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川
基于高性價比PCIe 4.0方案 WD_BLACKSN750 SE硬件解析
對于熟悉硬件的玩家而言,WD_BLACK SN750其實并不是一款陌生的產品。在PCIe 3.0時代,WD_BLACK SN750是當時的旗艦級PCIe 3.0 SSD,其峰值最高連續傳輸速度突破3400MB/s,接近PCIe 3.0 x4的極限。進入PCIe 4.0時代后,WD_BLACK旗下的旗艦產品則由連續傳輸速度突破7000MB/s的SN850替代。不過SN750的故事還未結束—雖然“不做大哥好多年”,但面對硬件平臺的更新以及PCIe 4.0時代的到來,WD_BLACK特別為廣大主流用戶推出了SN750特別版SSD也就是SN750 SE,SE即英文Special Edition(特別版本)的縮寫。
作為定位高性價比的SSD,要想兼具性能與價格就必須采用合適的硬件方案。因此雖然這款SSD的型號還含有SN750,但在硬件配置上與原來的SN750相比卻是大相徑庭。首先SN750SE的主控芯片由支持PCIe 3.0 x4的SanDisk 20- 82主控芯片升級為支持PCIe 4.0 x4規格的群聯PS5019- E19T。當然由于定位入門級,群聯PS5019- E19T的技術指標相對于中高端的PCIe4.0主控有所削減。這款主控芯片采用TSMC臺積電28nm工藝打造,內部是一顆單核心32bit處理器。它支持四通道讀寫,最多支持16CE片選信號,所以從理論上看,它的數據吞吐量與一般支持32CE片選信號的中高端PCIe 4.0主控有較大的差距。在對閃存的支持上,這款主控芯片支持Toggle 3.0與ONFi 4.2標準的閃存,閃存接口傳輸帶寬最多可達1400MT/s。另一方面,原來支持PCIe 3.0 x4標準的SN750配置了獨立緩存,而在SN750 SE上,由于群聯PS5019- E19T是一款DRAMLESS無緩存型主控,所以可以看到SSD的PCB上只有主控與NAND閃存兩種芯片。所謂DRAMLESS主控即不需要外置內存作緩存的主控,可以通過占用少量電腦內存來構建虛擬化緩存池,實現緩存高效管理運用,并降低SSD的功耗與生產成本。當然沒有專用的獨立緩存,對SSD的性能還是會有少許負面影響。
此外該主控還支持L1.2節能機制,在待機狀態下的功耗只有2.7mW,令SSD在移動平臺上能實現更低的能耗,延長移動平臺的續航時間。數據安全方面,這款主控則支持第四代LDPC糾錯引擎、RAID ECC、端到端數據路徑保護機制等技術,并支持AES 128/256 bit硬件加密,以及TCG 、Opal 2.0、Pyrite等諸多加密技術。
閃存方面,SN750 SE也從SN750的64層堆疊3D NANDTLC升級為閃迪96層堆疊BiCS4 TLC顆粒。新閃存除了存儲密度更高外,96層堆疊閃存還應用了帶寬可達800MT/s的Toggle3.0閃存接口,并采用2 Planes(2面)設計,相比常見的1 Planes設計閃存擁有更高的讀寫吞吐量。目前WD_BLACK SN750 SE總共有250GB、500GB、1TB三種可選容量,其官標TBW可寫容量分別為200TB、300TB、600TB,與WD_BLACK SN850這類定位高端的PCIe 4.0 SSD相比也是一樣的。同時,WD_BLACK還為SN750 SE提供了5年質保加可寫容量的質保政策(以先到為準)。
價格方面,SN750 SE的售價與其他PCIe 4.0 SSD相比顯然要便宜不少,其500GB、1TB容量的售價分別只有499元、929元,而SN850 500GB、1TB容量的售價分別在869元、1499元左右。那么這款售價便宜不少的入門級PCIe 4.0 SSD表現如何呢?
接下來我們首先采用A S S S D B e n c h m a r k 、CrystalDiskMark、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等基準軟件測試了SSD在軟件默認設置下的性能,同時我們還會使用軟件所能設置的最大測試容量,以測試SSD在大容量文件傳輸時是否會出現掉速現象。程序應用性能上,我們則會通過模擬實際應用的PCMark 8存儲性能測試,以及三款游戲的啟動時間進行考察。最后,我們還會搭配支持PCIe 4.0技術的WD_BLACK SN8501TB進行文件傳輸,考察這款SSD實際的文件讀寫性能。
性能高于SN750 基準性能測試
測試點評:首先從性能測試來看,結果在我們預料之中,入門級PCIe 4.0 SSD顯然不能同那些連續傳輸速度在7000MB/s左右的旗艦級產品相比。由于主控為四通道、16CE設計,所以它的傳輸吞吐率與高端產品的確有明顯差距,其最大連續傳輸速度為3628.78MB/s。但與PCIe 3.0 SSD相比,SN750 SESSD則表現出達到、甚至超過了旗艦級PCIe 3.0 SSD的水平。如SN750 SSD的最大傳輸速度只有約3400MB/s。在AS SSDBENCHMARK測試中,SN750的總分只有約5500分,而SN750SE的總分則大幅提升到7098分。根本原因就在于SN750 SE的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如SN750 SE的隨機4K讀取性能從SN750的約27MB/s增加到74.11MB/s,隨機4K寫入性能從SN750的約155MB/s提升到240.27MB/s,SSD在隨機性能上的進步也是非常顯著的。
測試點評:接下來我們還在基準軟件可設置的最大容量下對WD_BLACK SN750 SE進行了測試,在AS SSD Benchmark中測試容量為10GB,在Anvil's Storage Utilities中測試容量為32GB,在CrystalDiskMark中,測試容量為64GB。
結果顯示,在傳輸大容量文件時,WD_BLACK SN750 SE的性能還是會出現一定的下滑。如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其連續寫入速度從2871.54MB/s下跌到2823.27MB/s,同時各項隨機讀寫性能也都有衰減,如Anvil's Storage Utilities的隨機4K QD16寫入性能從520419.55 IOPS下跌到235343.57 IOPS。因此SN750 SE SSD在AS SSD BENCHMARK、Anvil'sStorage Utilities測試中獲得的總分也有很明顯的下降,后面我們還將通過實際的文件傳輸來考察WD_BLACK SN750 SE的大文件傳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