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由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組織編寫的《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0)》(下稱《報告》)在浦江創新論壇上正式對外發布。
《報告》顯示,“十三五”以來,國家高新區創新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主要科技經濟指標全面增長,成為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2019年,全國169家國家高新區園區生產總值(GDP)達到12.14萬億元,GDP總額相當于全國GDP的12.3%。高新區入統企業14.1萬家,實現營業收入385 549.4億元、工業總產值240 262.0億元、凈利潤26 097.4億元、出口總額41 371.5億元,2015年以來分別實現年均10.6%、6.1%、12.3%和7.2%的增長。
《報告》認為,國家高新區整體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創新發展水平不斷提升。2010—2019年,高新區創新能力總指數從100.0點提升至326.4點,9年增長了226.4點。其中,2019年總指數較上年增長43.8點,指數增速達15.5%,創新資源集聚、創新創業環境、創新活動績效、創新國際化、創新驅動發展5項主要指數均有顯著增長。
在各項指數中,創新能力的5個分項指數均創歷史新高。2019年,創新創業環境指數表現尤為突出,其對總指數增長貢獻率達到56.4%,遠超其他4個分指數,且連續9年指數曲線呈J形增長。這表明,國家高新區創新創業環境得到快速且持續的改善,已率先形成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隨著創新資源要素不斷集聚,國家高新區成為新時代國家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數據顯示,2019年國家高新區創新資源集聚指數平穩增長6.5%,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6.8%。創新資源的不斷集聚為國家高新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不斷激發創新活力、提升創新水平提供了戰略性支撐。
《報告》提到,國家高新區創新活動績效指數近兩年有較為明顯的抬升趨勢,2019年該指數增長10.7%,對總指數增長的貢獻率為7.9%,創新投入產出成效顯著,逐漸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創新型產業格局。
值得關注的是,國家高新區創新國際化再加速,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發展平臺;踐行新發展理念,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但同時,區域發展不平衡,東部地區優勢突出。
面向“十四五”時期,《報告》建議,國家高新區建設應全方位響應并參與新型舉國體制,推動科技創新主題;聚集與培育創新資源,為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釋放創新潛力;搶抓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機遇,布局新場景、發展新經濟;高質量培育高科技企業,全鏈條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高標準建設智慧新城,引領新時代、帶動新生活、倡導新文明。
據了解,《國家高新區創新能力評價報告》是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的工作內容之一,2021年是該系列評價報告自2013年發布以來的第八期,本期《報告》評價對象范圍涵蓋至2019年底的全部169家國家高新區。
(來源: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