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1年5月30日,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的“時代楷模—致敬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主題影像展,吸引了大量觀眾觀展。在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風華,層出不窮的英雄人物及其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他們標定著民族的精神坐標、展現著國家的道德水準、引領著時代的價值追求。本期刊發《禮贊楷模 致敬新時代》正是人民向時代楷模致敬的心聲。
自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以來,地處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令世人矚目。有數據表明,這個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萬的大灣區,2020年創造經濟總量超11萬億元人民幣。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立,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
兩年多來,政府相繼出臺230多部相關政策文件,為大灣區發展提供強大助力。其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數據流,令大灣區集聚資源、融通要素、輻射周邊的經濟功能方面成為世界灣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和蘊藏的無限商機,成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熱土。這充分展現出“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勃勃生機。如今,一系相承的文化血脈,構筑出風景正好的文化灣區。有專家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將會成為世界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也是當下中國與世界進行文明交流互鑒的大平臺。”
本期“今日視點”欄目刊發專題—《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引領未來》,向讀者展示了大灣區欣欣向榮的圖景。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權事業近年來不斷發展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特定群體權利、國際交流合作等多個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而不斷進步發展的中國人權事業,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本期“特別報道”欄目刊發專題《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正如專家闡釋: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踐行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基本原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在人權建設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使全體人民的各項權利得到更高水平的保障,創造了中華民族史上人權發展的奇跡,也為世界人權事業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本刊關注的主題之一是貧困地區的兒童健康。由國家兒童醫學中心承擔的“中國兒童健康扶貧計劃”自2018年實施以來,聯合全國兒童醫院,在貧困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兒童開展疾病篩查、提供有效救治,并重點防止因為兒童重大疾病導致因病返貧。不僅如此,該中心還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期幫助患兒獲得更好的醫療救治。為此,本期“社會”欄目中刊登文章《一個也不能少》,相信讀者從文中,會感受到中國政府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視。
循著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軌跡,人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一條鮮明的脈絡—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正因如此,中國的發展才贏得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