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李一冰是在2017年,在連云港市組建廣場健身舞運動協會,成立大會之前,我在江蘇省廣場健身舞運動協會賀珍珠會長的引薦下,去辦公室找李一冰,想請她親臨我們協會成立現場。在見到她之前,我就聽體育界的友人談論過她,大家都一致認為,李一冰是一位求真務實的人,她不慕虛榮,腳踏實地,敬業樂業,友人們對這位體育界女領導的評價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此前我和李一冰除了因工作有過幾次電話聯絡外,還沒有更多交往,揣摩著一個江蘇省體育總會的秘書長,必定該是個體魄健壯的運動員吧。見到她時我才發覺自己的判斷錯了,李一冰個子高挑,一雙眼睛明亮清澈,顯得特別精神,充滿著活力。后來我才知道,李一冰出自體育世家,還曾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火炬傳遞者,難怪氣質出眾。她見我們進來,忙為我們沏茶,熱情溫暖。
聽了我的來意后,她歉意地笑著說:“實在不好意思,你們的活動和另外一個活動時間上有沖突,我去不了,只能提前祝你們成立大會圓滿成功了。”她的話很短卻很真誠,沒有套話官話,不會讓人有絲毫不舒服。我知道作為省體育總會秘書長,工作必然是千頭萬緒、辛苦而又繁雜的,可她身上卻絲毫看不出厭倦和敷衍,那種務實、坦率的工作態度讓人嘆服。
她笑著對我說:“我倆都是協會秘書長,協會工作比較瑣碎,而且很清貧,往往會出力不討好,有時要厚臉皮,有時要受委屈,但社會組織工作更能鍛煉人,我們要謹慎對待容易的事情,慎重處理細小的事情,對待任何一項工作,都要做到不敷衍,不偷懶,不應付,堅持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項任務。”她的一席話,讓我受益匪淺,很受啟發。崗位不在高低,但對待每一個崗位,我們都要兢兢業業,全力以赴,不擺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在推進各項工作時更好地把握規律性、增強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要勇于創新,奮力開拓,敢為人先,只要是有利于事業發展,就大膽試、大膽闖、大膽干。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的支持和關心下,連云港市廣場健身舞運動協會成立之后,成績斐然。在全國廣場舞行業流傳著這么一句順口溜:“全國廣場舞看江蘇,江蘇看連云港。” 我聽了這話,雖有些汗顏,但也很自豪,當然也會覺得壓力更大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和李一冰聯系漸漸多了,她經常會在我朋友圈里為我點贊,有時也會在微信上聊聊當下的工作,感覺甚好。相同的感悟,讓我們成了心靈相通的朋友,那種感覺很親近,好像她是我失散多年的知己。
李一冰是一位很會工作的人,她善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善于找到攻堅破難的好措施,許多棘手的問題她都可以舉重若輕、輕松應對。
前年國慶長假的一天,我和省協會的一位領導就協會開展一項評比達標活動產生了分歧。我當時有些激動,準備向李一冰匯報此事,有人提醒我,這位領導和李一冰關系非常好,不要自找沒趣。友人的提醒多少在我心里引起一些漣漪,我考慮再三,下決心還是要將此事向李一冰報告,不能讓亂作為的現象蔓延。
沒想到我在電話里滔滔不絕和李一冰講了一個多小時,她都沒有打斷我的敘述,靜靜地聽著,等我講完后,她才語氣誠懇地對我說:“蒯秘書長,我馬上了解一下,如確有此事立即讓他們停止。謝謝秘書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這個錯誤,不歸他們,歸我,是我沒有將國家有關政策向他們解讀透。”當天下午,我就看到了這個協會發來的通知,將原先在全省范圍開展的評比活動改為在協會范圍內開展評比。這就是李一冰的工作作風,雷厲風行,不護短,有擔當。
工作中的李一冰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實干家,生活中的她卻是個非常有情趣的人。工作之余她喜歡讀書,也會動動筆寫自己心里的話,曾經無意中在網上看到她寫的一篇《懷念媽媽》的散文,特別有新意,文章撇開了一般描寫母女親情的傳統模式,以開闊的視野,在平實的敘述中,層層鋪敘表現出母親的堅韌、勤勞、樸實與偉大,字里行間流露出對母親的由衷尊敬與感恩,把那種對生命載體——母親的親情,上升為對生命本體的珍惜、尊重與熱愛,讀來意蘊深遠。我喜歡她的文字。
2019年8月的一天,李一冰在省廣場健身舞運動協會賀珍珠會長陪同下來到連云港調研。這一天,她們連續跑了三個城市,連中飯都是在車上吃,到連云港時已經是下午5點了,可李一冰不顧一路疲憊,立即召開了調研會議。我把近幾年我市廣場舞協會發展情況向她匯報,她聽得很認真,對我們協會的工作給予了肯定,也提出要求。隨后,她還動員參會人員給省體總的工作提提意見和建議。
我坐的位置和她很近,感覺她的聲音雖輕柔和緩,言語卻條條在理,帶著強大的自信,如溫婉流淌的溪流慢慢滋潤著你,感染著你,讓你不由自主地信服她,信賴她。會議結束后,我們再三挽留她們一行,可李一冰笑著婉拒了:“謝謝,不用了,我們連夜趕路,這樣不影響明天上午的調研活動,要是住這,明天上午趕路還要半天時間,大家都是熟人,各忙各的,不用客氣!”說完,和我們一一握手道別,登車離去。
成功的人都是特別努力的,望著遠去的汽車漸漸隱于夜色中,我特別感慨:江蘇省體育總會之所以能有今天這樣的成就,離不開這位秘書長的努力。她好像永遠不知道疲倦,永遠匆匆在路上。
蒯天:江蘇省作家協會理事、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理事、江蘇華夏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中國散文學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散文學會執行會長。曾榮獲四次中國戲劇文學獎、首屆中國戲劇文化獎、全國冰心散文獎等獎項。
編輯 木木 6913729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