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瑩
摘要:如今,氣相色譜法已被廣泛應用于糧油食品安全檢測中,促使糧油食品檢測精度和檢測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這對糧油食品質量安全發揮了一定的保障作用。本文從氣相色譜法的工作原理及其特點著手,闡述氣相色譜法的分類,論述氣相色譜法在糧油檢測中的實際應用。
關鍵詞:氣相色譜法;糧油;檢測
氣相色譜法能夠有效彌補糧油檢測方式中的不足,憑借其操作簡單、靈敏性高、檢測成本低及檢測周期短等優勢,幫助工作人員快速掌握糧油質量,比傳統食品檢測方式更為便捷,進而全面提升糧油檢測質量。
1. 氣相色譜法的操作注意事項及其特點
1.1 氣相色譜法操作注意事項
工作人員在檢測過程中,將糧油檢測樣本放置于檢測灌注的其中一頭,在對糧油樣品進行分離時,結合樣品的吸附性對流動的液體以及固定位置進行分配。糧油檢測樣本會隨著管柱的傾斜度進行流動,保證樣本移動速度存在一致性,也有效保障糧油檢測分配系數和時間相同。另外,對于一些檢測分配難度系數較大的環節,對于糧油樣本液體流動速度更高,且操作環節更為嚴格,進而有效地提升糧油樣本檢測的準確度,使得工作人員對于檢測工作的判斷有據可依。
1.2 氣相色譜法的特點
綜合氣相色譜法的工作原理以及最終檢測數據,了解到氣相色譜法存在以下特點:(1)氣相色譜法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氣相色譜常規檢測濃度低于1.0×10-6,針對農殘等物質的檢測濃度可達到1.0×10-9甚至1.0×10-12范圍;(2)氣相色譜法的檢測速度非常快。較為復雜的檢測樣本檢測時間控制在十幾分鐘,并且擁有較高的自動化水平;(3)在物質檢測過程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不僅能夠應用于極易揮發的有機物質之中,同時還能夠應用于沸點較高的樣品物質之中;(4)氣相色譜技術擁有較高的分離率,可對絕大多數的揮發性物質進行檢測;(5)具有較高的檢測效能;(6)氣相色譜法所需要的檢測樣本非常少;(7)氣相色譜法設備操作較為簡單且設備價格不高,能夠有效控制檢測成本。
2. 氣相色譜法的分類
根據選用固定相的不同,將氣相色譜法主要劃分為兩類:氣固色譜的固定相是固定吸附體,而氣液色譜的固定相則是涂有固定液的擔體。根據色譜柱的粗細程度可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毛細管柱,另外一類則是填充柱。在對食品進行安全檢測操作過程中,大多使用氮氣氣相色譜儀,該儀器可同時使用填充柱和毛細管柱,使用材質可參考外部玻璃材質,并將管道的直徑設定在0.18-0.25mm,而高分子多孔的樣本通常則采用0.20或者是0.32mm的管道。
3. 氣相色譜法在糧油檢測中的應用
3.1 藥物殘留情況的檢測
近年來,農藥殘留物超標已經成為當前產品檢驗過程中極為常見的問題。農藥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因此,我國市場監管部門需要加強對農產品經營門店的管理,保障綠色食品安全,這也是我國廣大消費者一直關注的問題。不少糧食都存在農藥殘留的情況,特別是有機氟以及有機磷農藥。檢測人員利用氣相色譜法對糧油食品中的有害物質進行檢測,采用GC/ECD或者是GC/FPD技術對農藥殘留物進行檢測。通過氣相色譜技術檢測糧油中的藥物殘留,過濾檢測樣本中的雜質,降低糧油食品中的有害物質殘渣,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
3.2 重金屬含量的檢測
鉛、汞等物質都屬于重金屬,這是較為常見的環境污染物,不同的重金屬有著不同的危害,并且能夠通過各類方式進入到人體,一旦被人體所吸收,會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很難被排出體外,進而造成慢性中毒。例如,人體內吸收大量的汞則會對人的視神經造成破壞,鎘會引起人體腎功能失調,進而導致高血壓。從我國目前的食品安全情況來看,各類現象層出不窮。2011年,南京農業大學潘根興教授從我國縣級市場170個大米樣本中隨機采購大米樣品進行檢驗,發現10%的大米存在鉻超標的問題。除此之外,2020年云南省昭通市針對湖南省益陽市產出的大米進行銷毀,原因是這批大米出現重金屬超標,由此引發社會群體的擔憂,加強對糧油食品的安全檢測也就顯得極為重要。檢測人員利用氣相色譜法,結合質譜技術對糧油食品中的重金屬含量進行測量,精準把控糧油食品重金屬含量。另外,檢測人員在選擇檢測儀器時,需要做到科學和謹慎,實現對當代糧油食品中的重金屬物質含量的準確檢測,避免糧油食品中出現二次污染的問題。
3.3 抗氧化劑含量的檢測
食品抗氧化劑含量一直是食品研究工作人員所討論的重點,基于傳統食品安全檢測技術不斷提升,提高檢測技術的靈敏度,促使抗氧化劑的檢測技術可以得到更優的發展。氣相色譜法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分離分析方法,有效避免檢測環節試劑多且操作復雜的情況,更有效降低檢測成本,氣相色譜法在糧油食品的抗氧化劑含量檢測過程中,不僅具有十分靈敏的檢測度,檢測精密度也非常高。近年來,大量文獻證實采用氣相色譜法,運用全二維氣相色譜/飛行時間質譜法(GC×GC–TOFMS),快速定性篩查,采用GC×GC二維特征譜圖、TOFMS譜圖庫檢索的定性手段,可在短時間內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食品中十幾種抗氧化劑利用此法測定抗氧化劑含量,待分析物之間及待分析物與樣品基質之間分離效果理想。
3.4 添加劑、多環芳烴等物質含量的檢測
從我國市場所銷售的各類食品來看,大多數的食品中都添加適量的食品添加劑,由此也能發現,食品添加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從食品添加劑的副作用來看,如果食用過多食品添加劑,會對人體產生不良作用。例如甜蜜素這類物質,會給高血糖人士帶來困擾。許多企業為了增加食品購買力,違規添加過多食品添加劑,這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危害。由此,即使是食品制作可添加物質,也會列入食品安全檢測項目之中。而人們經常食用的糧油食品由于極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部分企業會在其中加入食品添加劑以保障產品質量,這也造成糧油油脂被污染,進而降低糧油質量。嚴重情況下,會導致糧油產生醇等有害物質,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毒性流體,很大程度降低糧油整體質量,人們在食用這類糧油后,也會大大增加患病風險。工作人員在檢查糧油食品時,通常會采用色譜儀這類專用儀器進行監測,氣相色譜儀擁有較高的靈敏度,幫助研究人員檢測出糧油食品中所添加的多環芳烴等其他類型的食品添加劑,有效保證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3.5 糧油溶劑殘留量的檢測
結合各地市場監管機構所發布的食品安全抽檢數據能夠了解到,在近期食用油產品檢測中,溶劑殘留量成為目前糧油質量檢測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溶劑殘留量作為糧油產品檢測中的強制性檢測指標,能夠從中了解到產品質量是否符合生產標準,同時也能夠反映出糧油生產企業的成本大小。一般情況下,溶劑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大多源于生產加工中使用浸提溶劑,而在后期的制作工藝中并未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去除溶劑,由此也可將此類產品稱之為壓榨。當糧油食品中所含有的溶劑殘留量比例過高時,人們長期食用此類產品,這類物質會對人們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同時也會對人們的造血系統造成不良影響,致使人體健康受到損害。
在傳統的檢測工作中,糧油檢測一般都是通過溶劑浸出的方式進行操作,這樣有利于脫溶的處理,我國對浸出食用油的溶劑殘留物質含量限制標準在50mg/kg之內,工作人員一般只需檢測6號溶劑量即可,在檢測工作中利用空氣氣相色譜法將溶劑殘留量進行分離,這項測定技術是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規定的檢測方式。除此之外,這類檢測方式通常還會被運用到油脂脂肪酸以及芥酸的含量檢測工作中,通過GC/FID氣相色譜法能夠對糧油內的30多種脂肪酸含量進行測定,同時還能夠檢測其中芥酸是否存在過量等問題。將氣相色譜法與檢測技術結合,能夠達到食品檢測的目的,同時也能夠為我國食品安全提供可靠卻準確的數據。
結語
社會經濟發展促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不斷提升,在食品安全質量問題方面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氣相色譜法,也得到更為有效的技術升級。氣相色譜法作為糧油食品安全質量鑒定的有效方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我國氣相色譜法正在朝著更為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氣相色譜法的實用性也會更強,并且在糧油檢測工作中更加無法替代,為人們的生活質量水平提供更為牢固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