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動態分析》研究部
自今年3月RobloxDPO帶火了元宇宙后,這一概念的熱潮就沒有停歇。近日,國內外巨頭又動作頻頻,在元宇宙領域布局加碼:Facebook改名Meta,宣布allin元宇宙;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也開始躍躍欲試,宣布成立相關公司;蘋果、百度、網易、騰訊更是早已行動。
但令人擔憂的是,元宇宙目前并沒有統一定義,技術、監管等方面存在不確定風險,商業化時點無法敲定,參與者質量也參差不齊,不少入局公司被曝出“掛羊頭賣狗肉”。不過這并不影響資本市場狂歡,資金大量涌入,相關概念股一路“飄紅”。
元宇宙是否能成為一塊真正的“藏寶地”?目前機構各執看法。但普遍的觀點是,元宇宙距離實際落地,還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
近日,Facebook改名、全面進軍元宇宙的事情又引起市場廣泛關注。10月29日,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公司改名為“Meta”(意為元宇宙的元),股票交易代碼也換成了“MVRS”。扎克伯格在公開信中說到:“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以元宇宙為先,而不是以Facebook為先。”此前,扎克伯格就表示,Facebook會全力押在元宇宙上,將在5年內轉型成為元宇宙公司。公司計劃未來五年內在歐盟雇傭1萬名員工,以推動建立元宇宙。今年9月,Facebook就承諾投資5000萬美元打造元宇宙,同時宣布掌管AR/VR業務的負責人被提拔為公司首席技術官。
無獨有偶,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也宣布要成立元宇宙公司。11月5日凌晨,羅永浩在微博上表示,“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此前,羅永浩曾對外稱,自己還完債后將回到科技行業,此番言論或意味著其回歸后的第一步棋是進軍元宇宙。
11月2日,微軟CEO納德拉宣布全面進軍元宇宙,并表示在2022年將旗下的虛擬體驗平臺Mesh直接引入MicrosoftTeams。消息發布當天,微軟股價上漲了1.14%,每股報收333.13美元,公司市值突破2.50萬億美元,超越蘋果。
連運動服裝廠商耐克也坐不住了。11月3日,Nike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多項專利需求文件,在每份文件上都個別注冊了用于鞋類、服裝、運動器材、頭飾、眼鏡等版本的商標,希望在未來將其應用于虛擬世界的銷售中。同時公司在持續招募虛擬物件設計師,為公司創建虛擬鞋類和其他相關產品。
蘋果也高度看好AR發展。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曾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蘋果最快將會在2022年發布AR眼鏡。
國內企業也不甘落后,紛紛下注。近日,百度申請注冊了MetaApp商標,或將入局元宇宙,商標國際分類涉42類設計研究、9類科學儀器。MetaApp今年開始著手研發虛擬世界。同時,網易也申請注冊了“網易元宇宙”、“雷火元宇宙”、“伏羲元宇宙”等商標。早在3月,騰訊、字節跳動、阿里等巨頭也有所布局。據自媒體智東西統計,目前騰訊在今年10個月內已至少投資了67家游戲公司,或許將以“游戲+社交”的方式接軌元宇宙。
產業面的躁動很快傳導到了資本市場。A股元宇宙概念指數在近期的連續利好下突飛猛進(見圖一),多只概念股股價也強勢上漲:11月1日至11月9日,不足10天的時間,10只個股就實現了20%以上的漲幅。其中佳創視訊累計漲幅高達86.47%;中青寶累計漲幅高達62.77%。年初之今,兩只股分別創造了157.66%、277.21%的漲幅,位列所有概念股的一、二名。
圖一:元宇宙概念指數走勢

元宇宙究竟是什么?有意思的是,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定義。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現在1992年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中。小說描繪了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元界”。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虛擬分身,人們通過控制這個虛擬分身來相互競爭以提高自己的地位。
中信證券認為,元宇宙是未來20年的下一代互聯網,是人類未來的數字化生存。元宇宙是一系列技術的“連點成線”,能夠帶來超越想象的潛力,驅動產品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終極的元宇宙將包含互聯網、物聯網、AR/VR、3D圖形渲染、AI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云計算等技術。
VR/AR被認為是元宇宙最明確的一條實施路徑,且相關產品都收獲了不錯的市場反響。2020年10月,Facebook發布了VR頭戴設備OculusQuest2,售價299美元,當年第四季度銷售額就超百萬臺。據映維網預測,該產品今年銷量將突破800萬臺,成為行業絕對爆款。此外,字節跳動收購的國內VR硬件廠商Pico2020年硬件銷量位居中國VR市場份額第一,Pico于今年5月又發布了新一代VR一體機Neo3,售價2499元,開售24小時銷售額便破千萬。
目前,這些產品主要應用場景是游戲。不過參與者們還給出了更多設想,一是社交。在“社交元宇宙”里,可以憑借自己的虛擬化身,體驗多樣的沉浸式社交場景,在接近真實的共同體驗中一起交流、娛樂,建立社交連接;二是區塊鏈,通過元宇宙使事物能夠在真實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進行等值的相互映射、相互轉換;三是藝術,元宇宙之下能產生更多元、更新穎的藝術表達方式;四是電影。類似于藝術,通過VR/AR可以隨意構建可媲美現實世界的虛擬世界,為觀影者帶來更生動的視聽體驗。
VR/AR后期的成長動力依然強勁。VR陀螺預計,2021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將突破980萬臺,到2026年全球VR頭顯出貨量將達到4000萬臺,每年復合增速32%;另據行業數據預計,中國VR產業的市場規模2020年達到413.50億元,2023年將達到1051.60億元。
雖然業界對元宇宙給出了宏大而美好的預期,但畢竟元宇宙仍處于混沌初階時期,還有很多痛點懸而未決。
首先,元宇宙所涉及的AI、圖形引擎、高速無線通信等各個技術存在頗多漏洞,且后續進程也具有不確定性。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主流PC配置很難兼顧VR體驗的畫質與流暢度,導致無論是最基礎的畫面幀率還是決定互動體驗的空間定位性能都較差,容易發生卡幀、掉幀、錯位等情況;此外在設計上,VR設備基本都是一個密不透風的塑料盒子戴在頭上,很容易讓使用者產生眩暈感,進一步降低舒適度。
其次,元宇宙應用方向單一,游戲幾乎是目前元宇宙唯一的使用場景。雖然入局者給出了更豐富的構想,但由于技術、企業協作等種種問題,至今很難落地,何時商業化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而就是這樣一個還沒有統一界定、技術等各方面發展不成熟的概念,各路資本已迫不及待吹響沖鋒號角。由于概念不清,參與者魚龍混雜,活躍在元宇宙領域的,不僅有VR/AR、游戲廠商,還有通訊芯片、傳統機器人、幣圈等各路人馬,與元宇宙相關的論壇和峰會遍地開花,很多場次都是人山人海。
其中幣圈尤為狂熱,因為元宇宙由實入虛的性質,與幣圈“去中心化貨幣”的邏輯相符。某幣圈人士表示,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圈子內的躁動。其所在的某個炒幣社群,每天都有數十條自動發送的元宇宙項目游戲,邀請買幣體驗。
但這無法掩蓋很多“追風者”的迷茫。“那些找來的人,他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害怕被時代給拋棄掉。”一位從事虛實交互的人工智能業人士直言。
不少元宇宙項目評定人士在網絡平臺表示,一些VR公司僅僅只給老產品裹上了一層新包裝,就開始說自己在做元宇宙,其實項目十有八九都摻有水分。上述幣圈人士透露,炒幣群里的那些項目,網頁UI設計很簡陋,社群內討論的人話術也很相似。“一看就是來圈錢的。”他直言。
A股市場也傳遞出不安的氣息,多家企業的元宇宙業務都遭到了監管機構問詢。
11月4日,元宇宙概念股中青寶兩度收到深交所關注函,深交所要求說明其正在研發的元宇宙相關游戲《釀酒大師》的具體內容、與元宇宙概念的關聯性等問題,是否存在蹭元宇宙熱點概念炒作股價的動機。
同日,天下秀公告稱,公司研發的“虹宇宙”社交產品目前處于測試階段,正式上線時間不確定,尚未接入VR、AR等技術,有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11月5日,盛天網絡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具體說明現有業務與元宇宙概念的關聯性,元宇宙接入點、元宇宙體驗專區的具體業務內容及產品形態,現有云游戲業務的開展情況及收入占比,對云游戲及元宇宙關系的判斷依據。
盛天網絡此前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表示,擬在線下場景打造元宇宙接入點,在網吧中開辟元宇宙體驗專區,近期已開展了相關項目的前期立項和研究準備工作。
前期,佳創視訊曾在互動平臺透露,公司開展的VR業務即涉及元宇宙概念的核心技術基礎之一。而后在11月7日遭到深交所問詢,要求說明上述論斷的原因、依據,及相關表述是否嚴謹、合理,是否存在主動迎合市場熱點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
元宇宙定義混沌不明,質量參差不齊,就意味著存在較大政策和機構監管風險。還有券商提出,元宇宙和數字世界對于電力能源的消耗,需要更多可持續能源和儲能基礎設施,或給未來能源結構提出挑戰。
“現在談元宇宙就像討論在火星上建城市一樣,沒啥實際好談的。”有投資者如是說。
盡管產品確定性不明,但并不影響資金瘋狂涌入。
除了不少企業順利拿到大額融資,相關概念股的股價也是一飛沖天。
2021年11月2日至11月5日,短短三日佳創視訊股票價格累計上漲66.49%,與同期創業板綜指偏離度較大,于11月4日觸及異常波動標準。公司股票價格11月1日至11月9日累計上漲68.02%。(圖二)。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市場宏觀情況、行業情況、同行業上市公司股價走勢,分析說明其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近期股價漲幅與公司基本面是否匹配等等。
圖二:佳創視訊近期股價走勢

天下秀自10月28日以來,公司股票連沖5個漲停,11月1日至11月9日累計漲幅達25.83%。(圖三)
圖三:天下秀近期股價走勢

中青寶11月1日至11月9日累計漲幅達52.76%,10月初至今累計漲幅超130%。(圖四)
圖四:中青寶近期股價走勢

元宇宙究竟是下一個實打實的風口,還是市場的黃粱一夢?關于這個問題,業界和市場都有所分歧。
部分券商已給出了明確投資路徑。中信建投的研報稱,國內外巨頭積極布局元宇宙,新產業機遇將至,建議關注三條主線:一是多領域綜合布局的巨頭,包括騰訊、字節跳動(未上市);二是內容端優質公司,包括芒果超媒(5G&VR制播技術+虛擬主持人)、三七互娛、完美世界、吉比特、天下秀;三是VR/AR產業鏈優質公司,包括歌爾股份、舜宇光學科技、水晶光電。
華西證券表示,元宇宙底層架構上,值得關注的標的包括數字認證、視覺中國、弘業股份、安妮股份、東方電子等;后端基建包括科大訊飛、海康威視、景嘉微、浪潮信息、中國長城、中科曙光、青云等;前端設備包括歌爾股份、瑞芯微、京東方A、韋爾股份、思瑞浦等;場景內容上包括超圖軟件、科大訊飛、中望軟件、完美世界、中青寶、吉比特、佳創視訊等。
而另一部分機構態度更偏謹慎。比如中信證券表示,終極元宇宙尚需極大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創新,可能要到20年至30年之后才有可能實現,屆時更多工作和生活將數字化,在線時間顯著增長、三維數字世界、高智能度AI等都將帶來人類數字經濟高度繁盛。
“當前距離終極元宇宙還有較長的發展路徑,亦具有較多不確定性。當前時間點,很難給出元宇宙的短期受益投資標的。”中信證券稱。
產業人士雖然對元宇宙抱有極大愿景,但他們也多認為元宇宙落地需要耐心等待。扎克伯格此前表明:“元宇宙的投資并不能立刻帶來利潤,預計到這個十年的晚些時候,或會更像個真正的商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