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何 達,席俊峰
(陜西榆林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榆林 719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種以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且進行性發展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作為世界上第三常見的威脅生命的疾病,與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有關[1-2]。研究數據表明,COPD 的全球疾病負擔預計從2003 年第13 位上升到2030 年第5 位,COPD 未來的疾病形勢將更趨嚴重[3]。慢性氣道炎癥被認為是COPD 持續發展的重要誘因,因此抗炎治療是COPD 的主要治療手段[4]。近年來,糖皮質激素以其顯著的抗炎作用在COPD的治療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然而,由于皮質類固醇的易耐藥性導致其在臨床上對COPD 的療效相當有限[5]。因此,有必要尋找其他有效的抗炎靶點作為治療COPD潛在的藥物研發策略。丹酚酸B是從中草藥丹參中提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具有抗腫瘤、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調節等作用[6-7]。研究表明,白介素(IL)-4/IL-13 能夠通過激活JAK/STAT6 通路,介導過敏性氣道上皮杯狀細胞化生和黏液高分泌,而氣管內滴注IL-13可顯著促進STAT6的轉錄與表達[8],提示IL-13是STAT6的上游調控因子,且IL-13/STAT6 通路參與調控了COPD 的發生發展。此外,炎癥性Th17 細胞與免疫抑制調節性T 細胞(Treg)的失衡是COPD的發病機制之一,恢復Th17/Treg平衡可延緩COPD疾病進展[9]。然而,迄今為止,丹酚酸B 對COPD 的作用及其機制尚未明確,本研究旨在探究丹酚酸B 對COPD 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機制,以期為開發新的COPD治療策略提供依據。
6 周齡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 只,體質量180~220 g(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丹酚酸B(純度≥98%,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塞米松(純度≥98%,美國Sigma 公司);阿爾辛藍—過碘酸—雪夫(AB-PAS)染色試劑盒(北京雷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UC5AC、RORγt、Foxp3、IL-13 和STAT6 抗體(英國Abcam 公司);Phospho-STAT6(Tyr641)抗體(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GAPDH抗體(北京義翹神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大鼠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10(IL-10)和白細胞介素17A(IL-17A)ELISA 檢測試劑盒(上海江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ni-Res2005 動物肺功能分析系統(北京貝蘭博科技有限公司);倒置顯微鏡(日本尼康);全自動酶標儀(美國BioTek)。
40 只SD 大鼠于動物房飼養,環境溫度22~26 ℃,提供充足飲水及飼料。待大鼠適應環境一周后,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模型組、丹酚酸B組和陽性對照組,每組10 只。除對照組外,其余組大鼠采用煙熏聯合氣管內滴注脂多糖(LPS)法建立慢阻肺大鼠模型[10]。造模組在第1、14 天于大鼠每次持續30 min。對照組氣道內注射生理鹽水。丹酚酸B組和陽性對照組氣道內注射200 μg LPS,在第2~13天和第15~28 天每天給予兩次煙熏處理,大鼠在每次煙熏前1 h分別腹腔注射丹酚酸B(50 mg/kg)[11]和地塞米松(0.2 mg/kg)[12],其余組注射生理鹽水,持續給藥4周。
給藥28 d 后,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3 mL/kg),于頸部切一小口,在氣管內插入塑料插管,然后將插管連接到AniRes2005 動物肺功能分析系統(Bestlab,北京)上,測量每分鐘通氣量(MVV)、用力呼氣量(FVC)、0.3 s用力呼氣量(FEV0.3)和呼出25%FVC氣量時的流速(FEV0.3/FVC%)。
給藥28 d 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幼鼠(0.1 g/kg),暴露肺和氣管,結扎右主支氣管。插入灌洗管灌洗左肺,收集BALF。
給藥28 d 后,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幼鼠(0.1 g/kg),取右上肺,去除肺表面水分和血跡,稱重,即為濕重(W)。隨后65 ℃恒溫箱干燥肺組織,48 h后稱重,即為干重(D)。計算各組大鼠W/D值。
大鼠肺組織用4%多聚甲醛固定72 h,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切片。石蠟切片常規二甲苯、乙醇脫蠟至水,蘇木素染色10 min,0.7%鹽酸乙醇分化數秒,流水洗滌后,伊紅液浸染3 min。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切片于光學顯微鏡下放大觀察分析。按照參考文獻[10]中的方法,對肺組織病理學損傷進行評分:0 分,無損傷;1 分,1~25%損傷;2 分,>25~50%損傷;3 分,>50~75%損傷。
按“1.6”項方法制備肺石蠟切片,脫蠟至水。阿爾辛藍染液浸染10 min水洗后,0.5%高錳酸水溶液氧化10 min 水洗后,雪夫試劑避光浸染30 min;流水沖洗后,蘇木精復染核1 min,鹽酸酒精分化,氨水返藍。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脂封固,顯微鏡觀察并拍照,用Image Pro Plus6.0 軟件測量相應支氣管上皮AB-PAS 陽性面積和總面積,按照以下公式計算AB/PAS 陽性率:AB/PAS 陽性率=(AB-PAS陽性面積/總面積)×100%
腎臟石蠟切片常規脫蠟至水,3% H2O2避光孵育15 min,PBS清洗后,5%BSA避光孵育1 h,MUC5AC 一抗稀釋液(1:100)4 ℃孵育過夜。二抗稀釋液(1:200)避光孵育1 h。DAB 顯色液顯色,蘇木素染液染色5 min。自來水沖洗,1%鹽酸酒精溶液分化10 s。0.2%氨水做返藍處理8 s。自來水沖洗后,切片進行脫水、透明處理,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觀察分析。
將各組大鼠肺組織剪碎,RIPA 裂解液裂解組織,離心取上清,BCA法測定蛋白濃度。取30 μg蛋白進行SDS-PAGE分離并轉至PVDF 膜上。10%脫脂奶粉封閉,隨后加入MUC5AC(1:1 000)、RORγt(1:1 000)、Foxp3(1:1 000)、IL-13(1:1 000)、p-STAT6(1:2 000)、STAT6(1:500)和GAPDH(1:5 000)抗體,4 ℃條件下過夜孵育。加入二抗(1:5 000)室溫孵育1 h 后,滴加BeyoECL Star 工作液到膜上,化學發光成像儀檢測。
取大鼠5 mL BALF,4 ℃條件下3 000 rpm 離心10 min,取上清液。根據ELISA 試劑盒說明書檢測上清液中TNF-α、TGF-β、IL-6、IL-10 和IL-17A 水平,酶標儀檢測450 nm處吸光度,根據標準曲線,計算各炎性因子水平。
采用SPSS 21.0 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值±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FEV0.3、FEV0.3/FVC和MVV 顯著降低(P<0.05),W/D 比值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 組和陽性對照組大鼠MVV 顯著升高(P<0.05),W/D 比值顯著降低(P<0.05),FEV0.3、FVC 和FEV0.3/ FVC 無顯著變化(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肺功能參數及W/D比值的比較

表1 各組大鼠肺功能參數及W/D比值的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HE 染色下可見對照組大鼠肺泡結構正常,與對照組(0.78±0.02)相比,模型組大鼠肺泡結構被破壞,伴有明顯的肺泡腔內出血,同時肺組織病理學評分顯著升高(2.67±0.04,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 組(1.38±0.01)和陽性對照組(1.51±0.02)大鼠肺組織病理學變化明顯改善,肺組織病理學評分亦顯著降低(P<0.05),見圖1。

圖1 HE染色檢測各組大鼠肺組織病理學變化(400×)
與對照組(0)相比,模型組支氣管上皮杯狀細胞增多,AB/PAS 陽性率顯著升高(17.56±0.84)%,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組(6.89±0.89)%和陽性對照組(5.38±0.83)%大鼠支氣管上皮杯狀細胞明顯減少,AB/PAS陽性率顯著降低(P<0.05),見圖2。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肺組織中MUC5AC表達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組和陽性對照組大鼠MUC5AC 表達顯著降低(P<0.05),見圖3~圖4。

圖4 各組大鼠肺組織MUC5AC表達
與對照組相比(IL-13,0.12±0.13;p-STAT6,0.38±0.23),模型組大鼠IL-13(2.61±0.13)和p-STAT6(2.41±0.06)表達顯著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 組大鼠IL-13(0.82±0.03)和p-STAT6(1.23±0.08)表達顯著降低(P<0.05),與模型組相比,陽性對照組IL-13(0.8±0.02)和p-STAT6(1.21±0.06)表達顯著降低(P<0.05),見圖5。

圖5 各組大鼠IL-13和p-STAT6表達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TNF-α、TGF-β 和IL-6 水平顯著升高(均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 組和陽性對照組大鼠TNF-α、TGF-β 和IL-6水平顯著降低(均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BALF 中TNF-α、TGF-β和IL-6水平的比較pg/mL,

表2 各組大鼠BALF 中TNF-α、TGF-β和IL-6水平的比較pg/mL,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RORγt 表達和IL-17A水平顯著升高(均P<0.05),Foxp3表達和IL-10水平顯著降低(均P<0.05);與模型組相比,丹酚酸B 組和陽性對照組大鼠RORγt 表達和IL-17A 水平顯著降低(P<0.05),Foxp3 表達和IL-10 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圖6,表3。
表3 各組大鼠BALF 中IL-10和IL-17A水平的比較pg/mL,

表3 各組大鼠BALF 中IL-10和IL-17A水平的比較pg/mL,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圖6 各組大鼠RORγt和Foxp3表達
已有研究表明,丹酚酸B可促進肺細胞增殖、遷移,并抑制氧化應激誘導的細胞死亡,從而逆轉肺泡結構的破壞[13]。本研究結果表明,丹酚酸B 可改善COPD大鼠肺功能及肺組織病理學變化。COPD發病機制復雜,氣道黏液高分泌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12]。氣道黏液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而這些復雜的糖蛋白主要是在粘蛋白(Mucin,MUC)基因的調控下進行合成。粘蛋白5AC(Mucin5AC,MUC5AC)是氣道上皮杯狀細胞表達的主要基因之一[14]。香煙煙霧、細菌產物、細胞因子(如IL-13)、趨化因子和中性粒細胞蛋白酶等刺激物均可上調MUC5AC 的表達,進而誘導杯狀細胞發生增生或化生[15]。據報道,抑制IL-13的產生可抑制JAK2/STAT6途徑活化,進一步抑制哮喘小鼠的MUC5AC 表達和黏液高分泌[16]。本研究結果顯示,丹酚酸B 通過抑制IL-13/STAT6通路,進一步抑制了COPD大鼠MUC5AC表達和黏液高分泌,與文獻報道的研究結果一致。
CD4+CD25+Foxp3+調節性T 細胞(T regulatory cells,Treg)是CD4+T 細胞的另一個亞型,在慢性炎癥過程中,通過接觸或釋放抑制性細胞因子(如IL-10)發揮對其他免疫細胞的負向調控作用[17]。IL-10主要由Tregs 產生,具有抑制促炎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的分泌及抑制Th17 分化的功能。同時,IL-10參與了Tregs 的分化,長期吸入煙霧的大鼠外周血和BALF 中IL-10 減少,而TGF-β 的變化趨勢則相反[18]。Th17被IL-6、IL-1和TNF-α激活分化,產生標志性細胞因子IL-17A;同時,Th17 特異性轉錄因子RORγt能促進Th17分化與表達[19]。Foxp3是Treg分化所必需的特異性轉錄因子,IL-10和TGF-β可上調其表達,ROR-γt 可抑制其表達。最近的研究表明,Foxp3 的缺失可抑制Treg 的分化,導致嚴重的自身免疫和炎癥性疾病[20]。在COPD 患者和動物模型中,Treg和Treg相關細胞因子的產生和功能都受到了明顯抑制[21]。而鑒于RORγt/Foxp3 介導的高Th17/Treg比值在COPD慢性炎癥中起關鍵作用[22],本研究進一步探究發現與正常大鼠相比,COPD 大鼠肺組織IL-10 水平及Foxp3 表達均明顯降低,TNF-α、TGF-β、IL-6 和IL-17A 水平和ROR-γt 表達明顯升高,而丹酚酸B 治療后可逆轉上述變化。提示丹酚酸B 可促進COPD 大鼠Th17/Treg 平衡的恢復。
綜上所述,丹酚酸B 通過IL-13/STAT6 抑制COPD 大鼠黏液高分泌,并恢復Th17/Treg 平衡,在COPD中起到保護作用。該研究結果為明確丹酚酸B在COPD中的作用機制及開發新的治療藥物提供了新的理論與實驗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