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合力
?典型培育,典型引路
?打造“六位一體”青少年普法教育機制
?關愛工作團293個,幫教青少年2.18萬人,聽眾76萬人次
2012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關工委主動聯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教育廳、財政廳、公安廳、司法廳、普法辦、綜治辦在全區范圍內開展了兩屆“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區先后在30個縣成立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組建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講團29個,有1000多名五老宣講人員,深入學校、社區等場所宣講法律知識3960多場次,聽眾達76萬多人次。全區有關愛工作團293個,幫教青少年2.18萬余人。五老網吧義務監督員1323人,青少年法律援助站41個。
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是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的重要保障。
固原市委領導一直重視青少年普法教育,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剛對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提出明確要求,經常聽取匯報,進行檢查指導。自治區黨委原常委、原政法委書記蘇德良在百忙之中出席大會,對此項活動的開展鼓舞很大,各大媒體都及時作報道。鹽池縣、青銅峽市分別成立了由縣(市)委書記任組長、縣(市)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暨創建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領導小組,四套班子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切實加強對青少年普法工作的領導。2019年11月,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韻聲主動約見黃超雄主任一行,對關工委積極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表示自治區黨委政法委一定高度重視并給予全力支持。同年12月,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楊培君會見黃超雄主任一行,專題聽取關工委工作匯報并指示各有關部門全力支持關工委工作。關工委主動與相關部門單位協同配合,形成普法合力,是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的重要條件和力量所在。
關工委積極主動牽頭,聯合7部門,成立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就如何深入開展活動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和分工。在工作實踐中形成了規格高、部門多、職責清的三大特點。在此基礎上,先后聯合或配合自治區文明辦、文旅廳、高院、高檢、文史館、寧夏書畫藝術發展促進會、青少年法治安全促進會、孝文化促進會等有關部門單位、社會組織開展青少年普法活動。關工委牽頭,主動作為,推動有力。
為了克服困難,抓好此項活動,我們做到了“三動”:一是動腿跑單位(含基層)。找領導解決問題,下基層調研。二是動嘴作宣傳。大力宣傳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大意義。三是動腦想辦法。每到一處,都與領導和同志們共商多措并舉、破解難題的辦法。突出主題,精心組織安排。
一是開展宣講活動。抓好五老講、專家講、老師講。西吉縣由老干部、法律專家、退休教師、宗教界人士、農村模范家庭代表組成的普法宣講團,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宣講。特別是回族農民陳志明,多年來為了宣傳法律,足跡不僅跑遍了西吉,還走出了西吉,走出了大山,行程數萬里,使數萬名青少年受到了教育,被譽為“大山深處里的法治義務宣傳員”。二是開展送書“讀書”活動。三是組織學生參加全區和全國組織的法律知識競賽。四是舉辦青少年模擬法庭。五是體驗教育形式多樣。六是組織開展“雙創”活動。學校真抓實干,狠抓落實。
學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不少校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教育工作,就像抓專業課那樣抓研究、抓投入、抓考核、抓效果。在活動中,各學校都狠抓“五個落實”(機構人員落實,師資配備落實,課程安排落實,普法教育實踐落實,創建“零犯罪學校”措施落實),形成多渠道、寬領域的普法教育格局。調查研究、典型培育、典型引路、突出特色,是做好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基礎和打造亮點與品牌的有效途徑。
九年來,我們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在調研中發現典型、培育典型、用典型引路,突出寧夏地方和民族特色,初步形成了一些品牌和亮點。如與法院、檢察院聯手,積極維權。2012年以來,自治區關工委、銀川市關工委與銀川市興慶區法院建立了聯系制度,十幾位負責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老同志,應聘作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員”,進行庭前社會調查工作和訴訟活動,市關工委與興慶區法院還簽訂了共建協議書。這兩級關工委積極派員以“合適成年人”身份到庭參加訴訟活動,代行法定代理人的訴訟權利。該院還聘請了近20名五老擔任“社會觀護員”,對涉案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家庭關系等有關情況進行調查,以書面形式向法院提出結論性意見。又如,建立青少年普法教育長效機制(寧夏大學);創建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縣區(鹽池縣人民政府);堅持走法律特色學校之路(西夏區九小);關老(關工委、老干部局)聯手,助推“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海原縣老干部局)等,這些好做法、好典型,有力地推進了全區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家庭配合。
將普法教育納入“家長學校”教育計劃,利用家庭教育報告會、家長法治教育培訓班和家長會的契機為家長講解法律知識,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積極開展“帶法回家”活動,引導學生將在校學到的法律知識帶回家,通過“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動家長學法。全社會參與,練好青少年普法教育“組合拳”。
九年來,在開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中,經過認真學習總結,積極探索,我們逐步建立和健全了“黨政主導、關工委牽頭、部門聯動、學校實施、家庭配合、社會參與”六位一體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機制,這是一種創新型的普法教育新機制。從而,將此項活動融入全民普法之中,構建起大普法格局,有效地解決了條塊分割、各自為戰、重復施教、效果打折、覆蓋有縫隙等問題,有力促進了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常態化和長效化,促進了全區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動的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