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軍朋
(山西京能呂臨發電有限公司,山西 呂梁 033200)
隨機查看某火電廠2#機組在2020年12月到2020年1月某區間內調頻KP值,平均在3.89左右,盡管機組的KP值較高,但是,對機組的磨損、壽命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透支。結合某區域已經投運的火電聯合儲能調頻項目,機組配置系統儲能后,可以顯著提高機組聯合調頻性能。一般情況下,KP值可以達到5.5以上,隨著調節性能的提高,基本可以保證儲能聯合機組每天在電網調頻服務市場中標,參與電網AGC調頻服務,獲得AGC補償收入。參與調頻服務后,每年可為電廠帶來可觀的調頻服務補償收入。機組配置儲能參與調頻服務后,電網不再考核AGC和發電計劃,可為電廠節省考核費用。機組參與調頻服務后,現貨期間,機組可獲得現貨偏差電費補償。2020年8月現貨運行期間,多家電廠30萬容量(單機)獲得的偏差補償費用幾百萬元。目前,電廠機組的運行速率是9.5MW/min,從同類型區域內循環流化床機組配置儲能后的運行情況看,機組速率設定在5MW/min左右即可保證正常運行,保護設備,減少損耗,增加收益。
某電廠兩臺機組自2020年生產以來,協調控制系統自動調節系統進行了控制策略修改和參數調整優化,機組協調控制系統穩定,機組協調性能 滿足電網ACE考核要求。但目前滿足電網ACE考核要求是以犧牲機組壽命、增加機組磨損為代價的,長此以往,勢必會對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超低排放、煤耗等都有較大影響,因此,以機組控制系統優化而換取的調頻短期收益方式是不可取的。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參與AGC調頻的機組最低KP值都在4以上,隨著已批復剩余試點項目的逐步投運,未來參與AGC競價調頻的機組KP值會要求更高更嚴。
兩臺2×350MW機組接入廠內220kV配電裝置,220kV配電裝置共3回進線(2回主變,1回起/備變),2回出線,出線接入國網220kV變電站。
每臺機組設1臺分裂高壓廠用變壓器,容量比為55/31.5-31.5MVA,電壓變比為20±2×2.5%/6.3-6.3kV,電源引自發電機出口;兩臺機組共設1臺備用變壓器,電壓變比230±8×1.25%/6.3-6.3kV,電源引自廠內220kV配電裝置。起動/備用變壓器6kV側分別接入2臺單元機組備用工作母線,高壓廠用變壓器低壓側兩分支作為6kVⅠA、ⅠB、ⅡA、ⅡB 工作母線段電源。
根據對電廠2#機組2020年12月6~30日,以及2021年1月1~13日AGC指令和機組歷史數據進行分析,AGC下發指令在1~3MW區間占比為69.4%,4~9MW區 間 占 比為7.9%,大于10MW區間占比為22.7%。考慮機組的正常出力,電廠按照10MW/5MWh配置一套電儲能聯合調頻項目,采用二拖一方式,聯合2×350MW火電機組參與電網AGC輔助服務,儲能系統在1#和2#機組之間切換運行。
儲能系統關鍵產品選型:
(1)儲能電池選型。本電廠為調頻電站,最大放電倍率在2C以上,根據目前國內外調頻市場,可以選用高充放電倍率調頻電芯。經過市場調研,本項目擬選用磷酸鐵鋰電池:容量40Ah型號LP27148134。
(2)儲能逆變器選型。儲能逆變器主要負責響應通信與控制單元所下發指令,控制單元對儲能單元的充放電動作。同時,提供儲能系統的并網接口,滿足并網電能質量、電網適應性和故障保護功能的要求。PCS能夠自動化獨立運行,配置友好人機界面。通過運行人員操作,液晶顯示屏(LCD)顯示實時各項運行數據、歷史數據。為了保證儲能調頻系統安全可靠、高效、長壽命運行,儲能逆變器擬選用陽光電源產品,功率為630MW型號為SC630TL。
10MW/5MWh儲能系統,由4個40尺集電池裝箱組成,長寬高尺寸為12192×2438×2896;4個40尺逆變器集裝箱,長寬高尺寸為6058×2438×2896;以及1個成套高低壓開關柜集裝箱,長寬高尺寸為12192×2700×2896;另一個40尺監控室集裝箱作為備用箱。10MW/5MWh儲能調頻裝置安裝于空冷島南側空地內,占地約1000m2。現場空間滿足儲能安裝面積要求。綜合考慮地下管線,最終布置圖如下。需對現有廠區地下供暖管道和綠化水井進行改道。
圖1
圖2
經綜合考慮,本儲能系統接入電廠1#和2#機組高廠變6kV母線B段備用間隔,分別與電動給水泵互鎖,為1#、2#機組提供調頻輔助服務。鑒于目前有限制條件,儲能系統接入后,有可能會存在高廠變各段母線負荷超過高廠變容量限制的情況,但儲能系統具有高廠變過載控制功能,當系統收到高廠變負載告警信號,則只會減小負載功率不增加負載功率,當信號消失后系統恢復正常充放電。從目前高廠變各段母線負荷實際運行情況來看,加入儲能系統后導致高廠變過載的概率較低。同時,高廠變下接大量負荷,儲能系統放電過程可被廠用電消納,儲能系統需接受電廠6kV段的負載信號,以防止儲能系統投入后有功功率倒送現象。因此,加入儲能系統后,機組高廠變仍可保證穩定運行,基本不影響電廠原有設備正常運行。
為了滿足儲能調頻裝置在1#機和2#機之間切換與互鎖,該儲能系統6KV配電系統配置兩個進線柜,分別接入1#機、2#機6KV配電系統B段,接入方案如下:儲能系統1#進線柜連接1#機6KV配電室10BBB20開關柜,儲能系統2#進線柜連接2#機6KV配電室20BBB20開關柜。開關柜需要改造如下:
(1)更換保護裝置:光差線路保護裝置。
(2)更換三個1250/1的電流互感器。
(3)更換1個口徑為250mm或者2個口徑為180mm的零序互感器。
(4)增加3臺功率變送器及二次回路改造。
(5)根據高廠變的負荷統計,目前變壓器無法滿足10MW儲能系統的接入,但是變壓器負荷統計是考慮現場所有可能存在故障的條件下的負荷,留有非常大的備用負荷容量。又因儲能系統是非必要負荷,完全可以在機組無故障情況下利用備用負荷進行輔助調頻服務,如果機組出現故障導致儲能系統無法接入時,切除儲能系統,保障機組的正常運行。根據高廠變的最高實際運行負荷核算的變壓器容量。
(6)根據實際運行數據,目前電廠高廠變實際運行負荷最高為16MVA,高廠變容量為31.5MVA,目前高廠變滿足新增10MW/5MWh儲能調頻裝置的要求。但是,每次儲能裝置投入前應核實廠容量是否滿足儲能需求,否則,不投入儲能。當高廠變容量無法滿足10MW儲能系統的接入時,通過EMS系統,自動無擾切換降低儲能系統接入容量。儲能系統輔助電源由兩臺機組汽機段380V廠用電提供。根據計算,儲能系統集裝箱所需電負荷功率在200kW左右,根據1#機和2#機汽機變實際負荷統計數據,汽機變容量滿足儲能系統用電負荷需求。
儲能系統低壓負荷用電分別從1#機組汽機PC段10BFB03GS002開關、2#機組汽機PC段20BFB03GS001開關引一路接至儲能系統低壓接口,2路輸入電源自動互鎖,輸出母線加單向計量表,CT精度滿足0.5S要求,用來計量儲能系統集裝箱工作時需要消耗電量。
儲能系統主要由儲能電池、儲能逆變器(PCS)及升壓變及成套開關柜等組成。采用集裝箱一體化方案,一共分為9組集裝箱組成。分別為4組40尺電池集裝箱(每套含有16簇電池,每簇電池為82.9kWh,同時,配有匯流柜、配電柜、工業空調、自動消防裝置),4組20尺逆變器集裝箱(集成儲能逆變器、升壓變壓器、高低壓開關柜)以及1組40尺箱式成套開關及控制系統集裝箱(集成成套開關柜、直流電源屏、交流低壓計量配電柜、儲能主控柜)系統、保護系統等。儲能電池集裝箱采用40尺標準集裝箱,每組電池系統獨立分倉布置和并配置三級消防設施,集裝箱分為10個區域,分別為8個電池系統倉、1個電氣倉和1個消防倉,此方案可以有效防止電池發生火災擴大化。電池柜經匯流柜轉接后接入PCS集裝箱雙向逆變器。布局如圖3所示。
圖3 儲能電池集裝箱內部布局示意圖
根據6kV系統短路水平為40kA,動穩定電流為100kA。
6kV段的最大短路電流為33.18kA。儲能系統接入后,由于儲能系統可以運行在充電和放電兩種模式下,當儲能系統運行在放電模式下時,儲能系統相當于在機組6kV母線下新增的一個電源點,就近為其他輔機提供負荷電流。此時,如機端發生故障,儲能系統的接入會對機端的故障電流水平產生一定影響,在最壞情況下,完全不考慮儲能系統并網逆變裝置與接入回路各級保護單元作用,按10MW儲能系統接入后對高廠變下短路電流的最大影響不超過1734.3A儲能系統接入后,廠變低壓側的短路電流最大為33.18+1.3=34.55<40kA,可見,增加儲能系統后6kV側短路水平滿足要求。而且,儲能系統并網逆變裝置配置完善的電壓和電流保護裝置,當系統發生電壓跌落或短路故障,并網逆變器發生過流接地故障等的情況下,會快速將儲能系統從并網點切除,從而進一步降低儲能系統接入后對機端短路故障電流的影響。
(1)控制系統由中央控制器、儲能系統子控制單元組成并安裝在成套集裝箱內。在控制中心設一臺操作員站,儲能系統運行狀態可根據需要進行上傳,便于運行人員操作與監視。(2)接線及邏輯功能。儲能系統總控單元控制器卡件、控制電源板卡等集成安裝在控制機柜內,與原有NCS系統、DCS系統IO卡件連接,均采用硬接線方式,從而獲取AGC指令和機組出力、負荷反饋等運行數據。
配置儲能后,日平均調頻性能按照5.5計算,日調節深度按照2600MW預估,調頻中標結算價格按照6.5元/MW計算,年運行天數按照310天計算。
年調頻收益=2600MW×5.5×6.5元/MW×310天=288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