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偉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600MW超臨界鍋爐防止高溫腐蝕技術改造和運行調整。研究過程中,以某600MW超臨界旋流燃燒鍋爐為例,分析其高溫腐蝕原因在于H2S濃度及CO濃度較高,以此為研究基礎,從燃燒器與前后墻兩方面進行技術改造,做好運行調整措施,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有益借鑒。
關鍵詞:超臨界鍋爐;高溫腐蝕;技術改造;運行調整
前言:
隨著國家對于環保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控制NOx生成,鍋爐通常應用爐后煙氣脫硝結合爐內脫硝的改造模式,采取低氮燃燒器技術,由于主燃燒器運行于欠氧位置,增強水冷壁近壁位置還原性氣氛,導致水冷壁受到高溫腐蝕,消減了水冷壁管厚度,易造成爆管。因此,以600MW超臨界鍋爐為例,積極優化其結構,改善不足之處,提升整體運行生產效率,避免高溫腐蝕,以確保電站能夠穩定運行。
一、高溫腐蝕原因分析
某600MW超臨界旋流燃燒鍋爐應用前后墻對沖燃燒模式,鍋爐為平衡通風、單爐膛、固態排渣,配置相應濕式排渣系統,HT-NR3型低NOx燃燒器,前后墻對稱設置,且不知燃盡風噴嘴,采取東勝煤為燃燒用煤。鍋爐主要參數為爐膛寬度22.1662m,深度為15.845m,蒸發量為1940t/h,燃燒器水平中心距離3037mm,側墻中心與燃燒器距離3450mm[1]。在600MW運行負荷及2.31%常規運行氧量下,測量H2S、CO、煙氣帶粉量,可知CO濃度超過10000μL/L,H2S濃度則超過260μL/L。水冷壁在強還原性氛圍內,在高溫煙氣下提高了壁面溫度,火焰與爐墻相接近后,鄰近壁面區域構成還原性氣氛,將灰的熔點溫度降低,提高了結渣過程,導致管表面出現高溫腐蝕。H2S濃度在100μL/L以上同樣會造成高溫腐蝕。
二、超臨界鍋爐防止高溫腐蝕技術改造
1.確定改造目標
鍋爐原本設計中應用主燃燒區化學當量比較小,且注重控制助燃器分級燃燒,在將排放NOx濃度降低下,也造成了水冷壁側墻還原性氣氛導致高溫腐蝕,技術改造中需對該情況高度關注,保證鍋爐運行安全性,兼顧降低排放的NOx濃度[2]。所以,改造中側重于側墻燃燒系統,以免改造整體燃燒系統影響NOx的減排。具體改造目標如下:
(1)鍋爐水冷壁墻壁面兩側改善腐蝕性氣氛,C體積分數在0.2%以下,H2S體積分數在100μL/L以下,為爐膛水冷壁運行提供長期保障。
(2)不產生大面積燃燒器燒損或大面積結渣情況。
(3)排放NOx濃度在400mg/m3以下。
(4)鍋爐受熱面管壁溫度在范圍內,熱效率與運行參數在改造之前,鍋爐出力,且對整體鍋爐性能無影響。
2.具體改造內容
在改造過程中,根據600MW鍋爐情況,分別進行燃燒器與后墻改造。其中,燃燒器改造主要是改造同側靠墻燃燒器,墻前后有12個燃燒器,約為總數1/3,通過加強風包粉流場結構及燃燒強度,將側墻燃燒器火焰還原度減少。主要措施是改造外二次風導流筒擴散角,從遺忘的45°轉變為35堵,且增加水冷壁擴錐35°,基于原設計基礎將一次二次風提前混合,減少擴散外二次風范圍,進而將單體燃燒器分級燃燒度弱化,避免過度還原氣氛[3]。并且,改造整體燃燒器穩焰環,將二次風同流面積增加10%,加強風包粉效果,將二次風導流筒長度切下1/3長度,使其能夠提前對一次風機內二次風進行影響,提前著火,使得鍋爐燃燒愈發充分;在前后墻改造中,與側墻相距815mm位置貼上壁風噴口,共貼直徑為D430mm的12個,布置各支管管路手動對非金屬膨脹節與蝶閥進行調節,以二次風箱母管為風源,保證無論何種工況均滿足側墻氧氣需求。
在完成改造優化后,相較于原本設計,內二次風噴口同流面積增加10%,貼壁風率7.62%,設計貼壁風噴口流速55.m/s,送風機出口壓力1.2kPa,環境20℃溫度下,貼壁風噴口流速在23m/s左右,且流速噴射后逐漸衰減,可滿足鍋爐運行要求。
三、超臨界鍋爐防止高溫腐蝕運行調整
1.燃盡風開度調整
燃盡風開度從70%向50%調整,不同高度近壁區大幅度降低了還原性氣體體積分數,降低CO體積分數31%,降低H2S體積分數30%,O2體積分數提高,可知在總風量不變下,將燃燒器區氧量增加,燃盡風率降低,即可有效減少水冷壁還原性氣體,避免水冷壁產生高溫腐蝕,促進機組穩定運行。
2.運行氧量調整
運行中氧量從2.3%提升至2.8%,增加運行氧量后,降低CO體積分數15.4%,降低H2S體積分數26%,O2體積分數提高,可知運行氧量整體提高能夠減少水冷壁還原性氣體,促進機組穩定運行。
總結:
綜上所述,600MW超臨界鍋爐運行中,由于自身性質問題,易出現燃燒區兩側水冷壁產生大面積高溫腐蝕,構成安全隱患。因此,可結合實際情況,分析高溫腐蝕原因進行技術改造,且動態調整燃盡風開度與運行氧量,避免水冷壁高溫腐蝕,從而為機組運行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呂當振,賓誼沅,李文軍,蔣森年,曾俊,劉帥,陳文,謝國鴻.600MW超臨界機組鍋爐軸流風機并列與過程控制技術[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20,40(17):5574-5583.
[2]黃宣,陳輝,戴維葆,蔡培.600MW超臨界前后對沖鍋爐降低水冷壁高溫腐蝕影響試驗研究[J].電力科技與環保,2020,36(01):44-49.
[3]孫俊威,戴維葆,陳國慶,張強.600 MW超臨界對沖燃燒鍋爐水冷壁高溫腐蝕運行優化調整[J].熱能動力工程,2019,34(06):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