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文曉

韓 瀟/圖
體制順、機制活,則人才聚、事業興。中央人才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發出了尊重工作規律、深化改革創新、釋放人才紅利的動員令和集結號。進一步為人才事業和人才創新注入活力,各級要充分遵循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成長客觀規律,堅持不懈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向改革要活力、要質效,夯實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制度保障。
改革創新是人才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體制機制是影響人才集聚和作用發揮的根本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擺在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突出位置去部署,專門出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了精準權威、含金量高的人才政策和務實舉措,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中國特色人才制度體系主體框架。實踐證明,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對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只有加大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加快建設更加靈活、更有成效的人才工作制度體系,才能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增強人才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和支持作用。
深化改革是構筑人才制度優勢、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之舉。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工作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方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尤其是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使命光榮、重任在肩,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另一方面,把人才從種種不合時宜的制度藩籬中解放出來,讓創新活力和創業激情充分發揮,還有不少路要鋪就、不少工作要突破。因此,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必須下深水、謀實招、動真格,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統一,聚焦人才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改到真痛處、催生新活力,切實破除人才發展的桎梏、梗阻,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夯實人才支撐、提供澎湃偉力。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一篇立足當下、擘畫未來的鴻篇巨制。只有加強頂層設計,既突出重點,又系統發力,才能抓常抓長、久久為功。要在“放活”上下功夫,加大人才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優化人才管理和服務機制,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糾正人才管理行政化、“官本位”傾向,賦予科學家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讓創新人才在科研活動中“有地位”“說了算”,讓各類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要在“考準”上下功夫,創新人才評價機制,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切實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讓人才評價考核更加導向明確、精準科學、規范有序,讓廣大人才潛心研究、聚力創新。要在“勵志”上下功夫,改革人才激勵機制,堅持必要物質激勵和精神鼓勵相結合,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和按貢獻參與分配辦法,在各領域各層次開展人才表彰和典型選樹工作,讓人才創新勞動獲得合理回報,催發形成百舸爭流、萬馬奔騰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