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沁格
(武漢設計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205)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新時代大眾群體的審美發生改變,影響了紀錄片行業的發展形勢,使紀錄片影像的風格千差萬別,作品推陳出新,創作視野更廣闊,類型特征明顯,各種題材獨樹一幟,拍攝、剪輯和傳播的多樣化、創新與突破均促進了影像行業的繁榮發展。本文在新時代審美視覺下對紀錄片進行研究,分析其特征與突破,追尋紀錄片的魅力與價值。
紀錄片,顧名思義,是記錄生活的影片,它的特點是以真實生活為對象,輔以藝術加工,用巧妙的攝影手法呈現人物和事件,目的是記錄價值和引人深思。
在新時代的推進中,新思想和新理念孕育而生,大眾生活理念、習慣和消費觀念不同,紀錄片產業向大眾化、平民化、社會化和媒體化轉型,“網生”形勢漸漸普及,紀錄片在內容、形式、傳播渠道及路徑上逐漸接近新時代人群的觀賞習慣和審美格調。國家在2010年發布的《關于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意見》等相關政策促進了紀錄片產業的發展,重在關注文化交流和軟實力的提升,而紀錄片市場也由“求大于供”向“供大于求”轉變,觀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量逐年提升,紀錄片逐漸擺脫商業化,強調人生價值和社會意義,主張價值體系建設,反映深奧人生哲理。為了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新時代紀錄片應運而生,在選材、立意、拍攝手法、剪輯方式、傳播平臺、營銷途徑等方面尋找創新與突破。
網絡視頻產業應勢發展,互聯網技術得到普及,移動電子行業逐步興起,大眾需求方向和思維意識的變化引起新審美的產生,使紀錄片在數量和質量上大幅度提升。不同類型的紀錄片特征得到凸顯,具體包括自然地理類、人文歷史類、社會現實類、美食類、旅游類、新聞類、傳記類紀錄片等,作品突破傳統表現形式,出現跨界和多行業融合現象,極大地滿足觀眾的需求,達到觀眾“大飽眼福”的效果和“靈魂升華”的境界。
隨著大眾文化素質的提升,人們對社會風俗、城鄉風貌的探求渴望不斷提升,越發追求與大自然的融合和對自然現象進行研究,中國文明歷史、自然地理、人文環境得到重視,《黃山奇觀》《漫游柴達木》《土林探奇》等自然地理類紀錄片則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激發觀眾重拾對萬千世界和對自然現象渴望探求的心理,讓其體會到祖國河山、人文地理風貌的魅力。
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作為紀錄片創作中的主流形式,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讓觀眾在人文歷史的發現與探索中思考,引發觀眾對美麗中國的感嘆、對藝術世界的好奇與探求。人文歷史類紀錄片是以歷史、現實、文化為素材,具有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具有文化傳承作用和深遠的文化價值,具有傳播文化、傳播理念、傳播藝術、傳播審美、傳播價值的作用,它對藝術賦予了極強的中國化特色,例如《京劇》《習仲勛》《中國通史》《下南洋》等,這些作品彌補了新時代人群在快節奏生活中的“文化缺失”,通過梳理人文歷史文化,加強觀眾的歷史文化知識。隨著現代人在新審美情形下對精神文化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人文歷史紀錄片所表達的精神理念和靈魂十分珍貴,讓觀眾享受藝術、人文、歷史和銀幕之美。
社會現實類紀錄片是記錄現代社會中存在的真實現象的影像,反映人們現實中的日常生活景象,包括生活狀態和人物情形等。這類影像與其他影像的不同之處在于以真人真事為參演對象和事件,看似平凡人的普通生活,但卻孕育深意,暗示著人間百態和社會現實,引人感悟和深思,例如《游戲·人生》和《青春致敬青春》分別展示了玩電競游戲人群的生活和青年人對歷史的看法,觀眾通過銀幕去體會處于不同階層現實社會人群的生活與思想,感受影像所傳遞出的能量,可以引起觀眾的無限聯想和對人生的思考。
美食紀錄片將美食與文化相結合,利用中國美學表達風格,通過美味的食物來了解城市歷史、當地人生活和其中蘊含的城市故事。觀眾可以在美食中獲取知識,提升對美的理解,例如《人生一串》《早餐中國》《老廣的味道》和《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紀錄片在表達形式上趨向中國化、民族化和區域化,賦予大眾視覺化與聽覺語言一定的審美感知,建立良好的線上與線下的經濟體系,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對美食產業和旅游產業產生積極的正向發展作用,它將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表達得淋漓盡致,促進了城市文化傳播,提升了城市品牌價值,具有全球化價值。
旅游紀錄片將城市風景、人文特點等與文化相結合,利用游記敘事手法,對地點和事件進行拍攝,例如《侶游》《五大道》等旅游類紀錄片,帶領觀眾體驗了各地區濃郁的風土民情和特色文化,在探索旅游路線的同時,連通了很多線上與線下產業,達到促進旅游行業發展的目的。
在如今的網絡與新媒體平臺時代,跨界和多行業融合類紀錄片迅速產生,一些紀錄番外篇涉足了電影、電視劇、綜藝娛樂、音樂會、演唱會和美食、探險、醫療、科學等方面,進行多產業的融合,形式多樣,內容新潮,吸人眼球。跨界和多行業融合類紀錄片影片被作為一種熱銷的作品,讓紀錄片影像產品進入鏈條式發展階段,它與不同形式藝術和行業相結合,多層次開發作品,例如《影》《羋月傳奇》《城市味道》和《人間世》等,具有高黏性、品牌化、強思維的特點,被大量觀看和轉載,傳播非常迅速和廣泛,一度成為傳播和盈利的高光點。
除此之外,還有新聞類和傳記類紀錄片等,新聞類紀錄片是根據具有影響力的新聞事件集成的完整影像,它的結構性較強,例如對中國體育、奧運會、抗日時期重點事件、改革開放事件、中國發展、國際關系發展和外交、公共衛生事件、重大疾病發展和科技發展的記錄等。傳記類紀錄片是對人物的生活和經歷的記錄,一般多為影響力大的人物,例如毛澤東、孫中山、武則天、李白和屈原等,它以真人影像或通過技術深度還原真相的形式進行演繹,講述非虛構的真實人物生活情況和經歷,目的是讓觀眾對人物和事件產生真實的感觸和認識,引起觀眾的震撼和感慨。
在新時代審美語境下,紀錄片受制片者、傳播者、受眾和媒體平臺變化的影響,發生一定的變化。它在內容、手段、核心價值和渠道等方面進行整合、優化和提升,突破傳統視域,重建產業價值鏈,推陳出新,紀錄片行業領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局面。在網絡和全球化的新時代審美環境背景下,紀錄片在選材立意、記錄手法與技巧、傳播與營銷渠道等方面進入新契機,釋放新的產業價值,產業生態發生改變。
面對現代社會中紀錄片的創作更追求創新和新視野角度,因此,在選題選材和立意上至關重要。在觀眾高標準條件下,在觀眾多視野、多審美形態下,紀錄片影像種類繁多,為博取觀眾的喜愛,紀錄片突破傳統形式,進行了“新舊動能轉化”,部分紀錄片影像涉足了電影、電視劇、綜藝、商業、美食、旅游、戰爭等,出現跨界和多行業融合的狀態,影像更多樣化和多元化。新時代審美視覺下的紀錄片在內容上更注重創新,形式上與時代接軌,與年輕人接軌,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現代紀錄片逐漸擺脫傳統的表現形式,增強了創作的專業性,以親民化、平民化的視角將觀眾帶入銀幕世界中,一改以往的枯燥乏味,選材立意更為生動、有趣,畫面動態惟妙惟肖,活靈活現,讓人身臨其境,充分地將紀錄片事件的主旨表達出來,在觀影的同時,讓觀眾體會到影像無窮無盡的深意和靈魂魅力。
新時代紀錄片追求年輕化和普世化,用新審美視野著眼于現代紀錄片市場,面對廣闊的受眾群體,創新拍攝手法與技巧,適應社會的快節奏發展規律,擺脫時間的制約,由于新時代受眾時間的“碎片化”特點,紀錄片順應變化,賦予“碎片化”信息。為了適應新時代的新審美和新媒體形勢,紀錄片通過時長、體量、拍攝和剪輯等藝術手段的調整方式,對影像作品進行優化,制作出具有周期短、耗資小、時長短、體量小、高時效、快節奏、敘事緊湊和傳播快等特點的微紀錄片、短視頻和Vlog,這些新形態可以達到以小見大的目的,對于篇幅較長的紀錄片分成小篇章結構形式,這樣可以保障影像的完整性、豐富性和內容的深度,利于作品在新時代媒體平臺傳播。碎片化和微型化是微紀錄片的特色,可以迅速推動紀錄片的良性傳播。
紀錄片在拍攝手法和剪輯手段的突破上,更注重標題呈現和字幕文字表達,通過銀幕來直觀地表達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靈活利用鏡頭的切換、畫面的穿插、快慢節奏的掌握和碎片化剪輯等手段,輔以有質感的聲效配音,給予受眾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增強了受眾的沉浸感,激發觀眾唯美藝術的共鳴,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美感。紀錄片的特征在于它的寫實性,作為傳播影像,在拍攝對象、故事情節發展和鏡頭轉換的同時,不乏一些戲劇性的鏡頭,更加生動地展現影像內容,這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手段,具有很好的“吸睛”作用。
在傳播與營銷渠道上,紀錄片由主要依托電視媒體轉變到通過多重媒體路徑進行傳播,具體包括美拍、秒拍、微博、優酷、騰訊、愛奇藝、嗶哩嗶哩、Facebook等網絡視頻平臺、電影院線和電視,這拓寬了紀錄片產業空間,提高了生活的審美價值,增加了傳播途徑,提升了現代影像的傳播速度。紀錄片的傳播途徑已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受眾可以隨時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愛好觀看影像內容,對受眾而言具有方便性和隨意性。在營銷渠道上,紀錄片影像產業為了提高曝光率,增加產品流量,提升影響力,與多個媒體平臺、電視臺、影院、劇院和制作公司合作,這種多渠道和多類型傳播方式突破了傳統紀錄片傳播途徑和模式,增強與觀眾的互動性,利用抖音、火山小視頻、快手、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常規的影視運營,直觀地讓影像中孕育出的哲理影響和沖擊著觀眾,在觀看與評論間,吸引更多的觀眾,形成循環式宣傳模式,達到立體的鏈性傳播效果。
在新時代背景下,大眾視覺文化快速發展,人們對自身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對視覺美感的追求隨之增加,大眾的審美角度的改變,讓紀錄片推陳出新,各題材特征明顯,打破了傳統形式,進行了“新舊動能轉化”,出現跨界和多行業融合的狀態,影像向多樣化和多元化發展,促進了產業的均衡性,展現良性產業狀態。現代紀錄片影像在選材立意、拍攝手法、剪輯形式和傳播營銷渠道等方面做到創新與突破,內容融入了新時代元素,與時代接軌,與年輕人接軌,更符合現代生活節奏和大眾的新審美視覺,利用碎片化、微型化的視頻特色和多重媒體路徑的傳播,推動紀錄片迅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體現了一定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釋放了人生哲理,具有時代意義,讓紀錄片行業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