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最大限度滿足了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同時,人們越來越關注建筑質量和安全性。就建筑業的技術水平來看,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項目中主要應用的結構形式之一,混凝土結構質量會對項目整體質量造成直接的影響。為了確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加強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管理。一方面要對施工技術質量進行監督,另一方面要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符合設計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質量,保證工程整體的安全性。
關鍵詞:土木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
土木工程建筑中相關的混凝土結構非常重要,其質量直接影響建筑的施工建設效果,因此,在具體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領域中應重視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在應用各種技術措施的過程中保證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從根本上規避預防相關的工程質量問題,發揮先進技術的作用優勢。
1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應用優勢
1.1具有一定的可模性優勢
對于相關結構來講,在攪拌完成以后,能夠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塑形處理,設置在模具中制作成為設計圖紙規格的結構,能夠加快結構的成型速度,規格符合設計標準、制造要求,通過系統化、有效性的方式來進行結構的塑形處理,保證工程結構的穩定性和強度,達到良好的工程建設目的。
1.2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優勢
通常情況下,質量符合標準的混凝土結構,應用在土木工程建筑領域中的壽命很長,只要不出現裂縫問題、其他的質量問題,就能夠確保耐久性,與傳統的土木工程結構相比,應用的時間很長,壽命也很高,可以在保證質量的同時預防出現壽命不足的現象。
1.3具有高效益的良好優勢
和傳統的鋼結構相比之下,對于混凝土結構來講,實際應用和建設的成本很低,將其運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能夠更好的節約成本、降低成本的支出量,提升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土木工程建筑項目,合理使用混凝土結構,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成本,確保整體工程的效益。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措施
2.1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結構的施工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需要在整體建筑施工的設計中加強對該環節的重視,優化其施工方案。例如,混凝土結構很容易受溫差的影響而產生裂縫,因此在設計之初,就需要綜合考慮多種情況,根據具體施工的環境、氣候條件以及建筑需求來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在容易出現裂縫的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條件適當加大鋼筋的配比,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影響程度,另外結合其他影響因素,也要提前做好相應的優化設計預案,這樣就能在設計階段為后期的施工奠定更好的基礎。
2.2對施工材料進行嚴格把控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水化熱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情況,通常會導致混凝土內外部的溫差增大,從而很容易使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影響建筑質量和正常的施工進展。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從源頭進行控制,在選擇混凝土材料時要優先選取水熱化反應時放熱較低的水泥品種。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其它材料的配比和選擇。例如,混凝土的粗骨料和細骨料要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選擇顆粒級配,充分考慮材料的強度、含泥量等多種因素,同時對于摻合料以及其它外加劑選擇和用量也要做好把控和配比,以此來更好地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2.3配比控制
混凝土結構是建筑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性能和質量會對整個建筑物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響。在混凝土結構具體施工過程中,為了滿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須嚴格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灰漿、砂石、水、輔助材料制成,材料需要由攪拌機完全攪拌,配置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施工人員需要通過科學的檢測方法,檢測混凝土配合比,了解和掌握水泥、砂石等指標。為了能夠根據不同組成材料的實際情況,科學的配比混凝土,應注意加入材料的次序和控制拌制時間,從而提高混凝土質量。
2.4攪拌及運輸
混凝土攪拌過程中應注意影響因素,同樣在運輸過程中也應有專業的運輸技術,以防止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在混凝土攪拌時,各種材料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攪拌,要注意材料的加入順序和攪拌時間,以便獲得適當的混凝土強度[5]。此外,還要注意攪拌過程的外部環境,溫度高會使攪拌過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以避免混凝土過于干燥;但當天氣濕度較大時,也會影響混凝土的含水量,甚至會稀釋混凝土,無法達到質量標準。混凝土攪拌后,需要及時地運到施工現場,所以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尤為重要。一般來說,施工現場都配有專門運送混凝土的攪拌車,可將混凝土直接運到施工現場并進行澆筑作業,減少了裝卸工序,也有利于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運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突發因素,避免影響混凝土質量,如降雨或交通擁堵,使到達施工現場的混凝土無法使用,這將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2.5嚴格控制溫度應力
在攪拌和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水泥會產生水化熱現象。為了做好內部控溫,工作人員要盡量選擇水化熱低的水泥,加強入模溫度的控制,合理調整水泥的比例。此外,工作人員還可以將一些水管提前鋪設在混凝土結構內部,在澆筑過程中或者澆筑結束后,利用冷水循環帶走內部的部分熱量,達到有效控制內外溫差的作用,減少溫度產生的應力。
2.6混凝土結構澆筑技術應用
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澆筑技術是結構施工質量保證的關鍵,澆筑技術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施工質量。澆筑技術施工應用需要關注以下幾點:(1)混凝土結構施工開始之前,技術人員以前做好施工摸底相關工作,及時將澆筑施工現場全面清理,增加混凝土結構表面的濕度,為澆筑工作的開展做好準備。(2)結合混凝土結構施工模板,及時對相關尺寸加以復核,以此來保證施工澆筑期間所有指標符合規定要求。(3)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根據土木工程項目要求,及時對混凝土結構圖紙進行審核,進一步對施工方案加以完善,以此來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4)混凝土結構澆筑技術的應用,必須嚴格控制澆筑期間的溫度,提前完成澆筑水管的架設,通過冷水將混凝土中的溫度進行控制,從而避免混凝土結構澆筑施工受到影響,結構出現裂縫。
2.7混凝土結構養護技術應用
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中,完成澆筑施工后,還要做好混凝土結構養護工作。混凝土養護工作的開展,需要貫穿整個混凝土結構施工過程,尤其是施工中溫度、濕度等方面。若施工期間氣候出現特殊變化,影響混凝土結構施工,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停止施工,待氣候改善后及時恢復施工。在除此之外,根據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實際情況,制定養護計劃。第一是澆筑完畢7d后按時進行拆模,拆模完畢將混凝土密封包裹,包裹材料為塑料布。重視濕度方面的控制,若濕度變化相對比較快,及時灑水,防止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第二灑水完成后,連續觀察4日,工作開展后測定混凝土核心溫度,結合溫度情況籌備第二次灑水工作。
3結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行業快速發展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注建筑工程質量,并對建筑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建筑工程按期完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施工單位需要把重點放在施工技術管理上。混凝土結構是土木工程建設中使用的主要結構,發揮著基礎支撐的作用,其施工質量會對建筑整體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施工人員需要根據工程具體情況,以混凝土構件技術標準指導和規范進行施工,加強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管理,嚴格進行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工作,注意原料配比,加強后期養護,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系數。
參考文獻
[1]葉禮源.淺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要點[J].建材發展導向(下),2020,18(9):269.
[2]張曉斌.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結構施工要點分析[J].建材發展導向(上),2020,18(9):276.
作者簡介:
郭巖,男,呼和浩特市人,研究方向: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