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探索研究》欄目編輯小組
探索研究
今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雙減”政策落地幾個月來,各級關工委結合自身特點努力配合相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研究。本期邀請三位地方關工委從事相關工作的代表,就“雙減”之后,關工委在緩解教育焦慮、解決后顧之憂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進行了較為深入探討,供讀者參考。
湖南婁底新化縣爐觀鎮關工委主任鐘碧清認為,從長遠的角度看,“雙減”是有利于孩子成長的,但有不少的家長轉不過彎來,認為對孩子的管教放松了,對學生的質量要求降低了,對孩子的發展和前途有顧慮。實際上“雙減”是對孩子的要求更高了,既要學習好,還要身體和品行等各方面都好。在這方面,關工委的同志一方面要向孩子和家長們做好政策的宣講者,另一方面,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他認為,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首先就是要幫助青少年管理課外時間。人們常說,會休息的人會工作。學生整天緊張的學習使人頭昏腦漲,分數的壓力使人難以入眠,學生的心身得不到良好的成長。多留給學生一點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參加自己喜愛的各種活動,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勞逸結合會使學習的效率更高。
平時學生活動的空間基本上是家、學校和培訓機構。“雙減”之后,把更多的空間留給孩子們,讓更多的社會力量承擔起關愛下一代的責任。比如,關工委可以幫助組織五老帶孩子們到紅色教育基地走走。通過紅色教育,讓孩子們領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懂得感恩。甚至,組織他們坐坐列車、看看雄偉的高架橋、凍土上神奇的鐵道、懂得修路架橋也要科學技術。
總之,他認為,課外時間充裕,能讓青少年到外面走走,讓他們了解祖國的飛速發展,建設強大的祖國需要科學、需要知識,作為學生和祖國未來的建設者,要努力學習科學知識,不能虛度年華。這樣,既起到幫助孩子們管理時間的作用,又能起到豐富教育成果的作用。
浙江省嘉興市平湖市教育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顧明希認為,“雙減”之后教育系統關工委要肩負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抓好家庭教育,認真貫徹落實好上級有關家庭教育的指導思想。
教育培訓家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辦好家長學校是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戰略任務,是發揮“特殊重要作用”的根本途徑。他建議,要把建立家長學校的思想普及到整個社會,在創辦各類家長學校上下功夫,使家家戶戶都能關心青少年成長。
他建議,關工委應把辦好各類家長學校、不斷提高家校共育水平作為工作的重頭戲,牢牢抓住不放。其具體做法是,把關心下一代工作及家庭教育納入全年工作目標管理,開展評選合格家長學校。在這個過程中,顧明希認為,關工委首先也要重視自身建設,把關工委建設成“認真學習型”“扎實工作型”“深入研究型”的群團組織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形成合力,專門開展家庭教育的研究例會,形成了科學化的長效工作機制。
此外,顧明希還認為不論辦哪類家長學校,關工委都要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扎實工作,摸取經驗,然后以教育系統關工委的名義召開會議,推廣學校辦家長學校的優秀經驗、教師家庭教育的經驗,通過推廣典型經驗讓先進家庭教育經驗在全市各校開花結果。
關工委如何全面把握情況,協調相關部門,把“雙減”的輔助工作落到實處、解決實際問題?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關工委主任劉本龍建議,關工委首先是可以多組織調研活動。關工委可以組織力量,圍繞“雙減”來確定需求,分別對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區等不同人群調研,全面把握情況,以便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實際問題。
在調研的基礎上,他認為關工委還可以組織專題研究,甚至聯合相關部門,相關專家召開“雙減”專題研究會,提出分類破解問題的可行性方案,制度化“雙減”工作考核標準細則,以供相關部門參考實施。
劉本龍建議,關工委還可以牽頭搞“雙減”試點。選定創新精神強、積極肯干的學校作為“雙減”工作試點單位,支持他們大膽先行探索,改革創新,出經驗、出成效。以點帶面,推廣實施,從而帶動更多的學校開展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關工委可以牽頭形成合力協調學校周邊單位支持“雙減”。關工委牽頭,多單位聯動,為學校落實“雙減”提供場地、設施、特色課程的輔導教師等,形成“雙減”的合力。
他還建議,各地關工委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牽頭組織培訓。協調婦聯、社區、家庭教育研究會,圍繞國家“雙減”規定要求,舉辦家長培訓班,指導家長當擔自己責任,支持配合學校“雙減”提質,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關工委還可以牽頭組織“雙減”專項督導。每年選定幾所學校,進行督導評估,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召開“雙減”工作經驗交流會,保障先進,推廣成功經驗,確保“雙減”持續、穩步、有效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