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葉曉飛, 呂曉云, 席亞莉, 黃棟, 李曄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西安 710129)
DBC基板由于具有優良的電絕緣性能、高導熱性能及大載流能力,成為大功率電力電子電路互聯技術的基礎材料[1]。目前大功率混合集成電路普遍使用DBC作為功率器件焊接和載流基板,但DBC上的焊盤無法像厚膜基片一樣進行細間距精確隔離,只能通過增大元器件間距避免元器件焊點互聯。一方面降低了元器件組裝密度;另一方面,增大了組裝難度,容易出現焊錫橋連,導致元器件偏移、旋轉,并增大焊點應力,影響產品的可靠性。
傳統的阻焊方式是將阻焊油墨通過絲網印刷、凹板印刷及噴墨打印涂布至電路板或者DBC基板上,經過一定的固化處理,形成一層阻焊膜,在后續焊接過程中起到阻焊作用[2]。但該方法流程復雜,且受限于線條寬度,不能滿足DBC基板上高密度組裝的需求。文中提出了采用激光刻蝕方法形成極細間距的阻焊區域,系統地分析了激光阻焊機理,采用正交試驗法對激光阻焊參數進行了優化,得到了鍍鎳覆銅基板上激光阻焊的最優參數和方法。
激光加工技術是利用激光束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特性,對材料(包括金屬和非金屬)進行切割、焊接、表面處理、打孔及微加工等的一門加工技術[3]。目前激光加工技術包括:激光切割技術(汽化切割、熔化切割等)、激光熱處理技術、激光打孔技術、激光熔覆技術及激光快速成形技術等。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脈沖激光束聚焦在加工物體的表面上,形成一個個細微的、高能量的光斑,瞬間高溫熔化或氣化被加工材料,控制激光脈沖能量和激光頭連續運動打點,就可以實現多種激光加工[4],如圖1所示。

圖1 激光掃描路徑示意圖
選取鍍鎳覆銅基板作為待阻焊樣品,在初步激光參數(脈沖電流為13 A、頻率為2 000 Hz、步距為0.1)下進行刻蝕,在高倍顯微鏡及掃描電鏡下對刻蝕后界面進行觀察,刻蝕后形貌及截面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鍍鎳覆銅基板表面鎳層經過激光刻蝕作用后,出現一條U形刻痕,刻痕寬度和深度與激光參數相關[5-9],在掃描電鏡下可以看出,鎳層在激光作用下出現熔化后向周邊溢出,在連續激光作用下,形成一道波浪式刻痕。

圖2 DBC鎳層表面經激光作用后形貌
通過U形刻痕截面圖可以看出,刻痕兩側鎳層溢出,在豎直方向高于原始平面,形成物理阻擋面,理論上焊錫需要較大表面張力才可跨過;在鍍鎳覆銅基板表面設計網格狀刻蝕圖形,并在整個阻焊區域涂覆焊膏,回流焊后效果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激光刻蝕網格經過焊接后,焊錫在阻焊網格內均勻堆積,網格輪廓清晰,阻焊效果明顯。

圖3 激光阻焊網格
在高倍顯微鏡下對樣品界面進行分析,如圖4所示,可以清晰地看出焊錫、鎳層、銅層以及陶瓷界面,通過測量阻焊區兩側焊錫間距,焊錫間距大于激光刻蝕的溝壑寬度,說明激光阻焊溝壑兩側存在一定熱影響區,該熱影響區鎳在激光高溫影響下迅速氧化,焊錫在氧化層不浸潤[10-14],因此可以起到阻焊效果。

圖4 阻焊線條橫截面
影響激光刻蝕形貌參數包括脈沖電流、調制頻率、掃描速度及步距,其中脈沖電流決定了焦點光斑直徑,調制頻率決定了每秒光斑數量,步距影響每個光斑位置上重疊的激光次數[15-17]。
使用田口試驗設計以步距、調制頻率和脈沖電流為自變量設計3因素5水平試驗,試驗自變量因素編碼及水平見表1。

表1 田口試驗因素和水平
該次試驗共有42組試驗點,其中40個為析因點,2個零點用于誤差估計,每組參數下進行12次重復試驗,對刻蝕寬度及效果進行測量和評價,試驗設計與結果見表2,圖5為不同參數下激光刻蝕效果照片。

表2 激光阻焊田口試驗表

圖5 不同參數下刻蝕效果
通過評分方式對不同參數下阻焊效果進行量化,使用軟件分析各個參數對阻焊效果及阻焊寬度的影響,如圖6所示。從圖6中可以看出,在所選的參數范圍內,步距對阻焊效果的影響呈拋物線狀,即靠近中間段阻焊效果較好;阻焊效果隨調制頻率的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走勢;脈沖電流越大,考慮到漏銅對外觀的影響,阻焊效果越差;步距和脈沖電流對阻焊寬度呈正比例影響,調制頻率對阻焊寬度影響并無明顯規律,結合阻焊效果可以給出推薦參數:步距0.4,調制頻率5.0 kHz,脈沖電流14 A。

圖6 激光參數對阻焊效果影響
除對激光參數進行優化外,由于激光刻蝕的溝壑是通過光斑運動形成的,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光斑交界處,偶爾會出現細微互聯,為達到完全阻焊效果,在阻焊位置進行2道激光刻蝕,2道刻蝕位置中心距離大于激光刻蝕溝壑寬度,可以使得2道刻蝕溝壑之間存在一定本體區域,便于目檢阻焊效果,如圖7所示,刻蝕效果良好。

圖7 優化后激光阻焊效果
選擇優化的激光參數進行焊接樣品制備,在低倍顯微鏡下對元器件進行極近距離(電容與支架邊緣分別與阻焊線條兩側重合)的焊接,如圖8所示,阻焊效果明顯。

圖8 電路中阻焊效果
(1)在鍍鎳覆銅基板上采用激光刻蝕形成阻焊溝壑后,由于鎳在激光高溫影響下迅速氧化,焊錫在氧化層不浸潤,可以起到阻焊效果。
(2)在激光阻焊參數中,步距和調制頻率對阻焊效果的影響呈拋物線狀;脈沖電流越大,考慮到漏銅對外觀的影響,阻焊效果越差;步距和脈沖電流對阻焊寬度呈正比例影響,調制頻率對阻焊寬度影響并無明顯規律。
(3)通過優化阻焊圖形,設計2道激光刻蝕圖形,中心間距大于激光刻蝕溝壑寬度(約50 μm),可以使得2道刻蝕溝壑之間存在一定本體區域,阻焊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