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賈其坤
平昌青花椒交易市場,自2019年6月投入運營以來,已面向川東北地區青花椒種植戶開放2個生產期,交易面覆蓋巴中市、達州市、南充市、遂寧市、廣元市等部分青花椒種植業主,成為該地區當日成交量、成交品類最大、最多的專類交易市場。市場配套建成集中交易、倉儲、精選場地,設有物流貨運代辦點、搬運服務點、操包服務點等,可為種植戶、經銷商提供一站式購銷服務。市場統計交易者時時成交數據,及時發布供需信息、價格信息、產品質量等級信息,并向種植戶發布價格走勢信息,為種植戶銷售青花椒提供最為精準的參考信息。2021年,市場成交青花椒約360余萬斤、交易額約1.15億元,其中外來花椒約120余萬斤、交易額約0.38億元,覆蓋5市13個區縣800多名種植業主,帶動業主直接增收1000余萬元,全面暢通種植業主銷售渠道。筆者就2020年、2021年交易市場運營情況,作幾點思考。
2020年,市場運營公司平昌天府商品交易所青花椒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大力在川東北地區宣傳交易市場,積極引導種植業主進入市場交易,出臺系列優惠交易政策,如免除交易者手續費、入場費、午餐費等;公司加大對經銷商、終端企業招引力度,當日收購干花椒5000斤、鮮花椒30000斤以上者,市場免除存儲中轉費、食宿費等。通過宣傳、系列政策吸附,2020年,平昌青花椒交易市場在行業內初步具備影響力,國內經銷商主動參與到市場集中交易中來。據市場交易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7月20日,市場吸引種植業主1200余人、經銷商480余人到市場參與交易。

精準掌握客戶供求信息。一是掌握種植端信息。在開市前對周邊市縣種植資源進行分類,詳細掌握種植戶種植花椒種類、數量、產量、采摘時間、單日烘烤量等數據,建立客戶資料檔案,并跟蹤服務,發布供應信息。二是掌握采購端信息。對成都、云南、山東、河南等經銷商需求品種、數量進行分類,成都、山東、河南等地經銷商以平昌青花椒、九葉青需求為主,云南經銷商以云南青花椒、金陽青花椒、藤椒需求為主,并及時向種植戶發布需求信息。三是掌握終端企業需求信息。根據前期終端企業干、鮮花椒需求,結合干花椒需求量、麻度,鮮花椒麻度、芳香油等要求,向種植業主發布需求信息,并幫助種植業主完成質量檢測等相關手續。
精準發布行情實時信息。市場緊扣花椒行情,全力收集花椒價格行情信息,以重慶江津、四川產地價格信息為參照基礎,以成都商貿城、成都陸家嘴、云南昭通等專類市場花椒銷售價格為對比基礎,及時向種植業主發布價格信息、供求信息、產品質量信息,適時研判價格走向,為業主采摘、銷售花椒提供市場信息參考。同時市場準確記錄每日干、鮮青花椒交易價格、品種、交易量、等級等信息,形成價格走勢圖,并及時在官網、微信群、公眾號向種植業主、經銷商推送信息。2020年、2021年,市場云南花椒、金陽花椒、藤椒交易價格同比其他地區每斤高出6—8元,平昌青花椒、九葉青較重慶每斤高出1.5元—2元。
實施評價代售模式。川東北地區種植業主均為大戶,業主種植面積均在50畝以上,采摘時間短、采摘工作量大,業主難以搶抓銷售黃金期。2020年、2021年,川東北地區6月、7月雨水較多,影響業主采摘速度,增加采摘難度,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市場充分利用業主與市場的良好信任關系,探索建立評價代售模式。業主將烘烤好的青花椒寄放到市場,市場根據業主貨物品種、等級結合市場行情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經業主、市場雙方認可后,登記貨物品種、等級、數量、價格,市場對業主貨物進行代售,業主放心回家采收花椒,實現收售兩不誤。2020年、2021年,縣內外業主依托市場代售青花椒超60萬斤。
搭建學習交流平臺。集中交易市場,是種植業主交流學習的重要平臺,在市場業主通過對比干花椒質量,交流烘烤技術心得、種植經驗教訓,提高花椒生產水平。2021年,部分參與市場集中交易種植業主,種植技術、烘烤水平有極大提高,特別是達川區、渠縣、通川區、宣漢縣等地業主烘烤技術提升顯著,增收較多;部分業主在田間管理中對云南、金陽品種青花椒有了清晰認識,并進行區分管理,單獨烘干,增收明顯。
建立大集交易模式。結合近兩年采收期間持續降雨、業主采收節奏放緩等因素,參照傳統趕集模式,探索建立大集交易模式。即交易市場與業主、經銷商約定時間集中交易,1、4、7日為大型集中交易時間,業主自行組織好貨物,經銷商自行前來市場采購。該模式形成以來,得到了種植業主、經銷商一致支持,以2021年7月7日為例,來自通江縣、巴州區、達川區、通川區、宣漢縣、萬源市、渠縣、儀隴縣、營山縣等多個區縣的種植業主,60余萬斤干青花椒當日售罄。
加強線上引流工作。通過阿里巴巴、百度愛采購、提米商城等電商平臺發布平昌青花椒及青花椒商品供應信息,日全網展現量過萬,日均咨詢量和來平青花椒客商逐漸增多,為平昌青花椒批發、零售拓寬了渠道,提升平昌青花椒產品知名度。
通過梳理2020年、2021年交易市場數據,市場要提高單日交易量、增加交易總量,必須要打破以下幾個瓶頸。
單日貨物總量基數不大。專類市場因交易物品種單一,銷售覆蓋面較綜合市場窄,經銷商均為各大花椒專類市場經營者、較為集中。花椒采收季節,經銷商須大量吸入貨物,屯集足量的貨物,為非采摘季準備好充足的貨量。成都經銷商單日收購量均在2萬斤以上,云南經銷商單日收購量均在0.5萬斤以上,單個河南、山東經銷商單日收購量均在1萬斤以上,以上經銷商在30人左右,單日需貨量約40萬斤以上方可滿足。我縣及周邊區縣種植戶單日最高入園量約為35萬斤,滿足不了經銷商需求,經銷商被迫到基地進行收購。
種植業主自身屬性問題。我縣及周邊地區種植業主均為大戶,種植面積在50畝到3000畝之間,以每100畝豐產出0.8萬斤干貨計量,單戶出貨量在0.8萬斤到24萬斤之間,即單戶已然具備小型經銷商屬性,業主主動邀約經銷商進基地收購,基地收購中因無其他經銷商競價,銷售價格較市場交易價低,同時業主也難以掌握市場價格變動,在后期基地直銷中會持續損害自身利益。
業主自主研判市場問題。2020年,受疫情、多地豐產等因素影響,花椒行情下跌到近10年最低谷,當年7月20日云南花椒大量上市,青花椒整體價格每斤下滑約5元,業主因囤貨待價高時再銷售導致嚴重虧損。2021年,重慶江津市場價格,大貨價格每斤26元,一周時間急速攀升到每斤35元左右,經銷商大量收購,但批發端、零售端需求較往年降低60%左右,流通市場銷售嚴重滯后,花椒價格在15天時間內大貨價格回落到26元左右。業主貨量較大,且對市場價格預期較高,在價格高位銷售量不大,后期價格回落后,銷售意愿不強烈,均存在囤貨觀望心態。2021年,縣內外部分種植業主,在市場的引導下,每日出貨后迅速寄放到交易中心進行銷售,銷售均價在每斤30元以上。

業主管理水平問題。2021年,駟馬鎮桃花村1種植戶,種植青花椒3.08畝,產出干花椒1200余斤,銷售額3.1萬元,實現凈利潤2.2萬元;青云鎮1種植業主,種植青花椒約170畝,產出干花椒2000余斤,銷售額5.8萬元,虧損約18萬元左右,虧損原因為該業主噴灑3次收老控旺藥物且每次噴灑量不足,掛果率較低。縣內管理50畝到100畝之間的業主,出貨量均在每50畝產出1萬斤干花椒;管理100到400畝之間的業主,出貨量均在每50畝產出0.9萬斤干花椒;管理400到1300畝之間的業主,出貨量均在每50畝產出0.6至0.8萬斤之間。業主管理面積越大,園區精細化程度越低,平均畝產越低。業主在管理過程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影響業主收益。
平昌青花椒交易市場,通過兩年正式運營,得到了縣內外業主、省內外經銷商充分認可和大力支持,但在運營過程中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加大引流入市工作力度。目前,市場交易面已覆蓋巴中、達州、南充、遂寧、廣安、廣元、綿陽等市部分種植業主,未實現種植業主全覆蓋。宣傳交易市場集中交易還主要依靠種植業主口口相傳,單獨依靠市場進行線上宣傳、線下引導,業主進入市場速度相對緩慢。縣委、縣政府可設立青花椒收購基金,該基金由青花椒交易中心管理,采取在外設置收購點定時收購的方式,宣傳交易市場;錯過交易高峰期,在市場沒有經銷商的情況下,交易中心收購縣內外種植業主青花椒。


積極開展保底收購行動。市場充分發揮縣委、縣政府設立的青花椒收購基金,限量保底收購縣域內管理資金壓力較大、庫存量較多的業主貨物。以2021年為參考,采取色選后入庫30元/斤的價格收購,待花椒行情回升后進行銷售,單斤價格在30.5元內,業主只需結算色選費、倉儲費,超過30元部分,全部返還業主;單斤價格超過30.5元,業主只需結算色選費、倉儲費,市場每斤提取0.5元,超出部分全部返還業主。該行動可有限緩解業主管理資金壓力,增強業主種植信心,同時在短時間內提高業主到交易中心交易率,吸引更多的經銷商直接在交易中心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青花椒,為來年交易打下堅實的基礎。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2020年、2021年,在采摘黃金季雨水較多,業主采摘時間被壓縮,采摘時間延續到8月上旬,影響來年產量。業主采摘過程中,讓年齡稍大的勞動力采摘大毛椒,進行烘干;讓采摘速度較快的勞動力采摘凈椒,直接銷售給油廠,提高花椒采摘效率。為此,縣委、縣政府要加大對以青花椒為主要加工原料的企業進行招引,出臺優厚的扶持政策,通過龍頭企業入駐建廠,帶動花椒產業升級轉型,由原料型輸出式變為產品生產式發展,提高平昌青花椒的市場競爭能力,實現種植業主青花椒就近就地銷售。
廣泛開展以物易貨行動。針對縣內部分種植業主資金短缺等問題,中心組織國光農化、瀘天化、西洋等農資企業經銷商與業主簽訂以物易貨協議,業主在農資經銷商處賒欠化肥、農藥等農資,待第二年花椒采摘后,按市場行情價格將青花椒銷售給農資經銷商,履行協議責任,實現種植戶、農資經銷商雙贏。
積極培育本土經銷商。2020年,青花椒交易中心積極走訪縣內外種植業主,對有意愿成為經銷商的種植業主進行定向培養。交易中心按成本價將加工好的青花椒賣給業主轉型過來的小型經銷商,在價格成本上給予最大的支持,讓業主在價格上較其他經銷商更具優勢,但經銷商成長速度差強人意,銷售渠道主要依靠電商平臺、縣內外餐飲行業,銷售量遠遠達不到經銷商標準。縣委、縣政府出臺相關扶持政策,重點培育花椒及花椒制品經銷商,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激勵經銷商拓寬自己的銷售渠道,讓平昌青花椒長期在花椒市場保持流動,同時保障縣內外種植業主的銷售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