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立綱
摘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電力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資源,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論證。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進入20世紀,人們開始研究電力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大都強調發電系統的可靠性,配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遠遠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20世紀以后,人們開始研究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的問題,因為有80%的停電事故都是由配電系統引起的,所以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對配電系統供電可靠性的研究工作。通過分析影響農村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因素,提出提高農村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闡述我公司在提高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工作中取得的成效。
關鍵詞:農村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升措施
引言
配電線路是電力輸送的終端設備,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線路由于點多、面廣、線長,路徑非常復雜,設備質量參差不齊,受氣候的、地理的環境影響較大,又直接面對用戶端,供用電情況復雜,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造成設備故障率居高不下,故障原因也遠比輸電線路復雜。依據近段時間來配電運行故障分析,努力找出配電線路故障的一些客觀規律,以預防配電線路故障造成的損失。
1提高農村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意義
近年來,配電網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電力系統中配電網具備對電力實施分配或輸送的功能,通過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指標能夠有效評價電力企業的供電能力。其中,農村10kV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會影響整個電力企業的供電能力,并對服務質量產生直接影響,提高其可靠性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滿足人們的需求,同時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此外,超過75%的電力事故屬于配電網安全事故,給電力系統帶來較大的損失,因此為了降低電力事故發生的概率,需要不斷提高農村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程度。
2農村10kV配電網供電可靠性提升措施
2.1完善配電網的網架結構
農村要加大對配電網的改造力度:需改造35kV農網終端變電站,盡量把35kV變電站當中的一回電源進線轉變為雙回電源進線,從而不斷提高配電網供電的可靠性。增多35kV變電站的布點,降低10kV配電線路供電半徑;在不同的10kV配電線路間加設聯絡線,保證10kV配電線路呈現出環網結構,從而構成手拉手的環網電源,獲得相互代供的能力。經過農村配電網改造大部分農網線路干線導線截面增加,在良好滿足當前負荷的基礎上適當留出余度。若是要在相鄰兩條線路的一個地方或是兩個地方架設聯絡線、裝好聯絡開關,一旦一條線路產生故障或出現計劃檢修時,經過相應的操作讓故障段或是工作段外的線路設備依然能帶電運轉。這樣通過改造10kV配電線路、增設線路間聯絡線,讓某一部分配電線路產生故障要停電時利用聯絡線配出負荷,進而提高供電可靠性。
2.2加強線路巡視,設備評級
加強線路巡視,進行配網設備評級管理,能盡早發現設備故障,并進行消除,減少停電事故的發生,是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另一條途徑,也是配電運行部門日常進行的重要工作。為此,我們編制了徐聞供電局設備評級管理方法,對10kV線路及10kV配電設備、配電變壓器及臺架進行評級。評級周期為一季度一次,每季度初對上一季度進行設備評級工作,先由運行單位進行自評,然后向生技部上報,再由生技部、安監部、配電部、農電公司、計量部及供電所聯合評定。對于農村低壓電力設施(配電室、低壓線路、接戶線、集表箱),評級周期為每年一次,安排在夏季進行,由運行單位進行自評后,再向配電部、農電公司上報,并由安監部、配電部、農電公司、計量部及供電所聯合評定。
2.3改進及優化10kV配網線路工程施工環境
在10kV配電網線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如果想有效規避安全意外事故,必須優化施工環境,進而有效預防人為破壞及交通事故等。在10kV配網線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施工人員還應將反光漆涂刷在桿塔下部,同時注重間距控制,在桿塔周圍配置警示標牌,進而有效避免桿塔被外力破壞。此外,在10kV配網線路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如果必須進行高空架線施工,則一定要制定好防雷措施。假設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應在線路上架設相應的支柱式絕緣子。同時,為防止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現象出現,在高污染地區應采用耐腐蝕的絕緣導線,進而有效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現象,最終為10kV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供重要保障。
2.4提高農村10kV配電網可靠性的管理水平
提高農村配電網可靠性管理制度建設,需要技術人員創建一個科學可靠的網絡管理體系,運用這一體系不斷指導配電網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網絡管理的相關工作標準,落實嚴格的可靠性數據審批制度,以月為單位,每月都要進行總結,查找出配電網可靠性不足的原因,進而保證農村配電網能夠高質量完成各項配電工作,這也能夠從根本上促進農村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全面提升。
2.5應加強農網改造中對可靠性評價與規劃的力度
農網改造最重要的目標是提高供電可靠性和節能降損,電壓合格率應包含在供電可靠性的范圍中。在發達國家的供電可靠性規程中,停電概念是指對用戶的供電電壓低于或超過合格電壓的狀態,而非電壓下降為零。在這次農網改造中,的確解決了電網卡脖子問題,解決有電送不出去的問題,解決因供電容量不足而對用戶限制用電的問題,解決檢修停電時間長的問題等等,這些歸根到底是提高供電可靠性,但沒能作為目標體現在農網改造之初的規劃設計中,以提高供電可靠性指標為目的做出全面細致的方案。農網改造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供電可靠性與要求差距很大。因此,加強農網改造對可靠性評價規劃的力度,做好規劃,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分步實施,是提高農網可行性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步驟。
2.6合理改造線路和電氣設備
為了更好地提高農村10kV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需要合理改造配電網線路與設備,降低線路和設備的故障率,提高其工作穩定性。供電企業積極引入先進的電力技術,采用新型電氣設備,及時更新技術水平低且落后的舊設備,對那些無法再繼續使用或存在作業隱患的設備也要更換,通過運用新型設備,隨時保障設備運轉的安全性,降低設備出現故障的概率,從而保障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針對農村配電網供電范圍中容易被雷擊的線路,將絕緣子全部更換為FZL型防雷絕緣子。優化設備選型,從技術層面給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夯實基礎。供電企業采用新型的無功補償裝置來更好地補償配電網的無功缺額,保障配電網供電線路功率因數的穩定。此外,運用配電網綜合自動化方式,做好故障管理工作。工作人員在解決配電網故障時要提高效率,隨時監測故障,并對故障點展開隔離,做好網絡重構等工作。在自動化變電所調度中,工作人員要將配電網自動化建設工作做到位,通過小電流節點選線裝置精確查找故障原因,對故障進行有效隔離。
結語
總之,在電力發展過程中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農村10kV配電網運轉中多種因素都會對其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產生影響,其中具體包含網架結構、工作人員、線路和電氣設備、運維管理、自然災害等因素。由此需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提高配電網供電可靠性,從而充分滿足我國對電力的現實需要。
參考文獻:
[1]張圣茹,孫亞冬.提高農村10kV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8,5.
[2]王海平.余杭10kV配電網可靠性提升措施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
[3]馬漢君,簡傳真.提高10kV配電農網供電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科技風,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