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以下簡稱“省營商局”)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以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度、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努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良好營商環境。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省營商局出臺《遼寧省政務服務事項目錄(2020 版)》,厘清政府部門權力邊界,實現“清單之外無權力、清單之外無審批”。全省共分11 批取消調整行政職權2203 項,僅2020年就取消下放調整省級行政職權1005 項,精簡率達50.7%,成為全國省級行政職權最少的省份之一。推進自貿區精準賦權工作,按照“應賦盡賦”“重點賦權”“全鏈條賦權”要求下放省級行政職權事項。對全省11.4 萬項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逐項優化流程、縮減辦理時間。開展對取消下放的省級行政職權事項“回頭看”,對基層“接不住、用不好”的事項按照法律規定適時調整。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全面推行企業開辦6 個環節同步辦理,實現“全程網辦”“一網通辦”。在全省范圍內推行“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將中央層面設定的523 項和省級層面設定的5 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部以清單的形式固定,實現許可事項全覆蓋、清單之外無審批。
省營商局深入開展“一網通辦百日攻堅戰”,采取“扁平化管理,項目式推進”方式,全省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100%,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和電子監察。省級69 個、市級136 個自建政務服務系統與省一體化平臺順暢對接,政務服務“好差評”實現100%全覆蓋,電子政務外網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政府部門和便民服務站點100%全覆蓋,2531 項“高頻剛需”事項接入“遼事通”APP,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縱深發展。牽頭推動東北三省一區“區域通辦”改革,與黑龍江省、吉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務服務管理部門建立合作工作機制,擬定54 項跨省通辦事項。
按照企業和群眾到政府辦事“只提交一次材料”的總體要求,省營商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的實施意見》,配套細化了各市和省(中)直部門《2021 年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實現“只提交一次材料”重點工作任務表》,明確了工作目標和時間節點,全力推進線下實體辦事大廳與線上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深度融合。
省營商局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今年以來,依托工改審批系統實現并聯審批,工程項目審批時限最長不超過75 個工作日。項目管家幫代辦服務、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審批等改革創新做法,得到了國家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認可和肯定。加快5G 通信工程項目審批,被國家作為可復制改革經驗向全國推廣。
推進政務服務便利化改革,企業群眾“辦事不求人”成為常態。在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開展“政務服務驛站”試點改革的基礎上,省營商局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立了“首問負責、容缺受理、否定備案、代辦服務、綠色通道”等服務制度,出臺《遼寧省各級各類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與服務標準化指引》,有效實現“線下大廳(政務服務中心)”和“線上大廳(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相互補充,有機結合。省級40 個部門、660 項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651 項事項實現網上辦理。“應進必進”“應上必上”的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進廳上網”。同時,將省級、市級、縣級部門自建的政務服務中心納入政務服務體系,做到服務統一、平臺統一、評價統一、監察統一。
為暢通企業和群眾訴求服務渠道,省營商局建立了覆蓋省、市、縣(區)、鄉鎮(街道)、社區(村屯)5 個層級的訴求服務工作體系,完善訴求事項受理、轉辦、反饋、回訪、監督、評價的“閉環式”管理流程,形成“縱向貫通至基層站所,橫向聯結各級政府部門、行業單位”的工作格局,實現企業群眾有訴必應、接訴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