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玲
【摘要】教師要塑造學生的靈魂,首先要塑造自己的靈魂。我們教育學生既要言傳,又要身教,而身教重于言傳,教師的道德素質勢必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道德素質,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
【關鍵詞】道德素質;習慣;教師形象
一、道德體現于細節之中,細節的具體表現就是習慣
1.習慣的力量
柏拉圖說:“人是習慣的奴隸!”可見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習慣能載著你走向成功,也能馱著你滑向失敗,如何選擇完全取決于你自己。習慣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它經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影響著我們的效率,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決定著我們的命運。
2.要把好行為變成習慣
行為要變成習慣并非易事,文化就是多年的習慣。校園文化就是師生員工多年習慣的集體養成。品德由習慣組成,習慣體現在細節之中,細節決定我們教育的成敗。有計劃地為自己塑造好習慣,成功其實是很簡單的。良好的習慣就能導向成功。讓我們去挖掘出最真實也最豐富的潛能。
3.教師需要養成的好習慣
首先,從細節處塑造教師的良好形象。具體地說,可以歸納為十戒。一戒語苛訓人;二戒教條盈耳;三戒粗言穢語;四戒方言土語;五戒語病時出;六戒口語過多;七戒喋喋不休;八戒大呼小叫;九戒不合實際;十戒離題閑扯。做到這些并非易事,但只要堅持,也可以把它變成習慣。其次,教師禮儀修養要規范得體。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稱號,教師應更加注重禮節。最后,要寬容公正地對待學生。愛的形式有很多種,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與糾錯的過程。對待“問題學生”,寬容是一副治愈他們身心創傷的良藥。寬容是一種信任;寬容是一種激勵;寬容更是一種仁慈。
二、如何養成好習慣,建立我們的師德
1.鑄煉師德自律始
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
2.沒有愛心的培育就沒有師德的提升
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更困難。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
3.矢志不渝地錘煉穩定的心理素質
教師的心理素質是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點。那么怎么樣去錘煉教師的心理素質呢?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樹立開放意識。教師要結束那種自我封閉、自我滿足、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狀態;立足崗位,立足國情和當地實際。其次要坦誠地接受學生的挑戰。再者我們要能包容學生的過失。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愿所有的教師都能在細節中培養出優良的職業道德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