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耀生

濟南華山歷史文化濕地公園
山東是重要的沿黃省份。黃河流經山東9 個市25 個縣(市、區),在山東省境內河道全長628 公里,占黃河總長度的12%。黃河一直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要影響。2019 年9 月1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是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這為山東“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2020 年4 月8 日,省委書記劉家義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聽取有關規劃編制情況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6 月15 日至18 日,劉家義自黃河入魯第一縣菏澤市東明縣啟程,沿黃河大堤進行全線深入調研,并先后多次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劉家義強調,要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等統籌謀劃、一體推進。要從歷史和國家發展大局的高度,加強頂層設計,突出山東特色,把生態保護寓于高質量發展之中,在生態保護前提下推動高質量發展。山東省實施規劃的編制,要緊扣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與國家有關規劃、山東省“十四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緊密銜接。沿黃9 市要因地制宜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努力構建現代經濟體系。要充分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作用,統籌推進科技教育、鄉村振興等工作,加強黃河文化的研究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打造黃河系列品牌,全力以赴做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目前,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突出重大工程推進。搭建了濟南科創城、黃河戰略研究院、國家生態環境大數據超算云中心等重大支撐平臺,全力推進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南四湖流域生態修復保護、黃河口濕地生態修復與水系連通、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黃河三角洲物聯網產業園、濟南跨黃河“三橋一隧”等重大項目,以工程項目為突破口,帶動面上工作展開。二是突出優質項目推介。舉辦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際論壇,重點推介新舊動能轉換、生態環保、交通基礎設施等7 個領域、259 個重點項目。參與籌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作區第三十一次聯席會議,向11 個省區集中推介沿黃達海高鐵大通道、黃河流域數字產業示范區等50 個跨省重點合作項目,推出黃河流域合作互聯網共享服務平臺—區域鏈APP,線上交流推介3000 多個園區或項目。三是突出跨區域合作。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與沿黃8 個省區會商確定了產業發展、生態環保、科教文衛、基礎設施、對外開放等7 個領域102個跨省合作事項,逐一明確合作主體、具體內容和推進機制,有序推進對接落實。舉辦青島“一帶一路”陸海聯動暨黃河流域開放協作會議,與沿黃流域城市共同建立陸海聯動開放發展合作機制,成立發展協作聯盟。