐漸顯著。
提出一種新型蒸汽分配聯箱,其結構主要由入口,球體和出口組成,其中入口為管狀,直徑432 mm,長度1 000 mm,球體半徑R為1 000 mm,在球體的兩側對稱布置30個出口管,每側為上、中、下三層,每曾5個。其編號方式為:由正向至反向左側上層依次為1~5號,左側中層為6~10號,左側下層為11~15號,由反向至正向,右側上層為16~20號,中層為21~25號,下層為26~30號,出口其結構同樣為圓管,直徑76 mm,長度180 mm。單側出口管的中層與入口方向垂直,上、中層之間和中、下層之間的夾角都為20°,每層5個出口管之間夾角為22.5°。對球體聯箱結構進行網格劃分,在球體和出口區域進行加密,采用非結構化四面體網格進行劃分,便于研究球體內的流向偏轉,不斷加大網格數以提高精度,當網格數目增加至475021時,出口平均速度計算結果不發生變化,考慮計算時間,選擇網格數目為475021。

圖1 新型球體聯箱結構
由于設備在運行中,不斷變化的負荷影響入口速度,在不考慮蒸汽溫度變化的情況下,采用LES大渦模擬,對水蒸汽在球體聯箱內的可壓縮流動進行研究,邊界條件設置,入口為速度入口,出口為壓力出口,二階精度,simple算法。計算時長為水蒸氣進入球體聯箱31 s時刻。

表1 入口參數設計
在為將聯箱內的工質均勻的分配給各個位置的出口,在設計聯箱時,需將工質的流動路徑區別縮減至一定范圍,區別于傳統的柱體聯箱,考慮各出口的布置和管材耗費情況,對聯箱結構內,入口至各出口的流程設計不足。新型聯箱的設計,如工質從兩側流出,則結構對稱時,流動差異將明顯減少,而球體空間內流場,如果出口流向角度與入口夾角相同時,周向上的流動路徑不存在差異。此時考慮出口結構的布置便宜程度,在球體的兩側設置出口。
新型球體聯箱內的流動,可以被分為兩個部分:(1)入口射流進入球體內,未接觸底部壁面;(2)入流與底部壁面接觸,向周向散開,形成數個渦流。從結構上,入口管道與各出口之間的流動路徑不存在明顯的差異,僅因為便于布置多個出口管,在不同層出口角度存在較小的不同。但出口管道都指向球體聯箱的中心位置。聯箱內流體沿壁面流動,水蒸氣進入出口時,在每個出口管道與壁面都是垂直角度,流場結構阻力基本相同。
從流線分布圖2上可以分辨,入口射流的周圍是大量的渦流和向上流動的水蒸氣,并在上部形成較大的渦流,再向下流動,形成一個循環,在結構上由于入口和出口之間不在一條直線上,不存在個別出口速度較高的情況,水蒸氣從入口至出口經過至少一次折流過程。

圖2 球體聯箱內的流線(80 m/s)
在不同速度下,球體聯箱內的左、右側方向中間截面速度分布如圖3,隨著入口速度的增長,球體聯箱內的流動復雜程度明顯增加,渦流數量和尺度同樣有所增加,在第一部分流動中,入口射流在流向底部時,發生散開的現象并非是直接沖擊底部向四周散開,而是在接近底部的位置即發生散開現象,隨著入口速度的增長,在LES計算結果下,流動并非完全對稱,且從中間截面圖上,入口射流兩側的差異隨著速度增加,兩側速度分布差異逐漸增加,該現象主要由兩側渦流位置不對稱引起。在第二部分流動中在散開發生后,水蒸氣沿壁面向上運動,首先進入左右側的下層出口,再是中層出口,最后為上層出口,從出口區域的速度分布上,中間截面內并未出現明顯的速度較高或者速度較低現象,在流過出口管道布置的區域后,水蒸氣接著向上流動,并匯聚在入口射流周圍向下流動。

圖3 左右側反向中間截面速度分布
從圖4不同工況下的出口速度分布,對出口各個出口管道的速度進行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在入口速度增長時,出口的各出口速度分布曲線波動增加。整體上工況1、2和3在2、4、9、17、21和26號位置都發生速度下降的波動,3、7、22、和27號出口管道速度出現上升波動。從位置上,出現速波動下降的出口管道,其位置相對位于同層邊緣。而出現速度上升的出口管道,在位置上處于同層的中間位置,由于入口管道截面為對稱的圓形,排除入口結構影響,發生該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在相同水平高度上,一部分從正面或者反面壁面附近向未布置出口管區域的水蒸氣,進入同層的出口管道,存在速度矢量角度的差異問題,向左右兩側布置出口管道的區域流動時,該區域的水蒸氣速度矢量同每層的邊緣區域的出口管角度較大,而與每層中間部分的出口管角度較小,其進入中間部分管道較為順暢。但整體上各工況下,速度分布整體仍較為集中。而工況2和3的整體波動趨勢相似度較高,工況3曲線波動程度明顯上升。

圖4 不同工況下的出口速度
為更清楚對新型球體聯想的流量分配性能進行研究,提出一種考慮個別管流量過低或過高成都的公式,為聯箱分配性能,其具體為:
(1)

以一個直徑為聯箱200 mm,出口和入口管徑與球體聯箱相同,出口管數目相同的柱體的聯箱進行對比。總體上新型出口聯想的分配性較好,各出口管之間速度差異小,各工況下都大于柱體聯箱。隨著入口速度上升,分配性基本不變。

表2 聯箱分配性
與此同時,在機組負荷變化時,流量時刻處于變化狀態下,處于穩定流量的情況較少,對負荷波動時的聯箱分配情況進行研究,選取6和16號出口,對入口速度上升60~80 m/s和入口速度下降100~80 m/s過程中,速度波動進行模擬,當出口速度波動小于1%時停止計算。入口速度上升和下降時出口速度變化如圖5和圖6。入口速度上升時波動時間較長,為0.08 s,為下降的4倍,同時,下降時速度變化比較平緩,而上升出現波動,同時,6號和16號出口速度在大部分時候存在差異,6號高于16號約5 m/s,但在入口速度上升時差異縮小,計算結束時兩者基本持平,同時入口速度下降時兩者差異性增大,差值增加至10 m/s。該現象說明了,在機組運行中,聯箱設備隨負荷波動,其分配性能時刻處于變化狀態,隨著負荷下降,聯箱入口速度下降個別管道的出口速度差異將擴大,導致換熱性能發生較大的改變,威脅設備運行安全。而負荷上升時此類危險因素較小。

圖5 速度下降時出口6和16速度變化

圖6 負荷上升時出口6和16速度變化
(1)新型球體聯箱為內結構對稱性高,水蒸氣從入口流入之后向四周擴散并流入出口,流程差異小。相同層的出口管道,靠近邊緣速度較低,靠近中心位置出口速度較高。
(2)新型球體聯箱的不同入口速度適應性好,各工況分配性下都大于柱體聯箱,最大提高1.46倍。
(3)入口速度上升時聯箱出口速度反應長,為入口速度下降的4倍。負荷波動時管道出口速度差異處于波動狀態,并非固定。
(4)入口速度下降時,易引起個別管道流量分配差異增大,影響換熱,威脅運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