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利軍
近日,有讀者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留言:“理論宣講境界需要層層修煉。”那么,理論宣講有哪些境界呢?為此,我們選編了中共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委宣傳部余利軍的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基層理論宣講是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入行最有效的途徑。做好基層理論宣講工作的方法有多種,但衡量標準只有一個,即聽眾能否聽得懂、記得住、真信服。在實踐中,筆者認為基層理論宣講有“三重境界”。
基層理論宣講雖具有很強的政治性、理論性、思想性,但不能因此而擺起架子、板起面子,做枯燥無味的宣講。宣講者要善于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和文藝表演的形式,讓嚴肅的理論宣講變得輕松活潑,使聽眾在歡聲笑語中激發興趣、接受教育。要大力挖掘能引起聽眾興趣的因素,通過穿插一些幽默風趣的語言或者生動活潑的小故事,來闡釋理論觀點,讓聽眾回味無窮,津津樂道。要將理論融入聽眾最喜歡的小品、歌舞、相聲等文藝形式之中,寓教于樂,讓聽眾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新形勢、接受新思想。同時,要注意把握分寸、符合場合,做到幽默中不失本分,歡樂中不乏啟發。
理論宣講的目的是讓聽眾接受所宣講的理論觀點。這就要求宣講的內容和方式必須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否則就難以打動人、感染人。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式是堅持用“小故事”講清“大道理”。要善于挖掘故事,從聽眾身邊入手,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先進典型等資源,收集整理蘊藏其中的故事,為宣講提供豐富的素材。要善于加工故事,注重情節,把最經典、最精彩的內容提煉出來,讓故事更有溫度和深度。要善于講好故事,用好有聲語言、表情語言、形體語言,做到感情真摯、激情四溢、聲情并茂,確保以真情打動聽眾。
理論宣講是一門講道理的藝術,要使所講的內容被聽眾所接受,要做到有理有據、事理結合、以理服人。充分考慮聽眾的接受水平和接受方式,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引導聽眾從淺層面的認識向深度的理論認知遞進。注重用聽眾的身邊事例詮釋道理,聯系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印證理論觀點,詮釋核心要義,做到講道理與擺事實相統一。注重當好群眾的“翻譯”,將深奧的理論轉化為聽眾熟悉的“大白話”“大實話”,用最樸實的語言闡述最深刻的道理,使宣講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