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兵,張 捷
(北京中水科水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瑞麗江水電站位于緬甸境內,離中國瑞麗口岸直線距離60 km,裝機6臺,單機容量100 MW。電站按照一廠兩站接線設計,即在電氣上分為兩座電站,電站以220 kV(230 kV)/66 kV二級升高電壓分別向中緬送電。該電站在生產管理上采取一室兩控的管理方式,即緬方人員和中方人員共同在中控室接收各自國家調度的指令,控制各自的機組。
瑞麗江水電站監控系統現地部分采用分布式結構設計,每一套LCU都是一個獨立的控制設備單元,對相應設備進行單獨的數據采集和控制。全廠現地部分主要包括:
6套機組LCU,1套開關站LCU,1套壩區LCU,1套公用LCU,1套電能計量LCU。除電能計量LCU之外,其它所有LCU均由可編程控制器組成。
現地層的PLC采用S908 RIO總線方式,物理介質為同軸電纜;廠站層與現地層之間的數據通信采用光纖作為通信介質,該模式采用雙網采集、控制方式,保證了在任何一條鏈路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另外一條鏈路可以正常采集、控制現地LCU的數據;電能計量LCU負責采集電站的電量,并通過通信方式將電度量上送到遠方計算機監控系統;現地觸摸屏與CPU之間通過ModBus總線通信,并可以保證在主、備用CPU發生切換的情況下,觸摸屏仍然可以采集到相應數據。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S908總線網絡拓撲圖
經過長周期運行,S908 RIO通信的弊端日益顯露。多次隨機出現單個子站全部信號復歸的現象,以及主站模塊報ErrorA 或者ErrorB,產生此類故障的原因,主要如下。
(1)同軸電纜連接附件較多,因而故障點較多。S908 RIO總線涉及到的設備有總線主站模塊、總線子站模塊、主站分支器、子站分離器、同軸電纜及終端電阻,每個元件都是理論上的故障點,每次出現故障,都需要逐一排除排查。
(2)同軸電纜與分支器/分離器接頭的地方松動或長時間氧化而接觸不實,分支器/分離器質量不好或受到損傷或老化導致通信性能下降。S908 RIO總線長期在振動、粉塵的環境下運行,設備之間的連接由于長時間的振動及粉塵,容易出現接觸不良,氧化等問題。
(3)同軸電纜的反射特性,導致連接的同軸電纜長度至少為2.2 m[1]。同軸電纜的最小長度限制,導致盤內布線擁擠,盤柜之間同軸電纜的布線難以規范,布線的不規范容易造成同軸電纜接觸不良。
(4)外界強電磁干擾、制作和安裝工藝不合格產生型號衰減。,同軸電纜且對彎曲半徑要求較高,而同軸電纜都是手工制作,這對同軸電纜的制作、安裝要求很高,加之電磁干擾的運行環境,導致S908總線在通信時發生遲滯。
監控系統LCU按“總體設計、分步實施”方案進行,無擾接入的要求。LCU組網方式優化需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系統配置和設備的選型符合技術發展特點,硬件、軟件采用成熟、可靠、標準化、模塊化、結構化的產品,又要適應功能的增加和系統規模的擴展。
LCU設備需采用冗余工作方式設計。主、備用CPU熱備冗余設計可以在主用CPU發生故障的同時,將備用CPU升格為主用CPU,同時,由于主用CPU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將控制數據實時傳送到備用CPU,所以,在發生主、備用CPU切換的時候,不會出現任何擾動現象影響外圍設備的運行;系統采用冗余數據的采集、控制結構,每套CPU都可以通過A、B兩套I/O數據網對遠程I/O實施采集和控制,任何一套網絡出現問題的情況下,CPU都會自動從另外一套網絡上獲得遠程I/O信息數據,從而保證了數據采集與控制的可靠性;
(2)實時性好,響應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適用電廠的現場環境,易于維護。
LCU設備需要有對I/O模塊的故障診斷功能并支持對I/O模塊的熱插拔。需支持所有I/O模塊的質量狀態,當某一塊模塊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采集到該模塊的故障信息,某些模塊甚至可以采集到模塊中每個通道的故障信息,程序會自動判斷模塊及通道的質量狀態,在某個模塊或某個通道出現問題的時候,程序會閉鎖與該模塊或通道相關的控制輸出,不會影響LCU的正常運行及對外部設備的正常控制;當模塊出現故障的時候,運行人員可以在帶電的情況下更換I/O模塊,不會影響機組的正常運行。
(3)最大限度的利用現有硬件設備,小范圍改動。最大限度的壓縮改動的范圍,以減低升級成本、縮短升級的周期。
(4)分步實施過程中,未優化和已優化LCU需并列運行。優化方案需充分考慮升級過程中,已升級和未完成升級的LCU同時運行時的對監控系統的影響,保障兩者能夠同時穩定運行。
結合現場LCU的實際情況,決定采用QEIO網絡替換S908 RIO總線的方法[2],實現LCU組網方式的優化。更換S908總線主站模塊140CRP93200為QERO 網絡主站模塊140CRP31200;更換S908總線子站模塊140CRA93200為QERO 網絡子站模塊140CRA31200;更換新版本的CPU模塊140CPU67160。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QEIO總線網絡拓撲圖
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連接PLC控制器,備份CPU程序,并檢查確認傳輸至其它系統的相關數據是否需要強制設定。
(2)斷 開PLC供 電 電 源,拆 除PLC模 件140CPU67160、140CRP93200、140CRA93200,拆除分離器、分支器、終端電阻、同軸電纜等附件。
(3)安 裝140CRP31200模 塊、140CRA31200模塊,以及新版本的140CPU67160模塊,安裝QEIO電纜。
(4)更改軟件配置。修改CPU、CRP、CRA的配置,修改相應診斷程序及健康系統狀態字,重新大編譯LCU程序。
(5)合上PLC供電電源,download新程序,測試信號的上傳下送。
此次LCU組網方式優化,有以下成果:
(1)工業以太網發展迅猛,QEIO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保障了技術的先進性。目前,各主流控制器的工業總線,都逐漸支持工業以太網,為將來各設備間的互聯互通,創造了便利條件。QEIO將逐步替代S908、Profibus等現場總線,成為統一的現場總線。
(2)改動范圍小,風險小,周期短。現場升級的設備較少,控制柜的布置不需要做改動,除了拆除S908總線,安裝以太網連接電纜,其他信號電纜均不需要重新敷設。控制器也沒有變化,只是提高了OS版本,以支持QEIO模塊。硬件方面的改的極小,大大縮短了升級的周期,在電廠小修的間隙,即可以完成升級工作。
(3)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有設備,節省成本。升級為QEIO組網,原有的信號采集模件如開關量輸入模塊、開關量輸出模塊、中斷量模塊、模量量輸入模塊、溫度量輸入模塊都可以保留,繼續使用,大大減輕了升級的成本。
(4)子站通信吞吐量大大增加,改善CPU與I/O子站的通信速率,同時方便以后I/O子站的拓展。S908的典型速率是1.544M,QEIO通信速率為理論100M,提高74.77倍。由于通信速率的提高,每一個遠程子站的通信容量也大幅提高:S908的組網方式,每一個遠程子站通信上限值是輸入輸出各64字;而對于QEIO模式,這一上限值為400字,通信能力提高6.25倍。因此,QEIO組網方式可以根據需要配置IO模塊,而不必考慮通信上限的限制。也就是說,QEIO在子站的模塊組網方面更加靈活,對于子站模塊的拓展,提供了足夠的支撐。
(5)網絡介質由同軸電纜改為以太網,布線簡單、診斷更加方便,減少維護工作量。以太網成本低,盤柜內或者盤柜間,安裝都很方便。使用的都是標準的工業以太網線,可以方便擴充為光纖方式,可以大大延長通信距離,接口穩定,日常維護的工作量小。
對水電站LCU而言,穩定可靠,易于維護是衡量其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工業以太網通信的快速發展,QEIO網絡必將逐步替代S908 RIO。本文中所述的優化方法,為同類型水電站進行LCU升級優化提供了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