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改林
“三個第一”,即“第一知情人”“第一聯系人”“第一幫扶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容。當前,煤炭企業發展形勢異常嚴峻,把握好新發展階段、貫徹好新發展理念、構建好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河南鶴壁中泰礦業工會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踐行“員工是第一牽掛”發展理念,針對員工“急難愁盼”問題,當好“第一知情人”“第一聯系人”“第一幫扶人”。鶴壁中泰礦業通過落實工會組織“三個第一”工作制度,理順了員工情緒,凝聚了員工思想,激發了員工活力,推動了礦井持續穩定向好發展。
走群眾路線、做群眾工作,既是共產黨員的本色,也是新時代新形勢下對工會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好黨的群眾工作,把員工小事當作大事辦,第一時間了解員工“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員工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才能贏得員工群眾的信任和擁護,真正調動起員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為當好員工困難的“第一知情人”,在第一時間了解員工的“急難愁盼”問題,鶴壁中泰礦業工會建立了“主動接”“主動訪”兩個平臺,第一時間了解員工的困難。在“主動接”方面,設立了熱線電話、手機短信、微信群、QQ群等多種通訊渠道,及時接收員工反映的信息;設立“車間工會接待室”“礦工會接待站”“周五接待日”三個第一接待站,全天候接待員工。在“主動訪”方面,定期開展“三個一”走基層活動,每月深入基層區隊下訪,通過座談會的形式了解員工情況,定期開展員工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三最”問題調查,第一時間掌握職工反映的情況、提出的意見、遇到的困難以及提出的投訴請求;擬定了“N必談”工作法,員工遇到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家庭變故等,工會專干必須深入到員工家中重點走訪談話,了解員工現實情況。如,2020年11月份,在走訪過程中得知準備隊有十四名員工反映工資待遇問題,鶴壁中泰礦業工會及時組織召開座談會,找出問題根源,修改了計分辦法,調整了分配方式,消除了職工怨氣。
鶴壁中泰礦業工會通過多種方式,第一時間了解員工困難,解決員工實際問題,促進了員工團結協作、隊伍穩定,職工凝聚力日漸增強,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都能出色完成,礦區保持了和諧穩定局面。
發現問題和異常及時與員工取得聯系并直接介入,是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的前提和基礎。
為當好“第一聯系人”,鶴壁中泰礦業工會建立了車間工會和礦工會“兩級工會聯動”以及“三級主席聯系”制度。車間工會和礦工會“兩級工會聯動”,即在知道員工遇到重大困難疾苦時,工會組織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及時與員工保持密切聯系,協調解決或迅速傳遞信息,為進一步幫扶提供信息保證。“三級主席聯系”,即車間工會主席作為一級聯系人,知道員工遇到重大困難疾苦時,能夠解決的,第一時間解決,或與基層車間黨政領導研究解決,解決不了的,及時向礦工會匯報、傳遞信息;礦工會副主席作為二級聯系人,接到車間上報信息后,及時與困難員工取得聯系,按礦工會聯系制度,啟動協調幫扶解決問題機制,及時解決員工實際困難;礦工會主席作為三級聯系人,是聯系困難員工的總責任人,負責總體協調困難員工聯系工作,主動上門聯系重大困難員工,組織研究解決員工實際困難,落實聯系工作制度,保證困難職工聯系工作穩步推進。如,鶴壁中泰礦業工會工作人員在走訪中了解到機運隊一職工,家庭經濟非常困難,家中勞動力少,本人無法安心工作,情緒不穩定,無形中存在安全生產隱患。車間工會和礦工會發揮聯系人作用,通過進社區、入戶調查全面掌握其家庭情況,及時為其建立了困難職工檔案,長期對其家庭進行幫扶救助,解除后顧之憂,使其能夠安心工作,保證了安全生產。
同時,鶴壁中泰礦業工會不斷擴大聯系范圍,在聯系幫扶困難職工的基礎上,在維護員工權益、群眾安全生產、員工提升技能、豐富文化生活、特別關愛行動等方面當好“第一聯系人”,組織有關部門及時召開聯席會議,討論決定解決職工關心關注的問題,把聯系幫扶責任落到實處,最大限度聯系解決好涉及員工切身利益問題。
工會組織作為員工的“娘家人”,必須把員工幫扶工作當作重要政治任務,在聯系知情員工遇到重大困難疾苦時,必須第一時間幫助解決,當好員工困難的“第一幫扶人”。

鶴壁中泰礦業“三個第一”接待站
在員工困難幫扶工作中,鶴壁中泰礦業工會甘當“第一幫扶人”,多渠道準確掌握職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以及需要解決的“急難愁盼”問題,不間斷開展幫扶工作,做到情況在一線掌握、工作在一線開展、問題在一線解決。每年春節前開展“冬送溫暖”活動,對困難職工進行普遍救助,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單位領導成員與特困職工、困難職工結對子,有針對性地實行“一對一”幫扶,解決具體問題;每年開學季,開展“金秋助學”活動,確保困難職工子女能夠繼續完成學業;關注因突發性事件臨時致困職工,由本人申請、組織審核,確定救助標準,及時“雪中送炭”;炎熱夏季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夏送清涼”慰問一線職工活動。同時,針對困難職工的不同困難程度、不同致困原因、不同幫扶需求,制定幫扶措施,落實幫扶內容,明確脫貧時限,形成了黨委領導、行政支持、工會運作的困難職工幫扶長效機制,實現困難職工“檔案管理規范化、信息反饋暢通化、幫扶方式多樣化、幫扶工作制度化、幫扶落實常態化”。如,鶴壁中泰礦業綜采一隊車間工會發現本隊一名職工在班前會后,躲到會議室的一角喝口服藥,情緒也不穩定,便上前詢問。在再三追問下,才說出實情。該職工患有疾病需服藥治療,且一家八口人的生活全靠其一人,生活的壓力大,導致思想情緒低落。得知情況后,鶴壁中泰礦業工會及時安排專職工作人員到其家中,安慰其正視困難,并為其申領了困難生活救助,申報公司級特困戶,開展立體式幫扶。工會的幫扶使該職工堅定了信心,痊愈后,回到崗位積極努力工作,處處發揮榜樣作用,為全礦安全生產做出了積極貢獻。
鶴壁中泰礦業工會通過日常幫扶、重大節日幫扶、領導結對子幫扶、突發事件幫助、特別關愛幫扶、特殊群體幫扶等幫扶方式,做到了“應幫盡幫”,擔負起了“第一幫扶人”責任,構建了和諧溫馨的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