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德州市委老干部局

近年來,德州市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有解思維,以離退休干部黨建為引領,著力做好“抓融合促共建”“抓聚合促共治”“抓整合促共享”三篇文章,組織引導離退休干部融入社區、服務社區、安居社區,為城市社區治理貢獻力量。
抓融合,促共建。市委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將離退休干部黨建納入全市黨建工作總體布局,著力構建組織部門統籌指導、老干部工作部門協調推進、街道社區承接實施、各部門單位共同參與的融合發展機制,全域一體化推進離退休干部助力社區治理工作。一是理清工作思路。堅持“融合共建”理念,研究制定關于推進離退休干部黨建融入城市基層黨建助力城市基層治理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明確優化報到流程、加強組織建設、開展志愿服務、深化文化養老等8 項重點工作,細化責任主體、時間節點和推進措施,確保有章可循、有據可依。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市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組織領導;組織部、老干部局抽調精干力量,組成工作專班,狠抓推進落實。針對人員轉接、需求對接、陣地承接、服務銜接等關鍵環節,深入開展調研,集中突破攻堅,及時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各縣市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做到“一社區一方案”,確保各項工作落地生根、取得實效。三是壓實工作責任。將離退休干部助力城市基層治理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納入縣鄉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老干部工作部門定期召開現場交流會、工作推進會,加強工作指導,傳遞工作壓力。
抓聚合,促共治。采取有效措施,將離退休干部組織凝聚起來,常態化參與社區治理。一是部門單位“促”。在辦理退休時,通過發放《社區報到操作手冊》,填寫《社區聯系報到表》或開具社區報到介紹信等方式,明確到社區報到的形式和內容,組織推薦老同志到居住社區報到;在主題黨日中,組織老同志介紹社區報到和服務經驗,加強活動交流和學習借鑒;在走訪慰問時,向他們講清楚到社區報到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離退休干部到社區報到的意識。二是街道社區“迎”。對主動將組織關系轉入社區的離退休干部黨員,及時編入社區離退休黨支部;對組織關系不轉入社區的,就近編入社區網格、小區、樓宇黨支部或老干部社團、志愿服務隊等臨時或功能型黨支部,納入社區黨組織服務管理范圍。建立完善離退休干部基本情況、社區需求、服務事項“三張清單”,既方便社區了解和服務老干部,也便于他們主動認領社區服務事項,有針對性地參與社區活動。街道社區將離退休干部報到情況,以適當形式向所在單位反饋。三是基層黨組織“引”。發揮社區黨組織領導和離退休黨支部引領作用,挖掘吸收離退休干部“重回一線”,730 余名離退休干部當選社區“兩委”、業委會委員,1500 余人擔任小區網格員、樓(道)長,配合參與“紅色物業”建設,在“紅色驛站”坐班值守,服務社區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四是老干部典型“帶”。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等陣地資源,設立“五星書記工作室”“楊連印工作室”等一大批離退休干部品牌工作室,強化示范引領、放大“品牌效應”,帶動廣大離退休干部幫助群眾解決矛盾糾紛1300 余件,開展關愛活動285 場次。五是社團組織“聚”。依托社區老年大學、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鼓勵離退休干部領辦創辦宣講宣傳、文藝興趣、志愿服務等社團組織,深入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生態環保、普法宣傳等志愿服務。
抓整合,促共享。統籌整合街道、社區、駐區單位、共建部門資源,為離退休干部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努力讓老同志在參與社區治理、服務社區發展的同時,有更多認同感獲得感幸福感,讓老同志既老有所為,又老有所養。一是整合陣地資源,為老同志搭建學習活動平臺。高標準建設離退休干部黨建示范陣地30 余處、市直共享式片組活動室7 處,加強黨員活動室、書畫室、棋牌室、演播室等基礎功能場地建設,推動離退休干部黨建陣地全覆蓋。二是整合文化資源,深入推進社區文化養老。推進市縣老年大學與社區合作辦學,在條件成熟的40 多個社區建立分校和教學點,定期選派優秀教師“助老送學”。舉辦書畫展覽、文藝展演、迎新春送春聯等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社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整合服務資源,讓離退休干部在社區樂居安居。建立社區聯系服務離退休干部制度,定期開展走訪慰問、送醫上門活動,舉辦“智慧助老”、防范詐騙社區“微講堂”150余期,參與培訓近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