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秀春

撫順煤礦始采于1901年,具有百余年開采歷史。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撫礦集團”),于2001年9月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是原撫順礦務局改制而成的國有全資公司,現隸屬于遼寧省能源產業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建國以來累計生產優質煤炭近8億噸,實現利稅223億元,為撫順贏得了“煤都”美譽,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習近平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蒞臨過撫順煤礦。
自1901年民族資本家王承堯在撫順開采出了第一鏟“烏金”,至今已過去了一個多世紀的時光;從1914年開建古城子第一露天堀,迄今也已逾百年。回顧百年間的崢嶸歲月,從1928年發展建立黨的關系、開展黨的工作到1930年中共撫順特支秘密成立,百年發展的進程,幾代礦工從自發斗爭到自覺革命,演繹出一部可歌可泣的黨建發展史,譜寫了一曲壯懷激烈、跌宕起伏的傳奇。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便對東北地區黨的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從1927年10月起,撫順就有了地下黨組織的活動,領導撫順礦工向日偽反動統治開展了不屈不撓的斗爭。1928年,滿洲臨時省委正式委派杜省吾、王立功來到撫順煤礦,秘密開展黨的活動。1929年7月,楊靖宇任撫順特支書記,他親自領導礦區運輸工人罷工。1930年6月,中共滿洲省委又安排張干民來撫順任特支書記。林仲丹在任滿洲省委職委書記時,也多次到撫順煤礦指導工人運動,1930年11月9日,他化名陳子真到撫順宣傳抗日。
從此,撫順煤礦黨組織隨著時代潮流不斷成長發展,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工人建立紅色工會、領導罷工斗爭,使礦山運動由自發的經濟斗爭,發展為自覺的、有組織的政治斗爭。
1948年10月31日晨7時,撫順宣告解放,撫順煤礦再次回到人民手中,在黨中央的高度關注和歷屆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下,新生的撫順煤礦為國家貢獻了第一噸煤、第一桶油、第一包鋁、第一爐鋼等諸多填補新中國空白的“第一”,為撫順贏得了“煤都”的美譽。
在時任市委副書記、礦務局局長王新三的領導下,撫順礦務局黨的工作走向了正軌,于1949年1月17日召開首屆礦工代表大會,經與會礦工代表共同推選,同年2月29日,撫順市、礦總工會籌備委員會成立。提出了“全面恢復,重點改造,迅速發展”的方針,領導礦區職工開始全面恢復工作,并積極吸收優秀工人、知識分子入黨,加強基層組織。
到1952年,撫順礦區建立黨委4個、總支7個、支部7個,黨員發展到6800余人。從1953年開始,國家正式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撫順礦區黨組調整,劉鳴任黨組書記,領導全體職工為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經濟發展需要,進行大規模總體改造,僅用3年時間就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改建任務,開拓了30多個新采區,煤炭生產能力達850萬噸/年。這一時期,礦區已有黨的基層單位22個,其中黨委7個,直屬總支、支部14個,黨員13000余名。同年10月18日至21日,在撫順煤校禮堂召開了撫順礦區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從此撫順礦務局黨的工作邁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
1955年5月22日,中共撫順市委決定并經遼寧省委批準,撤銷中共撫順市委礦山部,成立中共撫順礦區委員會,于同年8月1日正式成立,并召開了第一次委員會議。經討論,市委副書記杜黎兼任礦區常委書記,主持礦區黨委工作。這一時期,礦區的直屬單位已達26個,其中基層黨委22個,直屬總支、支部4個,黨員18300人。
礦區黨委成立后,重點抓了兩方面工作:一是將工作重點放在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任務上。二是加強了機構調整和干部配備,對各廠礦黨政干部進行了調配。
“一五”期間,撫順煤礦煤炭年產量最高達1832.68萬噸,為全國之最,1954年的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9.6%。據統計,建國以來,撫順煤礦累計為國家生產優質煤炭近8億噸,為國家經濟發展和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撫順煤礦為支援國家建設,先后派出干部和科技人員1198人、產業工人11509人,他們以澎湃的激情,無怨無悔地投身祖國各地煤礦建設,為新中國工業的發展壯大奉獻了智慧力量,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二十世紀中葉后的近三十年時間里,撫順礦區先后經歷了“一學兩趕”的運動歷練,“國企整頓”的體制重塑,“加速改革”的思想蛻變。
20世紀80年代初期,為鞏固和加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加強領導班子和職工隊伍建設,撫順礦區加快了全面貫徹全黨工作重點大轉移的步伐,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
1983年,根據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同志提出的“在思想理論戰線上不能搞精神污染”重要指示,撫順礦區黨委聯系實際,反復宣講精神污染的危害性,指出清除精神污染同樣也是經濟戰線、工礦企業不容忽視的重大問題,并號召廣大黨員要爭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帶頭人。
1985年,為端正黨風,整頓礦區社會風氣,堅持“兩個文明”建設一齊挑,撫順礦區黨委重點選樹了一批極富時代特色和引領作用的先進典型,弘揚正氣,匯聚力量。
1990年10月29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的江澤民專程來到撫順礦區并親臨西露天礦生產一線,囑托大家要好好干,做有陽光的事業。
1998年,為不斷提高黨員的改革意識,增強改革的承受能力,盡快實現國有企業三年脫貧目標,撫順礦區黨委重點對全體黨員進行了鄧小平理論、轉換思想觀念、市場經濟理論以及“三講”“四信”“四科”教育,促進了黨員思想的轉變,使干部職工較好地適應了撫順礦區轉產和公司化改制等新形勢。
2001年9月29日,撫順礦務局改制為撫順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為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在此之后較長的一段時間里,撫礦集團黨委相繼對全體黨員進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以及“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等教育。相繼開展了“與時俱進求發展,奮發有為攀新高”“知、愛、忠、興”以及“愛崗敬業,創先爭優”等主題教育活動。
2013年6月,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集團黨員中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2015年4月,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對黨員干部在思想、作風、黨性上再次集中“補鈣”“加油”。
2016年2月,接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并將其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解決了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向縱深發展。
2017年10月,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不斷強化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進入新時代,撫礦集團一如既往地把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擺在首位,切實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員干部的理論武裝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扎實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實踐于行。在黨的領導下,“撫礦人”腳踏實地、苦干實干,無論在煤炭科學開采,還是在油頁巖綜合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成就,其中頁巖油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乃至全球第一,掀開了百年礦區轉型升級的新篇章。
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視察期間專程來到撫礦集團西露天礦,他十分關心西露天礦礦坑治理和撫礦集團的未來發展,囑咐省、市和撫礦集團領導,要本著科學的態度,認真搞好評估論證,把綜合治理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決不能為治理而治理。
就是從那時起,撫礦集團以愈發鮮明的政治自覺,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了西露天礦綜合治理和整合利用工作。兩年多來,撫礦集團將西露天礦削坡減重、回填壓腳、疏干排水、邊坡監測、消防火、生態修復及環境整治等七大工程作為前期治理工作的重點,制定落實整體治理利用方案,先后完成治理面積170多萬平方米,栽植各類樹木200余萬株,生態修復總面積達110多萬平方米,全面提升了礦坑安全保障系數和生態環境質量。
黨旗引路,心正眼明。一百年的無悔相隨,淬煉了撫順煤礦愈發堅毅的赤焰火種。從民主革命時期的薪火相傳到新中國建設時期的激情迸發,從改革開放時期的癡心不改到進入新時代的熾烈升騰,撫順煤礦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肩負使命,不懈奮斗,初心不移,砥礪前行。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充分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在企業發展的一個又一個重要時段,站排頭、當表率,鼓干勁、建奇功。一批又一批“模范共產黨員”“撫礦好干部”和“最美員工”不斷涌現,愈發生動地彰顯了黨組織的光輝形象,令三十里煤海之間黨的形象愈加鮮明。
百年冶煉,忠心赤膽。“十四五”時期,撫礦集團有決心、有信心扎實踐行新發展理念,走高質量發展道路,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西露天礦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綜合治理與整合利用”。以“傳統能源+新能源”相協調的現代綜合型能源企業為定位,不斷完善“一核兩鏈”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采取“內外并舉、雙輪驅動”舉措,培育打造“兩大示范基地”,到2025年末實現“兩個一百”奮斗目標,到2035年末實現經營總收入和煤油產量“再倍增”。把可期可待的藍圖化作推進轉型升級的生動實踐,以可觸可感的成果譜寫高質量發展的絢麗華章,為黨旗添彩,為黨徽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