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珠

漫畫:《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通過(司海英 繪)
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商業(yè)營銷向精準化方向發(fā)展,公民家庭信息、工作信息、購物信息等逐漸成為一種新型“資源”。下載一款手機APP,卻發(fā)現APP不斷讀取個人相冊與通訊錄;購買房屋后,持續(xù)接到推銷家具、推薦裝修等的陌生電話……個人信息遭泄露、被非法買賣,降低了平靜生活中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律法規(guī),為個人信息加上法律“安全鎖”,不僅是萬千群眾的期待,而且成為互聯網時代完善公民權益的重要舉措。11月1日,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施行,這是我國立法史上出臺的首部個人信息保護專門法律。
“在民法典對個人信息給予私法保護的基礎上,作為公法的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實施,實現了對公民個人信息‘公‘私結合的立體保護。公法的介入,使國家對個人信息的保護更為主動,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成本進一步提高,對違法行為的威懾更為有力。”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吳韜表示。
從列車出發(fā)地與目的地等出行信息,到名下房產、銀行賬戶等財產信息,在個人信息非法交易產業(yè)鏈中,幾乎所有類別的公民信息都可以明碼標價出售或購買,活躍的個人信息交易市場隱藏在“背光處”。
“除信息騷擾等相對較輕的權益侵害外,個人信息泄露后,涉及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名譽尊嚴等的嚴重侵害也可能發(fā)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導師薄守省表示,公民首先有生活不被打擾的權利,個人信息泄露顯然會影響生活安寧;其次,個人信息本身就是一種需要保護的權益,即使個人或組織非法獲得公民個人信息后沒有用于任何用途,這種行為也需要禁止。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突破性發(fā)展,使個人信息保護成為迫切需要法律規(guī)制的重大課題。為個人信息安全立法,對保護公民權益,尤其是隱私權益意義重大。立法不僅必要,而且十分必要。”薄守省說。
此次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對公民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刪除等處理行為都作出細致規(guī)范。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李有星認為,這彌補了法律制度的??缺項。“個人信息保護是一種新的權利。民法典中雖然提到了個人信息保護,但是??遠遠不夠,只有制定針對個人信息保護的專門法律,才能夠真正形成關于??公民個人信息管理、保護、利用等方面??系統(tǒng)化、周密化的制度設計。”
“以前,盡管有網絡安全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法規(guī),但是對于個人信息收集的規(guī)則仍然不夠明確,什么叫作數據、什么屬于個人信息等的概念邊界都不夠清晰,何為??個人信息的非法收集、非法交易等也存在爭議,一些個人或組織會??按照自己的理解,甚至打法律‘擦邊球進行操作。個人信息保護法對合法的個人信息收集作出清晰界定,只有將概念界定清楚,人們才能行之有據。”李有星表示。
根據此次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個人信息包括以電子或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除為簽訂合同、履行義務等而處理公民個人信息或處理公民自行公開的個人信息外,公民個人信息的收集、傳輸、公開等行為必須以個人在充分知情前提下的自愿、明確同意,個人信息處理者真實、準確、完整地告知處理目的、處理方式、保存期限等事項為前提,公民有權限制或拒絕他人對自己的個人信息進行處理。李有星認為,這對知情權、同意權、查詢權、更正權、刪除權等個人信息??的權利形成了完善的保護。
生物識別、宗教信仰、特定身份、醫(yī)療健康、金融賬戶、行蹤軌跡……除作出處理個人信息應遵循的一般性規(guī)定外,個人信息保護法還對敏感個人信息的含義以列舉式予以明確,并以單獨章節(jié)對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規(guī)則進行了重點說明。根據法律條文,一旦泄露或非法使用,容易導致自然人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或人身、財產安全受到危害的個人信息,都屬于敏感個人信息。“在現實中落實對敏感個人信息的保護,有賴于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明確范圍和實踐中的準確判斷。比如,體檢材料中的健康信息可能影響公民就業(yè)與職業(yè)發(fā)展,因此屬于典型的敏感個人信息;金融賬戶、行蹤軌跡等信息一旦公開可能影響公民財產安全乃至人身安全,因此除國家有關部門有權處理外,不應當隨意泄露,信息處理者即使了解到這些信息也應當履行??保密義務。”李有星介紹。
因敏感個人信息泄露導致公民人格尊嚴受到侵害,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公民社會評價的下降。薄守省表示,個人信息泄露使公民生活在他人“監(jiān)視”之下,因此信息泄露本身就可以視為對公民人格尊嚴的一種侵犯。“瀏覽某些產品后,互聯網平臺會不斷推送類似產品,無處不在的大數據已經使我們有了切身體會。此外,類似‘失足女游街等泄露敏感個人信息、侵害公民人格尊嚴的做法,當事人或許并未感到不妥,但是一旦‘失足女以人格尊嚴受到侵害為由訴諸法律,大概率會勝訴。”
??從對個人信息的概念界定到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規(guī)則,從公民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的權利到個人信息處理者的義務,此次出臺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作出全面規(guī)范。“這部法律的出臺意義重大,它真正把個人信息??作為法律調整對象,基本上可以滿足當前群眾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使公民個人信息保護??有法可依。”李有星說。
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后,合法的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傳輸、公開等處理流程,是個人信息處理者取得公民自愿、明確同意后,在以顯著方式、清晰易懂的語言,真實、準確、完整地向個人告知個人信息處理者的名稱或姓名、聯系方式,個人信息的處理目的、處理方式、信息種類、保存期限等事項后,嚴格按照雙方約定處理個人信息,并為公民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方式。公民有權撤回同意,除提供產品或服務所必需的個人信息外,個人信息處理者不得以公民不同意或撤回同意個人信息處理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