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相妤
摘? 要:“十三五”處于“第一個百年”的交卷時間節點上,同時也是最后一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五年計劃,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狀況一直受到政府部門和眾多學者的關注。十三五期間,港口區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產業結構優化,但與現代化產業結構水平還存在一定距離。港口區產業結構還有待優化,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潛在空間。在優化產業結構實際工作中,應用互聯網作為產業升級的載體模式,開辟了連接二、三產業的新渠道,促進了產業升級技術創新,加大對外投資力度,對港口區經濟發展意義較為深遠。本文通過分析港口區產業發展現狀,提出產業結構升級路徑及其措施建議的發展思路,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十三五”時期;港口區;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預測;建議
引言:
十三五時期,港口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對“十三五”期間港口區產業結構的發展進行分析,研究港口區產業結構高級化的的路徑及建議措施,以期實現港口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標,以期為相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了量化依據。[1-2]
1.港口區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十三五時期,港口區經濟總量持續提高,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高。2016至2020年,港口區地區生產總值由322.70億元提高到455.30億元,總量持續居4個區縣之首,五年年均增長率為8.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由18.66億元提高到22.15億元,年均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由203.81億元提高到288.50億元,年均增長9.7%;第三產業增加值由100.24億元提高到144.65億元,年均增長7.7%。如表1所示,2016-2020年港口區生產總值實現逐年增長,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總量有顯著提高。
如圖2所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港口區產業結構也在不斷調整。十三五期間,港口區三次產業由2016年的4.2:37.1:28.7調整為2020年的31.8:63.4:4.9。從三次產業比重的發展趨勢上看,第一產業比重趨于平衡,第二產業比重明顯回落,第三產業比重明顯提高。第三產業在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逐步提高,作用日益明顯,為港口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根據這一發展趨勢,隨著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港口區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將會繼續提高。
2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路徑及其措施建議
“十三五”時期以來,港口區在推動經濟發展和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但港口區三次產業結構現狀跟現代化水平的產業結構水平還有一定距離,因此,優化產業結構成為域促進經濟發展的途徑之一。為了保證產業升級成效,在產業升級的路徑選擇和設計上,既要立足于港口區經濟發展的現狀,又要結合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3]
2.1以互聯網為載體進行產業升級
隨著經濟的發展,網絡的特性越來越突出,產業升級離不開互聯網。使用移動互聯網作為產業升級的載體,可以產生兩方面的效果:一是可以增強互聯網時代各子行業的創新能力;二是可以使各子行業特別是第二、三產業之間形成互聯性,有利于各行業升級發展。當前,港口區互聯網發展仍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產業,這會導致網絡經濟出現“空洞”現象。在產業升級實際工作中,應加強互聯網產業應用和滲透。建議通過互聯網來提升產業層次,實現各產業要素的充分互聯,改變資源配置方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4]
2.2以第二產業支持第三產業加快發展,通過發展現代服務業打通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聯系渠道
第二次產業和第三產業聯系緊密,相互依存。第二產業的發展,尤其是智能制造、個性化定制等新興產業的加速發展,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進而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而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第二產業產品的需求增長,又反向促進第二產業發展的,保障了第二產業的發展。所以,實現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現代服務業的支持。與第一、二產業相比,港口區的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第三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大。加快第三產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是拓寬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發展的通道的關鍵,也是港口區加快產業升級的關鍵。建議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擴大第二產業高新產品的需求,促進第二產業高新行業的發展,實現第二產業的改造和升級,實現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
2.3通過技術創新,加速十三五時期發展成果,促進產業升級
“十三五”期間,港口區產業結構調整是區域消費格局與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新要求。但是,該領域的新需求是由技術驅動的,因此需要更快的技術革新。第一,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加大技術創新投資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和推廣;第二,吸收并轉化這些先進的科技成果,以促進產業升級。
2.4支持產業升級的“一帶一路”投資戰略,加大對外的投資力度
在發展中,增長型投資也推動了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實施“一帶一路”投資戰略,利用防城港市邊境城市區域優勢,加大對東盟經濟體的投資,利于港口區對外經濟格局的形成。通過增加對周邊東盟國家的戰略投資,既能增長新供給,有利于部分過剩產能的消化,也能刺激國內新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結束語:
從地區經濟的角度來看,產業結構高級化是一個地區能否與其他地區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的關鍵所在。伴隨著消費格局的變化,產業結構優化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產業結構實現有效調整,步入高級化是當前促進港口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當然,除了進行產業方向調整,還應相應推動各項配套措施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機制轉變,實現區域經濟快速、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安雅丹.廣西產業結構與稅收關系實證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3.
[2]姚鳳民,文生超。廣東第三產業現狀及稅收關系分析[J].粵港澳市場與價格,2014(11).
[3]李江帆,魏作磊.廣東第三產業發展特征及其啟示[J].南方經濟,2014(4).
[4]崔二濤,肖哲.廈門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預測———二次曲線指數平滑模型在第三產業增加值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市場,2010(2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