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薇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智能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技術研究體系的發展更是異常迅猛。智能化技術深入推動了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行業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電氣工程領域運用智能化技術的意義及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運用智能化技術的具體應用,從而加深人們對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發展的認識。
關鍵詞:電氣工程;電氣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應用
1電氣工程領域運用智能化技術的意義
智能化技術是結合信息數據收集、處理、分析、運用的一門復雜性、綜合性的技術。隨著電子信息技術、智能化技術的出現,將智能化技術運用于電氣工程領域,極大地解放以往單一的由人工操控機械設備的操作模式,轉型為大批量自動化、機械設備智能化的生產方式,促進傳統企業向新型企業過渡和轉型,滿足企業的安全、高效、量產的需求,同時兼具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理念,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運用智能化計算機來進行遠程一體化控制,將改變提高機械運行效率,降低了工業運行成本,智能技術在工農業生產領域電氣工程的運用,經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創新,能有效保證工程質量,提高工程質量與效率,轉變傳統的工業生產模式,從而從根本上提高生產,促進機電一體化的智能電氣工程發展步入新時代。
2電氣工程領域運用智能化技術的特征
2.1轉變工業生產模式
在自動化工作領域,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操作仍然以人工控制為主,這種生產模式屬于半智能化操作范疇,雖然有機械化設備統一處理,但是自動化控制不能貫穿生產全過程,仍需要浪費大量人力,且效率不能夠保證、安全性也不高。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優勢非常明顯,直接改變了工業生產模式,主要有以下優勢:其一,智能化技術領先的優勢是能夠最大程度的實現無人化操作。在工業生產中,電氣工程領域通過智能化及其控制,更具科學性,準確性高,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所有流程均按照擬人化操作設定程序進行,可以有效降低電氣自動化工程實施時間,確保了企業效益。其二,實現資源的有效分配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市場經濟環境下,市場上的材料、技術、產品都在不斷革新,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則需要對資源進行合理分配,電氣自動化生產時運用智能化管理系統能全面掌握設備、材料、實施方法等關鍵要素,通過精細化核算與分析,大大的減少施工過程中的運作失誤,有效減少企業利潤的流失。
2.2強化對電氣工程系統的控制
智能化技術是將電子工程及其自動化體系服務器與互聯網計算機相結合,不僅能全面掌控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工作情況、產品的質量監控、生產的安全狀況,還能依據自動化設備控制器不斷自我調整整個生產環節,實現真正的智能化控制,技術人員只需要通過監測設備就能實時掌握所有施工信息,不需要人工干預就能自動選擇最優生產方案,實現了對電子工程系統的全面控制,極大地提高智能生產水平。
2.3排除安全隱患
安全事故的發生往往是由于疏忽,而安全問題是最難防范的問題。在電氣化生產工作中,經常有由于突發事故造成整個工程停擺,直接影響電氣工程的實施進度,甚至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電氣工程智能化是通過運用智能設備自動采集和儲存各類數據,經過對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快速預測工程的運行情況,技術人員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排除安全隱患。同時,智能化操作程序更加嚴謹規范,節省應急處理時間。智能化體系的操作流程設定非常合理,可以實時動態監測生產環境,運用智能技術分析數據,當預判到緊急情況時,會自動啟動應急系統,提前預警,并迅速生成應急預案。大大縮短應對時間,從而達到降低損失、節省成本的目的。
3將智能化技術運用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應用研究
3.1PLC編程在自動化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一直是傳統電力領域研究的重點項目。通俗來說,PLC是一種可編輯的邏輯控制器,與傳統繼電器相比,它能夠通過對電氣設備的邏輯控制,實現電氣智能化管理,使機械化設備的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化,提高電氣工程施工的生產效率。PLC技術運用于電氣工程領域的主要作用有:(1)自由控制接電量。基于傳統電氣設備工程量大,電氣元素設備復雜的情況,若個別程序出現故障,需要停止整個設備系統,逐一排查才能發現問題,不利于檢查設備故障的觸發點。利用PLC技術能夠實現供電系統的自由切斷,迅速排查事故發生處,縮短檢查時間,簡化流程。(2)電流運輸更加高效。電氣化工程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將大大提高電力系統數據運輸的穩定性。同時,其復雜的計算能力能夠在運算時實現大數據的實時交換和運轉,而獨有的瞬息萬變的動態能力也可大幅度提升電氣化工程的運行效能。(3)數據共享和分析。基于原始數據的重要性,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更完善的數據分析能力,能夠通過分析對比,獲得更完善的信息架構,有效解決電氣系統領域盤根錯雜的問題。
3.2由建立模型到智能一體化控制
傳統意義上的自動化是運用人工設定程序進行實時干預,即通過人工建立數字化模型,對不同類電氣工程的控制需要建立不同的數據模型實現操控。這種模式本質上仍然依靠大量人力投入,且對操作人員的專業熟練度要求很高。基于智能化技術的電氣工程設備實行的自動化控制,可直接省略自動化控制系統中的建模環節,機器設備由智能系統控制,不同施工作業不需要大量建模,只要通過智能一體化系統實現合適的切換,就能直接進行作業,極大地節省成本,提高了工程運行效率。
3.3應用于電氣工程設計環節
計算機人工智能模擬技術的發展能夠通過設定基礎參數,將各類重要電氣工程領域的基礎信息輸入人工智能模擬器,通過對數據的整合、分析,從而實現智能決策。結合物理仿真模擬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智能服務平臺,智能決策能提前對事態發展進行預測和判斷,能夠模擬出不同環境下的電氣工程運行狀況,通過不斷嘗試生成最優決策方案,使電氣工程最終設計呈現更加成熟。除此之外,針對在電氣工程在運行中出現各類問題,若等遇到問題后再解決會耗費大量維修時間,不利于電氣工程業務的開展和完成。智能化電氣工程程序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提前預判就能避免大部分程序設計的失誤,若遇到檢修時,也可以通過智能電子設備反復校驗,檢索問題根源,并進行模擬檢修實驗,確定修改的方向及細節,直到設計問題得到修復,這種模式既能縮短檢修時間,又極大地促進了電氣工程設計領域的完善。
4結語
智能化管理作為一種先進的理念,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實際應用具有強大的專業性,極大改變了人類思維模式,傳統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已無法滿足工農業生產的智能化需求,智能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作為電氣領域深入發展的產物,將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未來智能化技術與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融合將更加深入。
參考文獻:
[1]農高海,吳再群.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5):157.
[2]葉匯志.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11):85.
[3]孫萌.我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與前景探析[J].湖北農機化,2019(20):12.
[4]王朋濤.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發展現狀與展望[J].南方農機,2019,50(15):232.
[5]尹向東.試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智能化技術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3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