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高崇生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是一個地方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特別是全省啟動“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活動以來,沈陽市教育引導廣大公務員踐行服務宗旨,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切實以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高質量發展。沈陽市在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中,已連續兩年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全國標桿城市。
強化政治引領,不斷增強公務員服務營商環境的內生動力。沈陽市大力弘揚“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的主人翁精神,不斷凝聚優化營商環境的思想共識。一是下好“先手棋”。將開展“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活動作為重要抓手,立足早謀劃、搶開局、見行動,第一時間形成“1+N”系列方案,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聯絡員制度,定期調度工作,確保各項舉措落實落細落地。二是打出“組合拳”。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優化營商環境,采取中心發言、輔導報告等形式開展專題學習。全面開展“營商環境就是我們自己”專題討論,重點圍繞理想信念、宗旨意識、法治思維等9 項重點內容開展集中研討,確保將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三是營造“好氛圍”。組織開展“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學黨史、優環境,我為黨旗增輝”主題演講比賽以及“金點子”征集活動,并積極采取集中宣傳、社會宣傳等方式,切實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突出能力建設,不斷錘煉公務員服務營商環境的過硬本領。沈陽市始終堅持把提高公務員的業務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一是精準高效“訓”。組織全市公務員依托遼寧干部在線學習網深入學習營商環境建設課程。針對重點行業部門舉辦營商環境專題培訓班,培訓學員600 余人,切實增強公務員服務本領。二是突出實踐“練”。全市共組織460 名新錄用的公務員、216 名新提拔領導職務人員,到信訪、行政審批等一線窗口服務單位,積極開展崗位實踐活動,砥礪品質、增長才干。三是針對問題“改”。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聚焦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采取健全窗口服務機制、公布收費目錄清單、制定惠企政策清單等措施,針對問題精準發力,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再造工作流程,不斷提升公務員服務營商環境的工作效能。簡化工作流程、方便企業群眾辦事,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根本。沈陽市堅持圍繞提高工作效率設計工作載體,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一是全力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今年以來,全市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100%,全程網辦事項占比由年初的61.8%提升至98.1%,沈陽市“一網通辦”主要指標在全省排名第一。二是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截至目前,已完成112 件跨部門“一件事”上線運行,辦理量達6.5 萬件。三是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加大放權力度,2017 年以來,下放調整政務服務事項1773 項;全市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限壓縮73.8%,企業開辦時限壓縮到0.5 個工作日以內;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沈陽市被納入國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綜合標準化試點”。
筑牢服務意識,不斷轉變公務員服務營商環境的工作作風。沈陽市始終堅持把“增強公務員的服務意識”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當好“店小二”開展工作。一是創建“黨建+服務”活動。將營商環境建設納入年度黨建工作評價體系和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深入推進“共聯共享共建共促”活動,為社區提供菜單式服務近600 次,全力幫助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二是深入開展“萬人進萬企”“營商下午茶”等活動。全市1萬余名干部聯系幫扶企業近1.7 萬家,累計開展“營商下午茶”活動近500 場,先后舉辦“營商大講堂”75 期。渾南區創建“渾南會客廳”,沈河區開展“局長進大廳”活動,大東區成立“金融服務超市”,與企業面對面溝通,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三是全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借助“護企法治聯盟”等服務平臺,推動政法單位與各類市場主體交流經驗、研究對策,深入開展“半月壇·半日談”“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助企護商活動,幫助企業解決了眾多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