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衍怡
摘? 要: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給予高度重視。為了加快城市化進程步伐,構建生態、舒適、自然、安全的生活環境,實現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的統一,就需要結合市政道路的實際情況,展開高效合理的排水設計工作。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市政道路;排水設計
引言:
現階段,市政道路排水設計在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重視程度不足、影響因素較多等,導致市政道路的質量低下,嚴重阻礙了城市化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就要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詳細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策略。
1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中的雨洪系統,屬于一種新型的城市發展理念。目前,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海綿城市理念的全面普及,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因此近幾年來,我國也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了城市設計中,尤其是市政道路的排水設計,其效果比較顯著。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可以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有效進行城市路面溫度的調節,并且起到雨水快排、防止內澇、實現水資源循環的作用,最終構建生態、舒適、自然的城市環境[1]。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市政道路的排水設計中,其價值主要表現在:第一,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統,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增強城市的蓄水能力,緩解雨水、內澇的處理壓力。此外,還可以實現水資源的循環使用,有效應對各種極端天氣。第二,市政道路是城市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還能夠實現社會、經濟與生態效益的統一。比如實現水資源的凈化、循環使用,緩解城市的水資源壓力;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能力;進行生態環境的協調與維護,為人們營造一個舒適、自然、安全的生活環境,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充分發揮市政道路的價值與功能。
2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現狀
2.1重視程度不足
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具有著很大的價值與作用。然而現階段,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著重視程度不足的現狀,主要表現在:第一,市政道路的排水海綿設計,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且時間較長,難度較大。因此很多市政道路部門,就無法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到排水設計中,導致建設力度較低[2]。第二,很多施工單位在排水設計中,將重心放在了地上的滲透、排水設計,忽視了地下的存儲、排水、補給等設計,導致地上與地下設計不夠協調。再加上施工單位的不夠重視,缺乏新型技術、材料與方法的應用,忽視后期的維修管理等,導致應用效果低下。
2.2影響因素較多
市政道路的排水海綿設計,還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設計與施工難度較大。其主要表現在:第一,氣候環境,排水海綿設計的影響因素之一。一方面是因為城市的氣候環境條件比較復雜,無法進行準確預測,導致設計工作的難度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設計工作者忽視了氣候環境的調查分析,導致設計工作不合理。第二,地質地形、土壤土質,也是設計工作的影響因素之一。通常情況下,市政道路的排水海綿設計,需要貫穿到地上、地下與綠化帶三個部分,這就需要根據當地的地質地形與土壤土質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3.1路基設計
路基,是市政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政道路的基礎部分。要想保障市政道路的穩定性、安全性,延長其使用壽命,就必須做好路基設計與施工,才能加快城市化進程的步伐,帶來更多的經濟與社會效益。在路基排水設計中,就可以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其中,構建綠色、生態化的市政道路。首先,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市政道路的周邊情況,展開深入全面的了解,做好資料信息的收集工作。如地質地形、氣候水文、土壤土質等,然后展開設計工作。尤其是歷年來降水量的調查與分析,通過排水等級的分類,做好汛期的排水設計。其次,設計人員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分析,做好每一個環節的協調處理工作,進而構建一個整體的排水系統,從滲漏、循環等方面入手。并且要針對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完善。如路基水分較多,就要采用換填法、加固法等,防止對路基造成較大的破壞。如果含水量較低,就可以進行縱向排水溝的設計,提高排水能力。
3.2綠化帶設計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種環境破壞與生態污染問題也逐漸增多,為人們的生命健康,以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因此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理念,而城市海綿理念,就遵循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不僅能夠改善生態環境,還能夠節約資源能源,為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綠化帶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起到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等作用。然而綠化帶的土壤比較松軟,積水比較嚴重,如果時間較長,就會縮短道路的使用壽命。因此就需要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綠化帶設計中,增強綠化帶的透水性。比如通過混凝土密封墻的設計,將綠化帶隔離起來,這樣就可以防止綠化帶中的水分流失到道路上。并且通過收集井的設計,將綠化帶中多余的水分收集、存儲與凈化,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在旱季時,可以直接使用收集井中的水分,減少養護費用,保障植物的茁壯生長。此外,還可以用碎石替代混凝土,通過黏土的填充,防止水分滲漏到市政道路中。
3.3車行道設計
車行道的排水設計工作非常重要,將直接影響著車輛的安全平穩運行。如果車行道的排水功能低下,一旦遇到雨雪天氣,就會導致道路出現大量積水,影響車輛的正常運行速度,出現交通擁堵或癱瘓,甚至會引發交通事故。因此就要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其中,加快地表水的滲漏與循環,地下水的流動速度,并且避免熱島效應的出現。其主要是在車行道的上層采用透水瀝青混凝土材質,中間、下層、基層采用非透水材料,這樣就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滲透與循環,并防止對路基造成破壞,延長市政道路的使用壽命。一旦路面積有雨水,就會通過橫坡快速排入到盲溝中,最終流入滲漏井或綠化帶中。橫坡與縱坡的傾斜度需要控制在0.3%-0.6%和1%-1.5%之間,就可以快速減少地表徑流,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3.4人行道設計
人行道的作用為方便行人通過,進行人車分流,防止交通擁堵以及出現交通事故。如果人行道的排水功能較差,一旦遇到雨雪天氣,就會導致路面濕滑,影響安全性與舒適性。因此也必須將海綿城市理念應用在排水設計中,為廣大行人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交通通道。在實際設計中,可以根據適用地點,選擇不同材質的鋪裝材料,如石材、燒結磚、透水磚、透水地坪等,分別適應于支路、居住區、公園周邊、步行街、商務區等等。整體鋪裝主色要以貼近自然的灰色系為主,與城市的整體風格相協調。面層可以采用一些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如預制塊、再生石等,并做好防滑設計,加快路面雨水的流通速度;整平層、基層可以使用現澆混凝土材質,提高路基的穩定性。此外,還可以通過排水管道的安裝,將雨水收集與循環利用,真正的實現小雨不積、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海綿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與現狀,展開了詳細深入的分析;并且具體闡述了海綿城市理念的應用策略,希望為后續的設計工作,提供堅實可靠的理論依據。那么在今后的排水設計中,就可以通過路基設計、綠化帶設計、車行道設計、人行道設計等,實現海綿城市理念的高效應用。
參考文獻:
[1]嚴偉忠.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市政道路設計要點[J].低碳世界,2021,11(02):199-200.
[2]趙明,王旖靜.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景觀綠化設計[J].現代園藝,2021,44(04):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