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青 陶永紅 陸春梅 楊學俊

摘? ? 要: 芹菜因營養豐富、質嫩芳香、風味宜人,通常被人們譽為健康保健食材。芹菜生產性能優良,產品便于運輸,因此它成為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青睞的產品。介紹了芹菜“溫室育苗+水肥一體化”綠色優質栽培技術,包括溫室育苗管理、田間栽培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適時收獲等內容,以供生產者參考。
關鍵詞: 芹菜; 溫室育苗; 水肥一體化; 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636.3 文獻標志碼: C 文章編號: 1673-2871(2021)10-136-03
芹菜在我國有悠久的種植歷史,因其栽培適應性廣,全國每年都有大面積的種植。芹菜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鐵等,營養豐富、質嫩芳香、風味宜人。同時,具有平肝清熱、除煩消腫、清腸利便、降低血壓的功效,通常被人們譽為保健食材[1]。芹菜生產性能優良,單位面積產量高;易栽培,抗逆性強,產品質量高;產品便于運輸,周轉損傷消耗少,因此它成為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共同青睞的產品。
民勤縣傳統的芹菜栽培以露地直播、自產自食為主,無規模化、商品化生產。近年,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民勤縣把發展蔬菜生產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著力點,憑借優越的氣候條件和自然環境,所產蔬菜品質優良、商品性好。2018年開始示范推廣芹菜“溫室育苗+水肥一體化”栽培模式,通過集成應用選擇適宜品種、日光溫室穴盤育苗、早春地膜覆蓋栽培和水肥一體化等栽培措施,使其產品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上市,產品主要供應蘭州、西寧等大中城市,一般價格為1000~1200 元·t-1,7月上旬,市場最高價可達1500元·t-1。民勤縣3 a(年)累積推廣種植600 hm2,667 m2產量約8000 kg,667 m2產值10 000元左右。為了更好地推廣芹菜“溫室育苗+水肥一體化”栽培模式,筆者就近年生產上應用的栽培管理技術進行梳理總結,以供生產者參考。
1 溫室育苗管理
1.1 選擇適宜品種
針對銷售市場、預定銷售時間和目標產量的要求,生產上選擇早熟、耐低溫、株型緊湊、色澤綠色或淡黃、葉柄肥大、寬厚、實心、粗纖維少、抗病性強、商品性好、單株質量約1 kg的品種。選用的品種有法國皇后和美國文圖拉芹菜。
1.2 確定適宜播種期
早春栽培的芹菜,上市越早價格越高,因此播種期要盡量提早。由于芹菜種子細小,幼苗弱小,前期同化能力弱,苗期生長緩慢。按當地氣象條件計劃在4月中旬移栽的芹菜,一般在1月上中旬開始播種。
1.3 整理溫室
凡是早春用來育苗的溫室,保溫性能要好。育苗溫室直接可以播種,冬季休閑的溫室要進行預升溫,播種前密閉溫室提升溫室內土壤地表溫度,同時要備好棉被等保溫設施,配套安裝育苗用電供水設施。
1.4 播種方法
1.4.1 種子處理 播種前先催芽,種子浸種4~6 h后,洗凈撈出,用紗布包好,置于發芽盒內,厚度不超過2 cm,置于20 ℃左右恒溫箱中催芽,保持空氣流通,大部分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2]。
1.4.2 播種方法 采用育苗盤播種,播種前將育苗基質和河沙按體積比3∶1混勻,灑水拌料至握之成團、棄之即散,將基質混勻裝盤。育苗盤消毒后,先裝4 cm厚的基質抺平壓實,在上面均勻撒播發芽種子,每1 m2播種量為12 g,然后覆基質0.5 cm,播種后用細眼花灑澆水,切忌水流太大,把種子沖浮在基質表面,第1次澆水要澆透,上蓋無紡曬布,防止水分蒸發降低苗盤濕度影響出苗[3]。
1.4.3 出苗期管理 播種后,夜間蓋棉被保溫,盡量提高溫室溫度,要保持室內溫度為20 ℃左右,出苗后白天不要超過25 ℃,以15~20 ℃為宜,夜間不低于8 ℃,以防溫度過高,秧苗徒長[4]。出苗期溫度較低水分蒸發量小,如果基質不干燥,無需澆水。
1.5 分苗定盤
1.5.1 分苗時間 播種后40 d左右,在小苗2~3葉時進行分苗。
1.5.2 分苗方法 將育苗盤中基質坨輕輕移出,用手掰開基質坨,按順序用鑷子將幼苗夾取,移入裝好基質的108穴育苗盤,去除弱苗、小苗,分苗后及時澆透穴盤。
1.5.3 定盤苗管理 用于露地定植的穴盤苗,在2—3月份因外界氣溫逐漸升高,白天應注意通風降溫,使溫度保持在15~25 ℃,夜間保持在8~10 ℃,防止因溫度過高而引起秧苗徒長。隨著氣溫升高蒸發量增加,應根據基質的干濕程度每天早晨酌情澆水,潤濕穴盤基質,后期可結合澆水追施0.3%尿素+0.3%磷酸二氫鉀混合液。
定植前,應當降低苗床溫度,提高幼苗抗寒性和適應性,保證移栽成活率,白天可保持在13~18 ℃,夜間8~10 ℃。
整個育苗期間,應注意保持溫室夜間氣溫在8 ℃以上,特別是幼苗4~5片真葉以后,避免幼苗通過春化階段所需的低溫條件,防止先期抽薹,降低產品質量。
2 田間栽培管理
2.1 定植前的準備
2.1.1 整地和施肥 芹菜栽植密度大,產量高,應選用肥沃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的壤土或黏壤土栽培。為減少病蟲害,應盡量避免連作。
芹菜的生長期長,必須施足基肥。前茬作物收獲后,應立即深翻曬垡,結合深翻施腐熟有機肥75 000 kg·hm-2,深翻25~30 cm。使土肥混合,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春季結合整地混施磷酸二銨375 kg·hm-2、尿素150 kg·hm-2、硫酸鉀225 kg·hm-2,將以上3種肥料混合均勻,用旋耕機械在進行旋耕作業時將肥料一次施入。
2.1.2 鋪設滴灌設施和覆蓋地膜 鋪膜前667 m2用48%地樂胺乳油60~80 mL,加水30 kg均勻噴霧于地表。4月上旬開始覆膜,使用拖拉鋪管覆膜一體機,先將2根滴灌毛管鋪設在相距60 cm的栽培行,在其上面覆膜,一次完成。覆膜寬度為140 cm,每1.5 m幅寬鋪1條膜,地膜埋壓緊實,防止飄膜現象發生。滴灌設施安裝后,開閥放水檢查水肥一體化設施是否漏水,定植前開井注水,使定植畦面濕透坐實[5]。
2.2 定植
芹菜定植要根據目標產量確定相應的株行距,防止植株過密和過稀,影響光合作用,進而降低其產量品質[6]。生產上一幅地膜定植4行,行距35 cm,株距25 cm,667 m2定植7000株左右。
2.3 定植后的管理
芹菜定植后忌蹲苗,要以促為主。芹菜屬于消耗水分很多的蔬菜,定植后就應水肥一齊促,不進行蹲苗,要防止水肥不足抑制營養生長,從而加速抽薹開花。定植前期因氣溫低,澆水不宜太多,以免降低地溫,影響生長,保持畦面濕潤即可[7]。隨著氣溫的升高,芹菜也到了營養生長盛期,植株需水量加大,就要逐漸增加澆水次數,初期4~5 d澆1次,后期3~4 d澆1次,保持土壤濕潤。結合澆水每10~15 d追施質量比為1∶1∶1的尿素、硝酸鈣、復合肥1次,667 m2施15~20 kg,以促秧苗生長,防止老化。待芹菜植株全部達到適宜采收高度時,進行最后一次追肥,全程追肥3~4次。以后每隔3~4 d澆1次水,以優化單株產量品質[8]。
3 病蟲害綠色防控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藥,達到有效綜合防控病蟲害的目的。
3.1 病害防治
3.1.1 芹菜斑枯病 又稱晚疫病,有大斑型和小斑型2種,葉片、葉柄和莖均可染病。一般是老葉先發病,后傳染到新葉上,初為淡褐色油漬狀小斑點,逐漸擴大后,中間為暗褐色,開始壞死。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一般隔7~9 d噴藥1次,連續或交替防治2~3次。
3.1.2 芹菜葉斑病 又稱早疫病,葉上病斑初期為水漬狀黃綠色斑點,后發展為圓形或不規則形,變為褐色或暗褐色,邊緣色稍深,嚴重時病斑擴大匯合成斑塊,終致葉片枯死。防治藥劑可選用5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一般隔每7~9 d噴藥1次,連續或交替使用2~3次。
3.1.3 芹菜軟腐病 又稱“爛疙瘩”,主要發生于葉柄基部和莖上,病菌從傷口侵入,在高溫多濕的條件下容易繁殖。發病初期,可噴灑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7~10 d噴1次,連續防治3~5次。
3.1.4 芹菜心腐病 芹菜心腐病是在高溫環境下栽培容易發生的一種生理病害。最初綠色的心葉變成褐色,然后擴大,最后心部出現腐爛。芹菜心腐病是一種危害非常大的病害,該病的發生是由缺鈣引起的。用硝酸鈣500 g溶于18 L水中,用噴霧器對受害植株的心葉噴施防治。
3.2 蟲害防治
蟲害以蚜蟲為主,蚜蟲的繁殖率高,危害密集,因而會導致芹菜葉嚴重失水和營養不良,造成葉面卷曲皺縮,葉色發黃,難以正常生長。蚜蟲應以早防為主,點片防治。用10%吡蟲啉1500~2000倍液、5%阿維菌素40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4 適時收獲
春季芹菜上市早,價格高,因此宜提早收獲上市。只要芹菜長到預定高度,即可采收上市。在夏季高溫到來之前要全部采收完畢,以免高溫引起葉片黃化,生長停滯,品質下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5 小 結
采用傳統方式栽培的芹菜,一般在秋季9月上市,種植效益由市場行情決定,一般每667 m2收入3000~4000元。采用溫室育苗+水肥一體化”綠色優質栽培技術種植的芹菜,因采收期提前,填補了傳統產品銷售的空檔期,與同時段其他蔬菜相比,每667 m2增收4000~5000元。效果比較見表1。
以上結果表明,采用“溫室育苗+水肥一體化”栽培模式種植芹菜,可兼顧種植經濟效益和蔬菜市場供應,因此應大面積示范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元林.芹菜優質高產栽培[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9.
[2] 王寶駒.生菜和芹菜高效節本集約化穴盤育苗新技術[J].中國瓜菜,2020,33(6): 75-76.
[3] 李小川,張京社. 蔬菜穴盤育苗[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9.
[4] 孫培博. 溫室蔬菜栽培技術問答[M].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5] 陶永紅.民勤縣籽用南瓜膜下滴灌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5,28(4): 57.
[6] 李新崢.現代農業園區與新型蔬菜生產[M].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7] 陳德明,郁樊敏. 蔬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范[M].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8] 汪李平,鄭秀國.現代蔬菜灌溉技術[M].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