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明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大數據”成為這一時代的新的代名詞,并且應用到各個方面,其在城市規劃上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城市規劃提供了技術支撐。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具有數量大、復雜的特點,基于云計算來交換數據和進行處理,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傳統城市規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推動了城市規劃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數據和先進的技術為城市規劃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有利于城市居民參與城市規劃,同時降低了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的不確定性。
關鍵詞 大數據 城市規劃 智能化
中圖分類號:TU984;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745(2021)10-0045-02
1 大數據時代的特點
大數據技術可以用來整理城市規劃設計的不同數據,確保基礎數據的準確。在城市管理和規劃中,可以進行信息管理,提高治理水平。城市規劃要與自身城市的發展相結合,通過對大數據、各種信息進行分析,為其提供參考,調動各部門參與管理的積極性,確保城市建設過程中的規劃設計科學合理。
2 近年來城市規劃的現狀
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各方面,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其已經被社會所認可,并推動了時代進步。城市空間規劃研究是復雜的,并且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變化,在城市規劃方面的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一些學者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建設主張,引導其不斷發現和分析城市規劃中的問題,城市規劃和智能化設計的不斷完善也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1]。
3 大數據在城市規劃中的作用
大數據的使用可以使人們更合理地進行城市資源規劃,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減少城市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的資源浪費,降低建設成本,促進城市發展。城市功能項目呈現出多樣化、人性化和智能化促進了城市的健康穩定發展,與此同時,大數據在城市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使用,為推動智慧城市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途徑。在使用大數據之前,人們只有一種獲取和解釋信息的方式,僅通過手動收集和處理信息,不可能處理大量數據,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全面準確地獲取信息,這制約了城市規劃的發展。由于應用數量巨大,在了解動態數據變化的過程中可以收集到豐富多樣的信息資源,為城市規劃提供最直接有效的信息和最準確有效的數據,提高了城市數據處理的效率,推動城市空間規劃進程。
4 城市規劃在大數據時代的響應
大數據通過信息收集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最準確、最真實的數據,同時為城市規劃設計提供保障,保障城市發展規劃設計符合城市發展需要。大數據時代大量的信息來源,使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更加舒適、快捷,采用大數據可以對海量信息資源進行分析和整理,使數據分析由粗略變詳細。例如在城市公共交通網絡規劃中,傳統的規劃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來收集相應的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調整公交系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然而,大量公交刷卡數據的分析使用可以直接將實時交通數據轉換成計算機信息,相應的工作人員可以清楚地看到和反映公交線路阻塞和運輸壓力的實況,為科學合理的線路制定提供數據支持。從分散準備到大數據時代的聯合準備的轉變帶來了明顯的效益,可用于各領域合作,為戰略準備提供技術援助。技術措施可以收集大量的數據信息,如人口、建筑、土地等,并有效地組織和分析信息。例如通過對不同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使城市規劃更加全面,形成統一的信息和數據收集平臺,使各方面協調統一,實現整體科學規劃和城市資源更高效配置,提高公眾參與度,傳統的公眾參與方法,主要是聽公共部門的講座和填寫問卷,這些方法不能準確地表達人們的意愿。信息是有限的,電力供應相對免費,因此數據在大數據處理時代具有很大的優勢。城市規劃可以通過網絡發布實施,讓人們進行辯論,了解公眾意愿,收集意見,加強專家與公眾的溝通獲得公眾支持,并通過頭腦風暴等活動,提高空間規劃設計效果(圖1為城市規劃三維平臺)。
5 大數據時代城市規劃實施評價的響應
5.1 改變城市規劃關注點
規劃師們發現城市空間規劃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如何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合理化進行深入研究分析,將城市規劃關注點改變到城市居民,以人為主體,龐大的數據是以個體居民的形式呈現的,個體居民組成了一個城市,因此制定城市規劃需要滿足居民個體的要求。城市管理者和設計者在做規劃工作時,不僅要考慮城市的空間結構,同時也要利用公眾意愿結合具體數據分析和設計城市規劃的方式,促進城市規劃的有效實施。規劃師使用互聯網了解當地人口和土地使用情況,以便公民能夠就規劃發表自己的意見。這些數據資源推動了城市規劃的發展,并支持這項工作的實施[2]。
5.2 以人為本
使用大數據技術對城市進行分析和探索,可以到居民個體規劃。在城市規劃中,假設使用公交車行駛數據和浮動車輛數據,可對城市人口進行大致劃分,并對土地利用進行可視化控制,評估和預測未來城市發展方向的空間規劃總體情況。為了控制詳細的規劃信息,利用手機數據將居住信息呈現居民動態密度,制定更直觀的規劃系統。在城市的設計和規劃過程中,必須進行分析,從而獲得非常高精度的數據,例如考慮人的行為,首先分析人的空間和時間屬性,然后評估最終的設計效果。在大數據環境下,城市規劃這一過程必須積極改變,城市規劃要聯系各部分,體現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使城市建設各子系統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6 城市規劃響應大數據時代的具體措施
6.1 改善數據處理方法
空間規劃延用傳統的數據處理方法會導致數據時代城市規劃的延遲和停滯,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必須應用新處理方法。除了處理數據源,應該跟蹤不斷變化的數據的變化趨勢,及時分析和控制數據變化規律,這也應該反映在城市規劃響應中。采用最新的信息處理技術,快速準確地執行數據收集控制要求,確定一個安全方便的計算機數量,根據數據庫存儲反饋信息,為空間規劃參考工作提供實時需求,并提供便捷的需求平臺。便捷的通訊工具所提供的數據也可以幫助規劃者規劃城市,實時獲取信息,更好的補充城市規劃指標。
6.2 智能化取代以往的城市規劃手冊
不再滿足傳統的手工處理對項目相關技術的要求,參與制定不同的城市規劃決策指標,規劃和分析由計算機程序生成的大量數據,以處理模板。根據每次研究和開發的結果創建數據庫,準備參考案例并根據處理器進行存儲,為不同類型的案例建立模型,進行分析和比較,得出新的結論數據。例如,在當今日益寶貴的城市資源中,提高其利用率是城市規劃者最重要的任務,可通過數據庫中的模型與利用計劃相結合來實現。
6.3 使數據收集來自更廣泛的數據源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數量多,組成復雜,擁有不同的組成特征,因此它不同于以往互聯網時代的數據。規劃人員通過收集大量數據,結合以往分析中獲得的小數據樣本,有助于各級規劃人員進行城市規劃,為規劃提供了數據參考。
7 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居民對城市規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政府部門應該理解,努力促進城市的不斷進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在城市空間規劃過程中,城市規劃者應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關注城市化過程,并隨時快速獲取有關資源的具體信息,逐步完善城市規劃設計和落實行動,與此同時,要積極使用各種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優化城市規劃和建設方案,盡快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提高空間規劃的質量,更好地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實現利益最大化,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甄茂成,黨安榮,許劍.大數據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研究綜述[J].地理信息世界,2019(01):6-12,24.
[2] 陳江.探究大數據時代的城市規劃設計[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9(0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